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华骨健康+:今日起,须防“五寒”,吃“三冬”
俗话说:小寒大寒,无风自寒。今天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这一天处在“四九”“五九”之间,也是季节更替的阶段,经历一场极寒,才能迎下一个春来,这时对养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讲究“转轨”。
一、大寒防“五寒”
大寒后,天渐暖,但大寒期间防寒同样重要,同样牢记防五寒。
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
冬季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堡垒,不仅充满血管,还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如大椎穴、风池穴和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防鼻寒——早上用冷水搓鼻子
寒冷的天气更明显,鼻炎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出门前,用冷水摩擦鼻翼,有利于增强鼻粘膜的免疫力,是预防和治疗鼻炎的好方法。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天最常见的问题。如果症状轻微,可以选择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是“带脉”(腰部周围的经络)所行之处,尤其是脊柱两侧的后腰。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可以温肾阳,达到气血。
防脚寒——常做足浴
足浴不同于热水洗脚。足浴要注意三点:一是温度,水温最好在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加热水保持水温,浸泡后皮肤微红;三是按摩,浸泡足部后,用手按摩脚趾和脚底2~3分钟。
二、大寒季节吃“三冬”(三冬性凉,一次不要吃太多哦!)
大寒天气寒冷,人体的血管在寒冷收缩后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此时,人们的饮食也偏向于高热量、高脂肪,这很容易导致高血糖和高血脂。因此不要忘记冬天的“三冬”——冬瓜、冬枣和冬甘蔗。
冬瓜:有助于降低血糖。冬瓜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膳食纤维多,有助于降低血糖,降低体内胆固醇和血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很好的食疗产品。
冬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冬枣营养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19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特别丰富,能提高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
冬甘蔗:能益胃补血润燥。甘蔗补血润燥,提神清热,补肺益胃,含有大量铁、钙、磷、锌等必需微量元素,其中铁含量特别高,被誉为“补血果”。
寒冷过后,万物更新,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即将开始。新年快到了,越来越热闹,让人充满喜悦的期待,这是整个节气的主旋律。“寒”字在大寒中也有一些火红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