我反手为什么能打透D05?

说老实话,去年我的正手也还凑合,反手是真的打不透d05。到现在,我觉得正手好不好主要看步伐,而不看速度和旋转。当你正手的基本功基本到位的时候,你的正手的速度和旋转基本上就恒定了,再怎么练也难以明显提升了。但反手不同,入门的反手,和中级的反手,和高级的反手比,那是差距明显的。林昀儒,樊振东,林高远和张本智和那都是顶级的反手能力,而马龙的反手的进攻就相对弱一些,而阿鲁纳的反手就更弱一些。不得不说,反手技术比正手更难,正手可以抡起来,正手动作可以更粗狂,依然可以打出高质量,比如阿鲁纳就是。反手因为引拍空间本来就小,所以反手动作必须精细,必须精致,否则打不出质量。阿鲁纳就是典型,他的反手一直就很一般,但正手一直都很暴力。
简而言之,反手技术就像是外科手术,容不得半点差错,错了一点,单板质量就上不去。正手的话,大差不差,可以依靠肌肉爆发力弥补技术的差距。反手就不行了,技术不到位,悟性不到位,反手差距就非常明显。正手对拼,樊振东和张继科都不敢说稳赢阿鲁纳,但到了反手对抗,阿鲁纳的反手就明显落下风了。
这世间任何事都是知易行难,你看大厨做菜好像不是那么的复杂,让你上场试试,最后出来的菜品的质感和味道肯定不是差一星半点。横板的反手也是类似的,看起来新手横板反手也能打几板,但速度,旋转和落点都很一般,和高手没得比。
反手练拨球非常重要,这是建立基础框架的东西。但是怎么练这就特别重要了,练错了,你的反手就永远没法提高了,一直就那样了。反手拨球,业余的有两大问题,一是手腕太僵硬,二是肘关节前后推送。有的说手腕不能动,你不懂手腕试试,那不跟机器人一样了!只能说初学者手腕你少用点劲,动作幅度小一些,手腕稍微带点劲,从而去吃住球,去调节球的弧线就够了。有的手腕太僵硬,这是一种极端,有的人反手发力纯靠手腕,这就肯定更不对了。以前我有就遇到过一个球友,小臂基本上不怎么发力,纯靠手腕去甩。
关于肘关节前后推送的问题,这个也是业余容易犯的错误。乒乓球的发力本质上是鞭打发力,肘关节前后推送这就违背了运动学原理。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看别人甩鞭子,那都是横着甩,你可曾看过谁前后甩鞭子的?鞭子前后甩,那是根本甩不出劲的。所以为什么有些业余球友看似很费劲的发力,但根本就发不出力,因为违背了科学规律,你肘关节前后动,根本就发不出最大的力。
正确的拨球,是以肘关节为中心,把小臂往前往右甩的感觉,这种才是正确的拨球发力。小臂前后推,肘关节前后过度移动,这都不是正确的。为什么初学者会容易犯这个错误,因为你从视频里面看,林高远的反手拨球肘关节似乎也有移动。但他的肘的移动是一种随动,是小臂往前往右甩的时候的随动。很显然的,你小臂发力了,肘关节肯定也会随动的,毕竟人不是机器人。而且我们在练反手拨球的时候,实际上身体也在带动手臂移动,所以身体动了,肘关节肯定也会跟着移动。
反手最好的技术框架还是不要前后动肘,要学樊振东和林高远的那种反手技术,他们的反手技术里面,肘是相对固定的,没有前后去送,而是横向打开。反手到了高水平也是有重心转换的,也就是顶胯,但反手的顶胯比正手的幅度要更小一些。反手的调节能力不如正手,所以反手收胯顶胯幅度就得更小一点。从原理上来说,反手的收胯和正手是一样的。细节上来说,反手引拍得压住板型往肚子引,往肚子引就能自然的收胯。反手不要太在意大腿的蹬转,而是关注收胯,拍子往肚子引(建议看波尔的教程,波尔反手引拍那是教科书级别的)。
反手引拍的时候,收胯的时候,肘关节会向身体中心线自然靠拢,然后发力的时候,正确的肘关节运动是横向打开(建议看林高远的反手发力教程)。业余的最大问题就是,肘关节前后送太多,实际上正确的是横向运动。
我去年反手也是打不透d05,当时我的肘关节还是有过多的前后运动。现在我反手打d05基本上是板板透(胶皮缩胶了,刷了一点点尼塔库油,可能因此也更易打透)。衡量反手技术和发力的核心就看肘关节,如果肘关节前后动,那就不对,发力就不行;如果肘关节有横向的收紧和打开,这就是顶级技术和发力了。你去看波尔,林高远,樊振东,他们都是如此的,收胯的时候,肘关节会向身体中心靠拢,顶胯的时候,肘关节会向外打开。有了这个技术,成年人反手基本上就可以打透d05了。没有这个技术,反手永远都打不透d05。从本质上来说,肘关节横向打开,这就是鞭打发力!肘关节如果前后推送,那就不是鞭打发力。我们看甩鞭子,那都是横着甩,不可能前后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