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文学考研,大家看能考上吗?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ChatGPT的发布,让许多行业抖三抖。这个集做作业、写论文、敲代码、写报告、写情书于一体的智能AI,如果让它去考研,会怎样? 于是,在2023年全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的真题里选了几道,让Chat君作答。由于死记硬背型的题目过于简单,故只考Chat君论述题。大家可以选自己擅长的问题看一看,看它大概能拿几分。 (友情提示:下列答案纯属测试与娱乐,不可用于考研资料背诵) 01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古代叙事文学中的改写和续写现象(同济大学2023年639文学综合) 答: 古代叙事文学中的改写和续写现象可以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来展开讨论。以下将结合《红楼梦》和《水浒传》两部作品进行分析。 《红楼梦》是一部改写和续写的典型作品。它以《石头记》为蓝本,作者曹雪芹在原有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增加,使得整部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入。例如,《石头记》中薛蟠的故事仅仅是一个小插曲,但在《红楼梦》中被完整地叙述出来,并对薛蟠的性格和家庭背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描写。这种改写和续写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完整和生动,也更加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 而在《水浒传》中,也有许多改写和续写的现象。例如,李逵的故事就被多次改写和续写。在原著中,李逵是一个非常粗暴、蛮横的人物形象。但在后来的版本中,作者对李逵的形象进行了修改,使得他变得更加真实、生动。同时,在续写中也对李逵的故事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描写,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等方面。 改写和续写的现象在古代叙事文学中并不罕见。这种现象体现了作家对于经典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反映了读者对于经典作品的热爱和对于作品的审美需求。通过改写和续写,经典作品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阐释,也得到了更多的传播和发扬。 02 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小偷偷偷偷东西”(上联),并且写出下联(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811汉语言基础) 答: “小偷被抓抓了罪”(下联) 这句话在语言学中是一个有趣的例子,主要涉及到汉语词汇的多义性、语法结构和语境的作用。 首先,汉语词汇的多义性在这句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一个“偷”字可以解释为行为动词,表示动作的进行,即“偷东西”,同时也可以解释为状态动词,表示行为的结果,即“偷走了东西”。第二个“偷”字则可以解释为名词,表示行为的主体,即“小偷”。这种多义性使得这句话有了更丰富的意义。 其次,语法结构的变化也使得这句话意义的变化。将第一个“偷”字换成同音的“秃”字,就变成了“小偷秃头了”,意思完全不同,这里的“秃”字作为形容词,形容小偷头上的光秃秃。 最后,语境的作用对于理解这句话也非常重要。如果这句话出现在犯罪现场,那么“小偷偷偷偷东西”就是一个客观描述,而“小偷被抓抓了罪”则是一个事实陈述。但如果这句话出现在一个幽默、调侃的语境中,那么“小偷偷偷偷东西”就有了一种玩味、调侃的意味,而“小偷被抓抓了罪”则显得严肃、正经。 下联的选择考虑到了这种多义性、语法结构和语境的作用。下联中的“被抓”和“抓了罪”都是一种事实的陈述,说明小偷被逮捕并接受了惩罚。这样,上联和下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境,形成了一个故事情节,使得这句话更加生动、有趣。 03 重申文学是人学在当代有何价值(山东大学2023年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 答: 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了人类的思想、情感、生活和价值观。在当代,文学依然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文学有助于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具有普遍性,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理解人类的共同处境和体验。文学作品也可以帮助人们拓宽思维视野,探索人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促进不同文化、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其次,文学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文学作品中的想象和创造是无限的,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人们的思考和创新。文学作品也可以启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再次,文学可以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文化遗产。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了人类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了人类的智慧和精神。通过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领悟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人类的文化传统。 最后,文学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寄托。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感悟可以触动人们内心的共鸣和共情,带给人们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寄托。文学作品也可以帮助人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提供积极的精神支持和力量。 综上所述,文学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提供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寄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04 分析凡尔赛文学现象,根据所报考的方向写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23年610汉语言文学基础) (我给AI的命题是语言学方向) 答: 凡尔赛文学现象在当代网络文化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对语言学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凡尔赛文学是一种以法国宫廷文化为背景,使用词汇和语法上的特殊风格的网络文学,其文体特征包括使用过时、古怪、冷僻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刻意夸张的修辞和语气表达,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模拟和臆想。凡尔赛文学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模仿,其流行程度和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互联网文化领域,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重要现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凡尔赛文学的流行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变异与创新 凡尔赛文学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与普通话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变异,这种差异和变异主要来源于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凡尔赛文学中使用的大量法语词汇和文化符号,反映了法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渗透。凡尔赛文学还创造了许多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这些新的语言元素既与汉语文化有关,又与网络文化有关,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创新。 二、语言游戏与文化内涵 凡尔赛文学中大量的语言游戏和文化内涵,反映了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凡尔赛文学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排比等,使语言具有了戏剧性和表演性。凡尔赛文学还涵盖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符号和元素,如宫廷、贵族、王权、绅士、舞会等,通过模拟和想象,呈现出了历史文化的神秘和浪漫。 三、语言认同与跨文化交流 凡尔赛文学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凡尔赛文学中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元素,既有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学,又有法国文化的浪漫主义。 最后,随机抽取了两道名词解释。 1.文学经典:指那些被广泛认可、长期传诵、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通常在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名词解释一般要先介绍出处、类别、特点、内容、历史背景、影响意义(详见《用名词解释答题技巧,玩“谁是卧底”》),但是这个Chat君毕竟不是专业做名词解释的AI,给出的未免有些笼统。】 2.“第三种人”: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其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中提出的概念,指那些既不属于才子佳人、也不属于庸俗众生的人,他们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观。 【一般的文学生看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会是中国30年代大论争里的胡秋原、苏汶。他们自称居于国民党和左翼革命文学阵营之间的“第三种人”,核心思想是“文艺自由”论,反对左翼文学所提倡的“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 很显然,这个AI不是中国人做的,所以对于中国的期刊、网站、古汉语、当代社会现象以及国情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如“文学是人学”、期刊,还有“凡尔赛”那一题)。其次,它的回答普遍比较笼统,面向普罗大众以及死记硬背为主的中小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考研时,一般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前两者本质上还是死记硬背型,只要方向找对了(别像回答“第三种人”那样),AI就十分占优势。但越往上深造,人脑就越难被替代,机器总归是差点意思。
最后,对于这份“答卷”大家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