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拉片】《血色将至》段落:如何摧毁一个人的灵魂

2019-08-19 22:56 作者:Dear_Cosmos  | 我要投稿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好莱坞没有艺术”这样的说法,因为“好莱坞电影”已然成为顶级的商业娱乐电影的代名词。但实际上,随着上世纪70年代独立电影人的涌入,好莱坞被注入了旺盛的活力,艺术性也大为改观。今次要介绍的导演就是其中的翘楚: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简称PTA)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尽管还没有得到奥斯卡小金人,今年不到50岁的PTA已经被誉为“最有大师相”的美国导演。早期作品如《不羁夜》《木兰花》都是锋芒毕露,视听的表现力非常夸张,而到了后期他的才华逐渐沉淀下来,使得影调和节奏都变得深沉起来,甚至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2008年的《血色将至》或许是他风格最为圆熟,观感最为流畅的一部影片。

这部以美国石油大亨发迹史为题材的电影,在奥斯卡上八提两中,尤其是“刘皇叔”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的影帝级演技,被不少手册列为21世纪00年代最佳表演。喷涌而出的石油带给人的贪婪,最终扭曲了他们的生命,夺去了他们为人的资格——影片的结尾段落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展现给我们。

《血色将至》(2007)【美】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段落时间:136:37-150:17

平均镜头长度:十多分钟的段落只有42个镜头,ASL来到了惊人的17.83s!沉迷长镜头调度是PTA后期风格的主要特点,深厚的酝酿与猛烈的爆发,观众心里的压抑与震惊可想而知了,这不正和钻井打油类似吗?

段落大意:石油大亨丹尼尔(丹尼尔·戴·刘易斯饰)晚年疾病缠身、众叛亲离,年轻时他的旧相识牧师伊莱(保罗·达诺饰)因为大萧条不得不向他来寻找帮助。丹尼尔早就看穿他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小人,再加上以前结怨颇多,决心狠狠地报复他。

定机位开场,丹尼尔醉酒后睡在保龄球道上,管家伏在它身上想把他唤醒,访客已经从后景缓缓走来了。此时丹尼尔是出于画框底部边缘,而访客只有下半身入画,势力地位显然是站着的人高于躺着的人。观众不清楚访客身份和来意,自然会觉得丹尼尔处境不妙。

伊莱俯下身子,支开了管家,想要亲自唤醒丹尼尔。尽管他将身子降了下来,他依旧看似是势力地位强的一方,而且之后他夸张的插科打诨也表示他的从容不迫和自信。虽然是一场双人戏,但是导演设置了管家作为第三人出现在场景中,为的是丰富景深和增加反应。

房子失火依旧没有叫醒丹尼尔,他还是鼾声如雷,然而一句轻声的“我是伊莱”却让鼻息骤然停止。良久的沉默之后,丹尼尔回应道:“是的,你是。”这个设计可以说明两件事,首先丹尼尔是能听见的,他躺倒只是不愿起来;第二,他已经多年未见伊莱,甚至连他的声音都听不出,但是一旦听到“伊莱”这个名字,他立刻严肃起来,戏剧矛盾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酝酿了。

看见丹尼尔醒转来,伊莱起身去弄喝的。镜头跟随他起身,并向画面深处走,丹尼尔起身的动作划过镜头,占据了很大面积的画面,是在暗示他已经计上心头。注意到伊莱的台词,先是赞叹丹尼尔的府邸装潢毫奢,然后又提起自己还是在传播福音,把来访目的(合作赚钱)和身份做了一次强调。丹尼尔的动作也很有意思,他狠狠地拍打了几下脑袋,或许是为了让自己清醒,他的腰已经直不起来,还打了一个趔趄,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他心中难压抑的渴望。

伊莱走到酒柜前,有一个跟拍镜头展示丹尼尔的房屋空间,站定后伊莱从一个框中框向丹尼尔喊话,他的身体和他所处的空间都只占了画面的很少一部分,并且处于景的深处。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势力地位降低了,甚至变得有些卑微。

两人在房间一角会和,伊莱带了酒杯过来,被丹尼尔拒绝了。虽然是一站一坐,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伊莱彬彬有礼的样子,而丹尼尔的拒绝非常干脆,在坐定以前,势力关系已经发生变化。

进入对话戏的正反打,但这不是标准的对称正反打,都是单人镜头锁住人物强调距离感,伊莱是正面对着镜头,而丹尼尔是3/4侧面,前者是完全袒露的而后者是城府极深的。丹尼尔正使劲地喝水,这与后面的台词有照应;伊莱则是想方设法地在套近乎,但丹尼尔并没有做什么回应。

喝完了水,丹尼尔又拿起了牛排,不过他没有用刀叉而是直接拿着啃,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他的不正常,同时这一点也和之后的台词对应。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伊莱终于开始解释自己来这里的原因,但丹尼尔立刻逮住了他话里面示弱的部分,逼他说出来意。

伊莱此时还是没有松口,他又开始从很外围的地方说起:他的目的是想将班迪的地皮卖给丹尼尔,让自己能从石油行业分一杯羹,但是他的话头却是在班迪的爷爷。这些台词都非常冗长,剪辑节奏也很迟缓,这场谈话已经陷入泥淖。

伊莱没有办法只得实话实说,此时镜头终于变回双人全景将两人置于同一画面中,这是这场对话戏的第一个节点,总结了之前对话的目的并开启了下一阶段。花了这么久时间终于说到点子上的伊莱,没想到丹尼尔会如此爽快地答应他,但是他还不知道对方已经在心中设下了毒计。

说出这个惟一的条件之后,镜头重新变回了单人正反打。说这些台词的时候,镜头一直锁在伊莱的身上,让观众仔细看他的神情变化,也表示丹尼尔对此事根本不上心。而当伊莱回应自己不打诳语的时候,镜头也一直锁在丹尼尔身上。

沉默良久之后,伊莱一口气把他所有的期望全部说出来,没想到丹尼尔的回答完全如他所愿。他在沉默的时候是在挣扎,是否要放弃信仰谋生,而当他知道自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时,上帝自然变得不重要了。

原本以为说完这句话钱就到手的伊莱,没有料到丹尼尔如此不依不饶,既然已经答应就只能做到底。丹尼尔一步步地要求他像是在传经布道一样宣布自己是一个骗子、上帝是一种迷信,仿佛听不够似的让他说了一遍又一遍。他尽情地戏弄了伊莱,因为伊莱曾经在教堂里羞辱过他。

此时镜头快速切回了丹尼尔的特写:那里的地已经被抽干了。反打过来我们发现机位已经变了,伊莱正以羞愤懊恼、难以置信的眼神瞪着丹尼尔,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没想到却是被狠狠地玩弄了一番。

镜头打回来紧紧地锁在丹尼尔的特写上,好让我们看见他那按压着的震怒和掩饰不住的笑意。镜头很克制地向前逼近,随着他的动作上摇,配合上丹尼尔的演技,仿佛整个画面都随之颤抖。

经受如此大的冲击之后,伊莱的精神支柱被彻底摧毁了,他崩溃地将事实哭诉给丹尼尔:经济危机之下他已经无法维持生活,他必须要依靠丹尼尔的帮助。但是丹尼尔只是袖手旁观罢了,他在享受伊莱脸上的表情,这是他拥有资本之后得来的地位。注意到这个双人镜头里丹尼尔的身影占了画面的近1/3,他已经全然压上了。

接下来丹尼尔起身走向伊莱,想要完成对伊莱最后的击溃。当他起身时,他的动作几乎把整个画面都占据了,甚至有一段时间完全遮住了伊莱,伊莱已经全然处于他压迫的阴影之下。

然后出现了整个段落最长的长镜头:整整两分多钟的双人近景,丹尼尔尽情地发泄着,用尽全身力气辱骂伊莱。这段长镜头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刘皇叔的爆发力实在是太强了。

奶昔的比喻使得镜头跟随人物产生了运动,同时也获得了一个长久蓄力的过程,这个略带滑稽的来回跑动因为长镜头的压抑变得非常有张力,最后用“咻——”的吮吸声结束了这段对话。看到这里,相信绝大多数观众已经完全被戏剧牵动了。

随后积蓄已久的剧力终于爆发,运动的幅度和剪辑的节奏都迅速增加,丹尼尔把伊莱甩向保龄球道,狠命地用保龄球扔他,完全是动了杀心。注意到镜头不断移向两个人物移动,留给伊莱的活动空间越发缩紧,丹尼尔在朝他步步紧逼,到最后伊莱已经无路可逃,而丹尼尔朝镜头走过来,仰拍展示了他压倒性的恐怖感,和动作的滑稽感混合在一起显得非常讽刺。

伊莱已经退无可退,我们看到构图是一个严格对称,这其实是有违视觉习惯的,镜头仍然在向内推近,伊莱的处境只可能恶化,他不可能逃出生天了。长镜头逼迫我们一直看着这一段审判,没有别的视线范围。

伊莱连滚带爬地跑出来,被丹尼尔追上一瓶子砸昏,原本腿脚不便的他居然有如此大的运动量,足以见得他有多期待这一天。这一段镜头的运动速度也明显加快,最后缓缓推回到丹尼尔身上,仰拍他举起球瓶奋力下砸的动作,被复仇心理完全支配的他已经变得病态、失去理智。

这场闹剧终于结束,瘫在地上的两个人都已不再完整,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血色将至”看似是对伊莱说的,其实是对贪婪的丹尼尔说的。

整个段落处在电影的末尾,是全片的高潮段落之一,但是PTA处理得非常有耐心,慢慢地把戏剧矛盾积累起来再集中爆发,最后让观众跟着丹尼尔呼哧呼哧的喘气,如释重负地恢复呼吸。PTA发挥出了长镜头的威力,后来他越发地喜欢这样做。《血色将至》虽然当年在奥斯卡输给了《老无所依》,但毋庸置疑它将成为新世纪重要经典电影之一。

今天的拉片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次再见咯(ノ´▽`)ノ♪

【拉片】《血色将至》段落:如何摧毁一个人的灵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