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74年与村上春树的彼得猫相遇(Mori Mori Kids)

2022-08-24 22:44 作者:张惴惴的陈  | 我要投稿

偶然翻到的一个博客主,叫MORI1Q84(哈哈哈,为什么要用1Q84做后缀啊)

他学生时代就有到村上经营的彼得猫兼职,回忆了店铺的环境和经历。

日版的来源在这,负责翻译的是「甜甜圈女士」🍩,她的「缺月之书」公众号(可以支持一波)感谢🙏

这位博主,还有好几篇有关彼得猫回忆的,但很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https://moriiq84.hatenablog.com/entry/2015/09/04/1974%E5%B9%B4%E3%81%AE%E3%83%94%E3%83%BC%E3%82%BF%E3%83%BB%E3%82%AD%E3%83%A3%E3%83%83%E3%83%88_%E6%9D%91%E4%B8%8A%E6%98%A5%E6%A8%B9%E3%81%95%E3%82%93%E3%81%A8%E3%81%AE%E5%87%BA%E5%90%88%E3%81%84

1974年のピータ·キャット 村上春樹さんとの出合い

(Mori Mori Kids)

我第一次见到村上夫妇是在1974年的春天。他们在国分寺站南口派发火柴盒——自家新开业的名为彼得猫的小店的宣传品。火柴盒表面印着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柴郡猫和店名的英文字母写法”peter-cat“字样的logo,墨色的底色配着白色的字。写研(日本一家字体研究和排印机构)的打字机风格字体(typewrite face)。火柴盒内部用Gothic字体(日文常用的规范字体,本页日文已经调整为该字体)印着”JAZZ 50s“字样。火柴盒背面印着大写英文字母“KOKUBUNJI”(国分寺罗马音)和小店电话。

他拥有的火柴盒(有很多!)

从他们派发火柴盒的地方过人行横道,从国分寺书店前穿过,沿着殿谷户庭园旁的坡道向下走,有座叫做TOMY的大楼,他们的店就在这座大楼的地下层。店址再往前几步,再走过几栋房子就能看到我的住所——灰泥墙面的公寓的二层,厨房和卫生间小的不行的四叠半(约7.29平米)榻榻米和式房间,但房龄倒还很新。因此,我每天去学校的路上其实都从他们的店址经过,所以一直知道这一处最近有改建工程,还以为会造个什么出来,未曾想便是小店彼得猫 

右下角黑点


这幢叫做TOMMY的大楼一层,是一家叫做寺咖屋的咖啡馆,入口处放着巨大的马车车轮作为装饰。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经济大学的学生常去那里,我也时不时会去。去翻看记述当时那几年发生的事的blogbbs等平台,会发现很多人把咖啡店名字误写为寺子屋,那是错的。引文椎名诚写的那本《再见了,国分寺书店的老婆婆》,国分寺书店也变得有名了起来。虽然现在书店已经不在,那时我也常常经过那家店,有机会也想就书店写点什么。顺便说一句,关于书店的老婆婆是完全没记忆,被老婆婆骂骂咧咧的事儿(应该是书中的情节梗),甚至与老婆婆有过交谈的记忆一概没有。是我钟爱的书店,常常在那家书店购买晶文社和Misuzu 书房(两家出版社名字)的二手书。


拿到火柴盒我就立马行动,邀请朋友们一起去彼得猫玩了玩,而后常去。一开始客人没有那么多,尤其是白天常常空空如也。我们大多坐在高台(酒吧吧台旁边的座位counter),与吧台里的村上春树先生和夫人阳子小姐交谈的机会也有过。记忆里曾就开店的来龙去脉呀,店里放置的唱片等话题聊过。他们让我多介绍朋友来玩,为此我得到很多火柴盒,在大学内发来着。我想村上应该是在哪篇文章里提过来着,这个时期是他们夫妇经济上最紧张的时期。


不知是不是我们的宣传稍稍帮上了一点忙,夏天开始客人渐渐增多。我也邀请其他的朋友常常一起去,一周要去上好多回。有时他们两人忙的不可开交,我和朋友三人行,其中最会社交的K君,好像还帮着做过换唱片这码子的事儿。正好是暑假刚开始的某一天我们三人去店里,村上问我们,要不要在店里打工。我们因为暑假接了集英社的non·no杂志(时尚杂志)模特布景制作的兼职(盲猜叙述者应该是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学生),加上还计划着回次老家,就没有马上答应。且又考虑到店里客人很多都是学生,暑假生意会相对淡些,于是我们决定从九月才开始做起了店里的打工仔。


我们加入之前,记忆里他们的友人也曾在店里帮忙。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村上春树的爆炸头好友N先生,自由又有趣的灵魂,他和之后也在店里工作的T先生一起租住在泉町坂下的“maison keyaki”(公寓名字)。这个公寓村上夫妇也住过。村上夫妇从最初租住的——现在颇为有名的——被称作三角地带的独栋小楼搬出来后,便是住在这个公寓里(“maison keyaki”)。这一次的搬家我们也都帮了忙,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具体写写搬家经过。另外,还有个高个子的料理小能手。我们跟着他学会了鰤鱼炖萝卜,鰤鱼高汤杂煮的制作方法(味道应该是海鱼风味的高级关东煮的感觉哦)

 

打工生活开始之际,我们接受了夫妇二人的一次授课讲座(lecture)。首先村上春树先生跟我们讲的内容是:希望你们别用老板这个称谓来称呼我。似乎对这个称呼嫌弃的很。也不是非得在这个场景里使用的专有名词,多多少少能理解他的心情,所以以此为由,我们以夫妇二人各自的名字来称呼他们——“春树先生阳子女士(其实都是桑啦,称呼里不含性别区分)。虽然日常我们之间常常直呼其名,但其实店里的打工仔都有个以动物为名的昵称,但现在想来全然不记得具体啥昵称了,连自己的那个昵称也记不起来了。但唯一记得一个弹钢琴的女孩,他是兼职店员的女生中最年轻的一个,春树先生说她看起来绝对很适合兔女郎(bunny girl)的装束,于是取名为“usako”(兔兔子)。对于她,大家都是用这个昵称来称呼的。


然后讲座(lecture)就开始聊业务了。教了我们咖啡的制作方法、三明治的备料和制作步骤、那个年代十分少见的天然奶酪的切割方法、酒类兑水的方法(水割,洋酒的花式喝法)等。还有就是擦干咖啡杯托的时候,不能将杯托叠在一起同时擦拭,而要一个一个杯托擦过来。很多咖啡店都是叠在一起擦拭的,楼上的寺咖屋也是如此。但村上夫妇这样规定也是有说法的。因为叠在一起擦拭会发出瓷器碰撞的声音,客人们选择来爵士酒吧,是为了听音乐而来,这声音与爵士酒吧是不相称的,会干扰客人听音乐。真是想的颇为周到。


再然后就是教授两个注意事项。第一是,咸牛肉罐头三明治的材料——利比Libby's(美国进口咸牛肉速食罐头品牌)罐头的开罐注意事项。从经验上来说,如果被这个罐头的开口弄伤手会很严重,所以要特意教授。第二个是碎冰锥的使用方法。碎大的冰块倒没什么,冰块变小后,操作人员会把小一些的冰块拿在左手,用碎冰锥去继续凿,这时候务必注意右手要握住碎冰锥把手靠下的部分(更稳更好控制),并且左手手掌要抵好那块冰。这确实挺重要的,那之后我曾在去过的一家小吃店见过女店员,手掌被碎冰锥弄出个窟窿的事,那可就太悲催了。


最初,小店每天的营业开始时间定在下午一点。后来提前到中午12点。关店时间是午夜1点。午夜1255分店内就开始回荡闭店曲。下班回家的时间差不多在1点半到2点间。闭店后大多数情况会跟村上先生一起整理打扫店内,有时也会在吧台再喝一杯商量倾诉些事儿。因为我们年龄也相仿,他也还是大学生,所以与其说把他当成老板,不如说更像是我的大哥。现在看那一年10月我往家里写的信,记载了那时自己17天的行程安排和用度明细。还提到了在彼得猫打工的事儿,自开始打工以来不到一个月,有时他们夫妇二人信任我,白天把店交给我和另一个兼职的女孩,只有我们两个撑起店内营业的事儿也发生过。开店前准备工作很辛苦呀,第二日开店前要提早到店,听夫妇二人的授课,时常感到困倦呀,春树先生和阳子女士真是好人呀等等凡此种种都在信里写了下来。


今天就写到这里。下一回我要写写从前我在自己另一个blog里写过的,闭店曲目相关内容:スタンリー·タレンタインとザ·スリーサウンズ(演奏者名字)のアルバム『BLUE HOUER』(专辑名字)から「SINCE I FELL FOR YOU」(曲目名字)。。再稍稍写写国分寺的街区的事儿,然后试着回想店里的菜单。想要写的事情很多,有些还没想起来,慢慢写。还想试着凭记忆用画的方式图解店内布局。还有开店后,追加的小型情侣桌子我想也有些人还记得吧,可是我亲手做的哟。关于这个小桌子的悲惨始末或许也会写一写。

(感谢甜甜圈女士的帮助)

涉及的曲名:

Stanley Turrentine Blue Hour

Album Blue Hour by Stanley Turrentine

And the three sounds




1974年与村上春树的彼得猫相遇(Mori Mori Kids)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