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书评

作为19世纪的青年人,你熟知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各种知识,去过南极洲的冰盖,见过维哥湾海战的残骸,将传说中的亚特兰斯写进航海日志,你知道它们可能只是一堆丢进垃圾堆没人喜欢看的枯燥历史,而你自己也许是遭遇战乱后被迫逃离的迷茫孩子。
1866年传说海面上有“怪兽”出没,袭击各国轮船,市面上的各种传说猜测“怪兽”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巨型鲸鱼,一时间让市民们人心惶惶,教授阿隆纳斯,鱼叉手尼德和仆人康塞尔三人为了捕捉海怪登上了探险队的船只,不料船只遭到反击,三人被俘。
原来,所谓的海怪是一艘用电驱动的潜水艇“鹦鹉螺”号,船长尼莫阴郁古怪,博学多才,拥有当时技术水平不符的机敏,他扣留了阿隆纳斯、尼德、康塞尔三人,为了不让人知道潜水艇的秘密,一行人一同踏入海底之旅。
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然后是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与北极……19世纪的探险家运用丰富的知识在海底漫步,详细的介绍鱼类、船只的知识,教授一行人一面惊叹船长尼莫的博学渊博,一面渐渐了解事实的真相——对于在战乱中失去亲人与妻儿、品尝痛苦的船长而言,建造高超技术的潜水艇,再也不回到地面,是一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层面的自我放逐。当“鹦鹉螺”号重返大西洋的时候,一群章鱼袭击潜水艇造成水手死亡。不久,船长尼莫对待战俘的态度改变,得知真相的教授阿隆纳斯想逃走。接着,当某国的战舰攻击“鹦鹉螺”号潜水艇,船长尼莫决定还击,造成对方的战舰沉没,很多人因此而失去生命。阿隆纳斯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惊,乘机逃离海底登上救生艇……最后,三人虎口脱险离开了“鹦鹉螺”号,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科幻小说之父儒尔·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海里两万里》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是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而第三部是《神秘岛》。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深深为尼奥船长的孤独决绝与教授阿隆纳斯对于现实的反思而感到着迷。
也许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未知的文明、美丽的珊瑚、无数珍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想象。
虽然小说中的船长尼奥,拥有绝大多数人没有的宝藏,那是一种防御式的姿势,只能在荒凉的海底孤芳自赏,他承认失败,除了美丽的心灵,他在这个人世的遭遇全是不堪回首,身体里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厌世与寂寞。没有人能理解他,理解他的人又不会喜欢他,就像沉没的巨轮,只活在大海中的一瞬。
这不是借口,而是事实。教授阿隆纳斯有着我们熟悉的普通人特质,作者用惊人的想象力,丝毫不逊色的世界架构,身临其境的描写手法,让二人之间的冲突引人深思:在人类文明发展下的机械文明,会不会让人们变成内心空无一物的机器,盲目遵循一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丧失自我?
幻想的脚步在没有潜水艇的年代,让人心生向往,报以热切的目光。它设定的目标是追求自由,哪怕绝大多数人都碌碌庸庸,哪怕我们能从生活中获得的东西有限,哪怕只有两万里,谁都不可能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但我们要勇于尝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