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讯动漫积攒近200亿人气!《一人之下》,不愧为国漫骄傲

2015年2月26日,这一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比平凡的日子,但对于国漫喜好者来说,这一天却是见证奇迹发生的时刻。
毕竟甭管你们是否动漫迷,我相信也都知道国产动漫在过去10多年间发展的艰难,低幼作品横行,相关的审核政策也抓得紧紧。而这也导致了诸如手冢治虫和宫崎骏曾因某部作品而决定终生以动漫创作为事业的事情,也就鲜少能够在国内看到。

但少归少,可并不代表就完全不存在了。时间到来2015年的这一天,一位在《知音漫客》凭借《九九八十一》积攒了不少人气的国漫创作者,终于踏上了直通事业巅峰的航班。
那部在随后5年间吸引了无数国漫喜好者,也同时被集英社编辑大加赞叹的漫画面世了,而它的名字就叫做《一人之下》---


01.《一人之下》有多厉害?
这是一部在TX动漫连载的国漫,而了不起的是,经过5年的人气积攒,如今它在平台的人气已经接近200亿,较比起《海贼王》的195亿要多上不少,而对比《火影忍者》的159亿就更是领先近1/4的数值。

我知道如上数据并不能完全体现作品的人气高低(毕竟后两部日漫在国内存在很多盗版渠道),但宽泛来说,我认为也足够确证《一人之下》现如今在国漫圈中的顶级地位了。
当然,关于这部国漫内在的精妙我就不在这里过多累赘了(什么道家思想、绝妙分镜、出色人设等等,留待你们到漫画中感受),我们换个角度,从它在商业维度的扩展来好好体会下这部国漫的犀利之处。
首先是最近公布的“互动漫画”---

区别于以往我们看到的静态或动态漫画,这最新上线的作品以一种第一人称视角的方式让读者担任哪都通公司的一名职员,并以卧底的身份来进行对全性阴谋的拆穿。

整个游戏过程恰似网页版的“密室逃脱”,读者需要在各个场景来回切换和摸索关键道具,并用自己的逻辑推理去帮助剧中人物进行疑难的排解。
而在过程中,我们能够遭遇上诸如张楚岚、冯宝宝、王也、漂亮护士、以及一位应该改编自米二形象的“米大”厨师等等人物---


甚至还会遇到需要读者进行准确的垃圾分类后才能够得到关键线索的游戏(第一关出现的游戏,相信后面还有海量隐藏),而搭配上流畅的交互体验,绝对能够带予读者沉浸式的游玩体验呢---

依据详情介绍,这款《一人之下》互动漫画共计有30章剧情,而按我理解它和主线漫画顶多也就是共享世界观而已(作为外传来欣赏)。不过这对于一人之下粉丝来说也绝对是个不小的惊喜,相信米二也能够在这狠狠地捞上一把呢。
当然,较真来说互动漫画也只是米二的商业版图中的冰山一角而已。事实上在过去5年时间,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太多的有关《一人之下》在商业维度的拓展了---
比方说于2018年4月上线的同名手游,此作经由娱乐魔方工作室创作,也在腾讯游戏平台进行发售,是一款以横版动作为主要操作的游戏,而现如今也依旧保有着不错的流量日活。

除此之外,《一人之下》在18年9月的时候也曾对外官宣过有关“真人网剧”改编的信息。
将会邀请田蒙来执导,并以徐静蕾和邹正宇作为监制。虽然目前有关这部网剧的信息还是相当稀少,但不可否认一部动漫能够踏入漫改真人的行列,也代表它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二次元圈。
而如果在选角维度能够再重视重视,比如学习《魔道祖师》或者《全职高手》真人电视剧的小鲜肉阵容,那我相信在《一人之下》网剧热播的过程中也能够屡屡刷上热搜,完成海量人气的积攒。

不仅如此,虽然截至目前为止我们都仍未看到《一人之下》荧幕大电影的上映,但事实上版权方从未懈怠过在这方面的尝试。
就比方说18年年底上映的《天师下山》剧场版,甭管是场景、声响、还是战斗分镜等等,都已经向着荧幕级别的程度靠拢了---

这也代表着,如果这部国漫能够持续人气高涨,那相信它也能够获得诸如《海贼王》般的屡屡创作原创“荧幕剧场版”的机会,并完成在票房维度的收割。
毕竟谁人不知随着《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等国漫佳作的引领,如今的国内影迷已经逐步放下曾经对动漫的低幼偏见了,而它们在票房维度也着实让制作人和发行方们赚得盆满钵满。
那对于在长篇连载国漫享誉着榜样称号的《一人之下》来说,如果它都不能肩负起荧幕闯关的使命,作为领路人向着荧幕票房迈出收割的第一步,那你们说还有哪部作品具备这样的资格呢?米二和腾讯,果真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吗?
不可能的,尤其站在米二“大器晚成”的事业基础上,我们更能确凿如上事情的推进---

02.大器晚成的米二
正如我在前文所述的那般,过去20多年时间我们身处的环境都不太具备让年轻人在幼小之时就萌生出以动漫创作为毕生事业的基础条件。
我们没有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国漫佳作,也没有获利丰厚的市场条件。
一般来说,动漫创作者都是用爱来发电,通过承受极大的生活苦痛来实现自己的夙愿。
于是我们在米二身上看到的就并非如同尾田荣一郎一般年纪小小即可连载创作的景象,相反还品味出了不少“小人物式”的辛酸---

依据米二在采访中的回复,我们能够知道,在这位创作人的20-30岁阶段包办了诸如保安、守夜、保险、广告销售、酒吧、临演、厨师等等工作。我观其用“乱七八糟”和“没有坚持过1年”的辞藻来形容,相信这系列工作也都不具备任何的技术含量,报酬也应该和大学生的兼职媲美罢了。
也就是说,在米二最青春活力的年份,他拥有了或许是整个人生最虚无飘荡的历程。但幸亏他最后也没有放弃,就在飘荡多年之后,他想到自己还有着一技之能“画画”。
于是便入职到了一家以制作PVC广告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以系统化的能力来锤炼了半年的绘画技艺。

接着从广告公司出来后的米二也顺势进入了漫画圈并用了两年的努力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成为了职业的漫画家。
也是在这之后不久,那部在《知音漫客》享有不菲人气的《九九八十一》也开始连载了,而凭借这部作品米二也跻身到了一线漫画家位列(国内的),并在连载的过程中,逐步筹备下一部作品的产出。
这也就是如今收获近200亿人气的《一人之下》---

众所周知长篇连载是一个需要支付不菲体力的劳活,包括青山刚昌尾田荣一郎在内的知名日漫大神都曾因为高强度的连载而生病过。
这也代表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漫画家必然逐步进入减产的阶段(这也是最近几年经常看到尾田断更的原由),而这个情况对于30岁左右方才开始成名的米二来说就更显严峻。如今人近中年的他,已经不太可能肆意挥霍自己的精力了。

所以在我看来,即便《一人之下》并非米二亲笔创作的最后一部漫画,那也很有可能会是他最后的一部能够达到如此人气高度的长篇国漫。
毕竟我们都知道内容创作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而如果某位创作者在某部作品上赋予了太多的投入,那很显然这就会对后续作品产出的新颖性带来严重的影响。
所以《一人之下》不仅对于国漫迷来说是唯一的,对于米二来说也很有可能是毕生巅峰的存在(能够像富坚义博一般在《幽游白书》结束后还能够凭借《全职猎人》登峰造极的创作者真的不多)。

因此我也才会说,米二一定不会放过《一人之下》的任何商业化机会,而这部被无数动漫迷视作为国漫骄傲的作品,也必然能够拥有登上大荧幕的机会。
就正如丘吉尔所言:“这不是结束,也不是结束的开始,只不过是开始的结束”。
觉得互动漫画、OVA、手游、网剧已经很了不起了?但事实告诉我们,属于《一人之下》的星辰和大海或许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