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盘点各大影视剧/动漫里的武器装备—《血战钢锯岭》

2021-10-03 08:52 作者:168号广州舰  | 我要投稿

   本系列为非专业性文章,仅供参考和娱乐,如有遗漏请在评论区补充。

勃朗宁M1918A2轻机枪

  勃朗宁M1918A2轻机枪是在勃朗宁M1918式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原先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是为了在一战时弥补当时美军缺少密集火力而设计的,而M1918A2是在M1918A1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改进,成为当时美军的制式机枪。

 口径:7.62毫米

 弹匣容量:20发

 射击模式: 半自动/全自动

M1卡宾枪

  M1卡宾枪是二战时美军装备的一种步枪,设计初衷是为了代替手枪成为新的自卫武器,后来演变成美军的主要单兵武器之一,普遍装备与军士,基层军官和二线部,在近距离作战时威力和精度都优于冲锋枪。

 口径:7.62毫米

 弹匣容量:15发

 射击模式:半自动

M1911手枪(红圈内)

  1899年到1902年的这段时间,美军在菲律宾和当地土著战斗时发现他们当时装备的9毫米转轮手枪的停止作用不且装填速度慢,于是要求生产一种威力更大的手枪,约翰·勃朗宁在自己曾经研发过的半自动手枪上进行升级改进,研发出了M1911半自动手枪并广泛装备在军队中,这把枪在美军中服役了70余年,成为美国手枪的一代经典。

 口径:11.43毫米(0.45英寸)

 弹匣容量:7发

 射击模式:半自动

M3冲锋枪

  二战爆发后,面对战场上对于冲锋枪的巨大需求量后,美军研发了一种使用冲压部件制作的冲锋枪,取代价格昂贵的汤普森冲锋枪,这就是M3型冲锋枪,由于制造时使用了大量的冲压部件,所以造价相对比较低廉,在战后仍然被众多国家的军警部门所使用。

 口径:11.43毫米

 弹匣容量:30发

 射击模式:全自动

M1919A4型重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当时装备的M1917式水冷式重机枪显得过于笨重,为了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美军在M1917式重机枪的基础上,将水冷改成风冷,使得整枪重量大幅下降,可以更好的随同步兵行动,是美军在二战时的主要连级机枪。

 口径:7.62毫米

 弹链容量:250发

 射击模式:全自动

巴祖卡60毫米火箭筒

  1942年,美国一个武器试验场里,一场武器试验正在进行中,测试人员使用火箭筒对坦克靶车进行射击,全部命中,结果收到了美军的武器研发负责人的重视并进行小批量生产,后来研发人员将火箭弹的威力进行进一步提高,增大了口径,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可实战的火箭筒,二战时被美军用来摧毁坦克和碉堡。

 口径:60毫米

 容量:1发

 射击模式:单发射击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1920年,美国开始进行半自动步枪的研发工作,1929年第一把样枪诞生,在对比实验中,由约翰·加兰德设计的步枪被美军选中,但是由于样枪使用的子弹和当时美军使用的步枪子弹不同,所以美军并没有采购,后来约翰·加兰德将样枪的口径从原来的7毫米改成7.62毫米,这才顺利的进入美军服役。

 口径:7.62毫米

 弹仓容量:8发

 射击模式:半自动

九六式轻机枪

  1931年,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日军当时装备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暴露出很多问题,为了得到一款堪用的轻机枪,日本的兵工厂开始进行新一种轻机枪的开发,当时日军在战场上缴获了部分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ZB26轻机枪,设计人员在借鉴了ZB26机枪的设计特色后,结合本国需要研发出了九六式轻机枪并装备部队。

 口径:6.5毫米

 弹匣容量:30发

 射击模式:全自动

 

九七式狙击步枪

  1937年,日本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研发出了九七式狙击步枪,更换了较轻的枪托,将拉机柄从直型改成向下弯曲,使用2.5倍率光学瞄准镜,二战后期换装成4倍率光学瞄准镜。

 口径:6.5毫米

 弹仓容量:5发

 射击模式:单发

盘点各大影视剧/动漫里的武器装备—《血战钢锯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