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司寨记——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旧约》传说
先知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历经磨难前往应许之地迦南
是为“出埃及记”

如果我老家在北京
我可以介绍我来自北京市
如果我老家在郑州
我可以介绍我来自河南省郑州市
但我老家在司寨
我只得介绍我来自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南村镇司东村
也许没等我说完这一长串地名
你就已经没有了耐心

司寨也不是极光出没的村落
却总有人在新年前后放烟火
人们纷纷从远方赶来
给山里安息整年的先辈们掌一盏灯
照亮回家团圆的路
那几天,这里甚至会堵车

你在这也能看到大雪是如何衰老的
春节后的山顶仍积着皑皑白雪
像晒太阳的老人满头银发

不知不觉
山上逐渐长满了风力发电设备
科技之光和山中村落
既显得格格不入,又好像浑然天成
据说这些庞然大物所到之处
意味着当地在以后很久
都不会再有大的发展规划
判若无期,相顾无言

那些巨型扇叶镶在粗壮的柱子上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安静又傲慢地缓缓转动
像一位高大又威严的监察长官

司寨紧邻几座著名的A级景区
虽一水之隔,但相去甚远
那里没有发电设备
只有窗明几净的游客中心
和这些朴素的小村落
共同组成了太行山脉的一体两面

老家无人居住的庭院,挤满一地杂草
宛如城市早晚高峰地铁里的人群
爷爷曾在院子里拉二胡听戏
他在那个年代就能自学组装土法收音机
后来成了村里的物理教师
慢慢把家从山腰的黄泥土房
安顿到山脚的村落
但因体弱多病,自身发展受限
也影响了父亲的求学之路
这便是我为什么名字叫大壮

但父亲仍凭着唯一的出路
几十年如一日的勤恳
沿着梯田的台阶
一步步往下爬,一寸寸往外走
让我们这个小家撵着社会发展的步伐
在山外的县城渐渐生根
家族长辈口中旧时光里的往事
永远停留在了我脑海的想象
司寨,其实是我不曾生活过的“老家”

而我接力从县城出发,远走他乡
路过校园暴力
做过搬砖工地
印过面试简历
穿过消费主义
捱过加班静寂
踏过海边沙地
办过一场婚礼
接过新生北鼻
···
有一天
命运狠狠敲了我一记“户口迁出”的红印
赶我到那间抵押给银行的房子里
终于,县城彻底成了我的故乡

而立之后的我
在“落地为安”和“踌躇满志”的夹缝中挣扎
好像很多选择,又好像没有解法
想不出来,就继续面无表情地迈步前行

我也早就忘了
过年本应是冬天里一段特别的经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泯然众矣
变成了又一个掐指而过的匆匆假期

开着平日天天上高架桥的车回司寨
感觉它好像跑不惯山路
而我突然想到
司寨,原来是只属于父亲的故乡
而我一直牵挂的县城
何尝不是父亲同样挣扎努力过的他乡
念此,我抱紧了怀里的孩子
不知将来,他又要去向何方?

一代人远行的终点,成了下一代的起点
一年一年,一步一步
世界越走越大,故乡越看越小
没有先知引领
也不知流淌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在哪
但这也正是属于
每个在奋斗之路上的普通人
一场微不足道又波澜壮阔的史诗

文字/摄影/编辑/排版 - 大壮普拉斯
-END-

如果有时间,你会来看一看我吧。
——柳爽《漠河舞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