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对器材进行合理测评?

2020-06-22 11:39 作者:-_知白守黑_-  | 我要投稿

       在19年的3月份还是4月,我投了第一篇器材评测的文章,还记得那会儿B站其实更多的是打球的视频。正儿八经对器材有关注的有了解的其实还是在主流的乒乓球论坛里面交流,但是像贴吧、精英、博乒、乒乓网这种专业程度高、前辈多的地方,器材的交流门槛还是挺高的,没打过几箱底板你都不敢发表意见。

        很神奇,去年3月之后,我陆续发文章,然后B站各种器材评测雨后春笋一样涌出来,久而久之乒乓球器材这个在B站极其小众的元素,还出现了什么第一人。其实我乐于看到这种改变,百家争鸣,能让跟多人了解器材,进而推广这项运动。但是一直以来我比较反感一种现象,就是一开始彪炳各种测评,测着测着就找个供货商向粉丝卖器材,虽然用爱发电不现实,但是这种现象总是让人有点膈应。虽然我也卖,但是我卖的都是我自己用的,并且我面向的主要是闲鱼的人,对于粉丝是宣传一下,更多的是想将我知道的分享给我的粉丝。

       我的测评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视频试打,缺少说服力。而其余各家的测评风格多样,各有优劣。在我的角度来看,文字具有独特的、无法取代的魅力就是能让人产生共鸣,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视频交代的东西实际上极少,非常依赖测试者的水平,看人家打球,很厉害,但是这样的器材到你手上,你不一定能有那种效果,而且看打球的速度都是很快的,也很难通过对比得出什么结论,视频能够展示的更多还是关于弧线、落点、旋转方面的情况,因为这些因素你能看的很清楚,还有一个就是声音。声音能反馈器材的特点,这个是有争议的,我个人觉得是可以反馈器材的特点,能够通过脆响的程度感受到纤维的差别,也能通过响声的类型判断手感倾向。这些是视频的优点。所以一般我买器材,不是先看试打,而是先看官方的文字介绍,然后看试打是不是跟他说的大体相符。至于贴吧的测评,其实更多是看看热闹,毕竟每个人水平不同,喜好不同,不可能根据他的感受来决定我买不买。

        那么怎样对器材进行合理的测评呢?第一,要有一个参考系,没有对比的测评那都是扯淡,选定一样被主流接受的器材来进行对比,才能做到最基础的客观性。在我的感受中,底板首选vis来当参考系,弹性、力量、速度、底劲等等如果不跟你选的参考系对比,都是在放空炮,没说服力的。

       第二,要将数据可视化,在器材当中,速度、旋转、反弹特性、振动反馈、力量、甚至手感都有一个量化的参数,但是各家器材厂商都有自家的参数标准,除了尺寸、重量、厚度有国际单位统一之外,其他参数并不是通用各家厂商,而且一篇测评光摆数据无疑使测评的门槛变得极高。像我很欣赏1857测评的一点就是,他用尺子来测定一块底板弹性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将弹性的数据可视化,直观反映了底板这个参数的实际效果。虽然将其他参数可视化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朝这个方向努力,那器材测评将变得更加有说服力和客观。

       这两点是一个测评合不合理比较关键的因素,如果这两个因素都没达到,那剩下的主观部分也是看热闹。能有这么多测评出现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与诸君共勉。

图片来自百度


如何对器材进行合理测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