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师小哲】后现代理论与二次元(6)——大叙事到资料库

开始正式进入理论环节。这一篇还是很重要的,算是对整个作者的核心论点进行一个说明。作者的一个核心判断即是:二次元的发展表明了我们正在经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这个转变使得世界模式从树状图模式转变为资料库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此篇要用到不少关于之前的内容,建议大家看此篇前先去看前几篇(链接在最后)。

还是需要引入很多概念的。
1.先讲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批判现代主义的一种主义,有三个主要的理论来源: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论与批判理论,本身理论非常复杂。当然,我们不需要太深入了解其内容,这本书中提到的理论还是很好理解的,后两个理论来源暂且不讲(第二个大家也多少都懂,最后一个也没必要谈),关于结构主义我们暂且也不需要更深入的理解。
2.拟像。这个概念其实理解起来也不难。在当今的世界,“二创”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所谓二创,就是“二次创作”,指在原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剪辑等工作进行再创作(夹带下私货,我也做过二创的视频,链接在最后,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这些二创作品相对于“本体”而言就是“拟像”,“拟像”的范围还是很广的,包括游戏MOD、改版等基于原作品世界观进行再创作(或整合多个世界观进行再创作,但这一类不是讨论的重点)的事物都是“拟像”。
3.大叙事。看过前面几篇专栏的朋友应该知道,黑格尔要建立的就是一个包揽一切的哲学体系,大叙事就是一种整合一切系统的大系统。按照“现象”-“背景”来理解,大叙事就是终极的背景,一切事物要显现出来都最终需要大叙事作为背景,或者说,一切都能回归到大叙事当中。
在作者写作的时代,拟像已经在快速增值了,当今这种现象更是明显,大量同人画师、同人作者的出现就是证明。那么,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来了,这也是我们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当我们在消费二次元作品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消费什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预示着时代的变化,重要的分界点就是EVA。
在EVA之前的作品,当我们在消费二次元作品时我们主要消费的是其世界观,是这个作品中的“大叙事”。例如《钢弹》迷很多都喜欢整理这部作品世界观中的大事年表等。
相比之下,EVA的粉丝消费的对象主要有角色设定、二创插图、机器人模型等,他们追求的更多是各种各样的细节。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粉丝会去研究EVA的世界观,也不是说EVA及其之后的作品的世界观不具有研究价值或者不够深刻,但整体上而言,专注各种各样的细节的趋势已经出现,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人物萌”越来越占据上风,这个之后还会谈到。这种新的消费模式被称为故事消费。
于是作者就给出了极其重要的两个模型:
1.在“大叙事”仍然有效的情况下的世界模式——树状图模式:

2.在“大叙事”失效后的世界模式——资料库模式:

第一种模式很好理解,而在第二种模式下,大叙事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资料库,是许许多多的并没有统一的“资料”,不同的资料的排列组合就构成了表象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所以二次元的消费者只要通过故事消费获取了“设定”,就能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构造出大量的二创作品,即拟像。
作者给“大叙事”时代后的新时代取个名字——大型非叙事。

补充:
前几期专栏:
个人二创视频链接(倒不如说其实RM精彩瞬间剪辑也能算二创):
1.【红晓音】如果尝试用solidworks建模红晓音会发生什么
2.低情商:你就是红晓音?高情商:网页UI设计有问题【js】
(突然想到这标题如果放现在的话来个买瓜梗也不错)

(写这篇的时候看到潘妮妮老师要开一门课,通过分析日本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来分析日本的发展,多了解二次元的发展历史确实是有好处的,有时间和闲钱的朋友不妨去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