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帆战舰如何提升最大火力,取得战场优势,殖民者为何船坚炮利

2023-02-25 21:42 作者:史唠客  | 我要投稿

上期视频我们讲了线列步兵,这期来说欧洲人海军火力的提升。就在欧洲的陆军将军们想方设法最大化陆上火力的同时,欧洲的海军将领们也攻克了同样的海上课题,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船舷一侧的火力。由于加利恩帆船上的火炮几乎都位于船侧,因此直到双方非常接近之前,都没有什么机会向对方开火。双方舰只贴近之后,战斗就变成了一场混乱的厮杀。在弥漫的硝烟当中,火炮很容易击中己方的船只。

在17世纪30~50年代,荷兰的海军将领们创造出了纵队阵形:一种进行海上齐射的方式。舰队不再直接冲向敌人,而是组成首尾相接的队形,与敌舰平行行驶,从而可以充分发挥舷炮的威力。很自然地,英国人、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很快都学会了这种战术。两支舰队可能会平行着行驶上几个小时之久,相互开火,直到夜幕降临,或是一方的指挥官决定脱离战斗。一旦在敌军的队列中打出一个缺口,舰队就会穿越这个缺口,从而可以用自己的舷炮肆意攻击敌舰脆弱的船头和船尾。

围绕着这一原理,海军将领们重新设计了他们的舰队。风帆战列舰得以成为海军的主力,一些较小的舰只则用来保护纵队、进行侦查,或是被用作“火船”。

无论在陆地还是在海上,线性战术的关键都是标准化。早在1599年,荷兰的军需官们就开始给士兵们配备同样的火枪,这样一来他们装填弹药的时间就可以是相同的。古斯塔夫将16世纪五花八门的火炮种类削减到了3种,分别使用3磅、12磅和24磅的炮弹。法国人则发明了一种排列军队火炮的方法,即在两层或三层甲板上一共布置74门火炮。如此,当风向突然发生变化时,纵队里的军舰会保持同样的运动轨迹,从而维持了纵队的完整。


可想而知,在战争机器中,最难标准化的部分就是人。按照1607年荷兰的士兵手册规定,齐射一共包括43个步骤,每一个火枪手都必须牢记这些步骤,并且在战火中严格执行这些步骤。火炮有着复杂的使用流程,而要让军舰保持在纵队之中则是最难的一个任务。几千名训练有素的水手必须爬上索具,在同一时间里完成收帆、卷帆、变换航向、转舵等动作,而且这些动作都是在硝烟弥漫、弹片四溅的环境中完成的。人们必须被改造成可以互换的零件。


训练可以让人变成“可互换零件”式的军人。毫不留情的严苛教官们训练士兵们研磨火药,填塞火药,再把弹丸装进前膛枪中。他们不停地训练,直到士兵们可以闭着眼睛完成这些动作;水手们则不停练习打结,一直练到手指都红肿了。

到1700年,在士兵和火炮全都标准化的时代,欧洲人陆上和海上阵列的火力之强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



风帆战舰如何提升最大火力,取得战场优势,殖民者为何船坚炮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