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学医”好还是“学师范”好?过来人回应,不止是待遇不同
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一直以来都是长辈们非常关注的职业,无论自家孩子是成为医生还是教师,都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不仅拥有稳定的工作,还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给家人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
在如今这个就业难的形势影响下,许多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为了日后能够顺利的找到稳定的工作,会将专业和院校选择的目标放在师范专业和医学专业上,将来毕业后成为医生和教师,获得铁饭碗工作,无需再有失业的担忧和风险。

在父母的一厢情愿和强烈要求下,不少学生违背自己的意愿,选择成为医生和教师,然而即使选择这两个专业,日后依旧要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窘境,如果学生学历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无法在众多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应聘时也会在投递简历环节被无情的淘汰。
如今是一个学历为主的时代,高学历者得天下,无论任何一个行业都看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学历两者兼得,才能突出成为。

学医和学师范究竟哪个好?不妨听听过来人的意见。
高考生“学医”好还是“学师范”好?过来人回应,不止是待遇不同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许多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当真正了解到医学生需要学哪些知识时,就会后悔当初的决定纷纷呐喊,为什么学艺要学这么多知识,每天都要与书本打交道,还要与各种训练和实训打交道,一天恨不得压榨成25个小时来过。
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相比于医学生一点都不轻松,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教师的主要职责,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了解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案,日后,真正进行教学时,才能为为每一位学生带去优质的教育教学,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医生和师范生的薪资收入也会有所差异,根据《教师法》的相关规定,部分地区要求教师的薪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整体收入水平,这项政策的实施也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和收入情况,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师行业中。
医生和教师都属于越老越吃香的职业,随着工龄的增长,职称评定等级越高,技术能力越强的医生和教师,获得的薪资收入和待遇也会越来越高。

教师的薪资包括: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和教龄津贴四部分组成。
医生的薪资包括:基本工资,医院奖金,科室奖金,福利津贴,政府各项补贴,年终奖网络问诊,科研收入,赞助,绩效工资等。
这两个职业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待遇上,不同的专业入学的分数也会有所差异,医学医院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尤其是口腔科影像科和麻醉科,想要考上一所好的医学院,高考分数至少要在590分以上,一般的医学院也要550分以上。

原先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家长都会建议他们学医,如今随着教师政策的放宽,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薪资待遇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待遇非常可观,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转念改学师范专业。
综上所述,医学生和师范生还是有诸多差别的,不只是待遇不同,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你更喜欢哪个专业呢?
本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及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