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不再变老》,看到战争的日常
这周看的电影是《他们已不再变老》。

我是喜欢看战争片的,最近刚看了《1917》,和这部电影一样都是讲述一战,不同的是这部是纪录片。刚看开头以为是当年的影像资料,看到中间出现了彩色画面,士兵们也有了动作,以为是新近拍摄的,直到翻看影评才知道全部画面都是当年的真实影像。制作团队对影像资料进行了修复、上色、剪辑、移动,再配上60年代对一战老兵们的采访配音,完成了这部真实味十足的纪录片,让我们有幸在百年后直面历史。



一战过去百年了,一战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看过很多,小说中《西线无战事》最喜欢,电影中这部可以排在很前面。当年历史课上学到一战,总有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在里面,从裴迪南大公被刺杀开始,到德国投降结束,有因有果,有头有尾,仿佛是必然发生的。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在大历史中可能是这样吧。电影在开头说到战争的爆发,一切都是那么突然,英国和德国还在球场上比赛,战争的消息传来,人们一时不知是否要继续比赛,甚至有不少英国人认为应该和德国人一起打法国人。征兵开始,全民笼罩在狂热情绪之中,兴高采烈地报名入伍,不到年龄的少年甚至谎报年龄只求上战场。一战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开始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大人物的、大历史的,而不属于普通的民众。


经过短期集训,他们如愿上了战场。在战争初期,士兵们的生活仿佛很有趣。在影片中看到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或是弹奏音乐,或是比赛嬉戏,一派小学生春游的样子,就连生活条件艰苦的壕沟也显得别有趣味。影片全方位展现了战场中的日常生活,士兵们分食面包,用接连射击烫红的枪管沏茶,在一根木棍上集体上厕所,再不小心掉进粪坑,还描写了年轻人逛妓院的趣事,让战争也蒙上了一层桃红色。这是在其他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很难看到的,很多战争片一味描写大场面,不是军官们在指挥室对着地图指点江山,就是大部队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这部影片的不同在于,在这里看到了战争中的人,不是大人物、大事件,而是战争中的人,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士兵,一个个年轻人。



当战事变得激烈,年轻的士兵开始尝到战争的苦头,对战争的浪漫幻想褪去,开始直面战争的残酷无情。年轻的士兵瞬间死去,画面在倒地的尸体和战前的笑脸中闪现,一张张笑脸倒在血泊中,他们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啊。他们已不再变老,因为他们死在了十几岁,死在了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里。当双方耗尽了人力,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再也打不下去。幸存的年轻人终于回到久违的家园,但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和荣誉,而是人们的漠不关心、毫无兴趣和失业潮。这些冒着生命保护家园的人成为了异类,没有人对他们对战争有兴趣,只有在昔日的同袍中寻找自己。士兵回到出征前做工的商店,同事却问道你最近都去哪儿了,是上夜班吗?他们的牺牲毫无意义,他们回到家乡,却像是去了异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