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编科幻小说系列:穹顶

2023-02-25 21:41 作者:心平气和MrGuy  | 我要投稿

本人是第一次写科幻小说,技术和笔法可能不能让各位大佬满意,但还是谢谢大家阅读和评论꒰ *•ɷ•* ꒱(不喜勿喷!!!!!!) 这个系列每个故事的背景都多少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但主题是围绕着穹顶展开的(解释一下,穹顶是一种类似于地下城的巨型圆井建筑的最顶部保护壳,因为在地下城里看着像天空一样所以就叫穹顶),也算是一个有特色的点吧[doge] 下面是第一篇:穹顶·地表 “(提示音)距离地表100米,环境温度-20℃”…… “(提示音)距离地表50米,环境温度-40℃”…… “(提示音)到达地表,环境温度-102℃,准备,五秒后密封门解锁。” “我来了……” “(提示音)机械锁解锁成功,气封器卸压……” “……地表” 随着尖锐的解锁警报响起,看似坚固的密封门几乎被强风直接撞开,我也因为没有做好抗风姿势而被强风直接摁在了墙上,尽管外骨骼装有水平稳定器,我还是动弹不得,只能向别人求助。 谁tm知道地表的风会这么大?要知道训练时…… “小伙子,第一次‘出来’吧?”一个50岁左右的老工人听到了我的声音,转过头来微笑着看着我,令我惊奇的是,电梯厢外的风显然比厢内的要大,但他却如无事一般站在大风中毫无摇晃,在我握住他的手后,他一把就把我拉了出来,这时,稳定器才开始真正发挥作用,我松开手,说了声谢谢,就匆匆去了维修站报道。 2789年,戴森球宣布正式完工必于次年启用,世界联合能源部(W.J.E.D)成立。戴森球带来了无尽的能源,也带来了无尽的黑暗,地表温度骤降,人们迫不得已建造了地下城和数百米高的穹顶。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工厂和运输网络产生的空气污染使穹顶的空气净化系统苦不堪言,于是,联合政府将工厂、维修站和运输网络重新搬回了地表。因为近年来的地质变化,山体和山谷等变得异常脆弱,有时候开车按个喇叭都会引发山体滑坡,因此技术员和工程师不仅要专业的技术,还要有超常的应急处理能力,于是在人们的日常聊天中,工程师的地位无形地提高了,“出来”也一并成为了光荣的事,还记得我从机械维修学院毕业那天,父母直接抱着我哭了起来,我看着他们,不知道为什么。 我可能从小就与运输车有缘。在我出生那天,父母给我取名为哈维尔,这引得旁边一个当驾驶员的亲戚直笑,后来我才知道,哈维尔是Mephist-O75运输车的代号。 维修站的工作虽然毫不间断,但基本上是些小故障,比如更换挡风玻璃、悬挂,要么就是补一下防锈层,这使得我这个发动机工程师可以尽情地偷懒,但常事不是长事,总有些倒霉蛋在开车的时候遭了天谴,从山上掉下来的石头没有砸歪车轮,而是直接砸在了驾驶中枢。几个星期前,巡逻队拖回来一辆破烂不堪的牵引车头,驾驶中枢直接被砸成了饼,维修班长大发雷霆,说这哪是维修,干脆自己重新造一辆牵引车算了。 这就是地表么…… “O75!叫你呐,来活了。” 班长走了过来,他也喜欢开我和运输车的玩笑,平时我会一笑了之,但今天我显得异常暴躁:“tmd来活了又怎么样,说了多少次了换传动轴不是我的事。” “这可不只是传动轴的问题。” 没等我回答,检损评定已经递到了我眼前: “损毁程度评定:9 发动机损毁 驾驶中枢损毁 传动轴错位 发电机及电池起火” 这时候我才注意到,班长的脸色比以前差了不少“走吧,”他说,“再去‘组装一辆牵引车’,咱们一起。” 这次的任务是一辆Alpha-H56,结构复杂,平时正常维护都挺麻烦,更别说变形后的了,我到的时候石头已经被起重机吊走,但驾驶中枢里——我清楚地看到——里面还有没洗净的血。 呵,地表…… 结构部门在忙着切割变形的结构构件以便把发动机和发电机什么的取出来维修,所以现在还没我的事,我穿上外骨骼,走出维修站,外面仍然是风雪的世界,我想任凭大风吹拂,但液压稳定器一直在捣乱,搞得我心中百般恼火,只好草草了事,回到维修车间,他们还在火花四溅地切割着钢筋结构。我来到传达室,刚一进门就看到一封反城申请失败的信件,不用想,一定是我的,毕竟整个维修站只有我一个人想离开这个“鬼地方”,我也不想看了,回信内容我早已烂熟于心,转头就向宿舍走去。坐在床上的我是真心无聊,只能和墙上海报中的那个工程师玩干瞪眼,他左手握着焊枪,右手拿着扳手,脚底下还踩着一台发电机,腰间写着“尊重工程师,劳动最光荣”呸!什么光荣!完全是因为那些老头老太婆的死板思维,上地表一定好?上地表有什么好!真该把那个带节奏的家伙带上来体验一下什么叫地表!我的心中莫名地升起一股无名火来,但短暂的愤怒后,我突然想哭了。 去nmd地表。 《穹顶·地表》到这里就结束了,各位喜欢的话就推荐给别人吧~有不足之处也欢迎各位科幻大佬评价~

自编科幻小说系列:穹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