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动物模型【北京动物实验外包】
泌尿系统结石动物模型【北京动物实验外包】
【造模机制】泌尿系统结石由尿内多种晶体物质和非晶体物质凝聚而成,结石的病因与尿内晶体浓度增高及尿液理化因素的改变有关,可发生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常用药物诱发泌尿结石模型,可用诱石剂乙二醇、乙二酰胺、对苯二甲酸等通过增加尿液中草酸浓度而诱发动物体内形成草酸钙结石。
【造模方法】
1.乙二醇和氯化铵法选用 Wistar 雄性健康大鼠,体重 180~220g,随机分组,1%乙二醇饮水+2%氯化铵,每天灌胃 1ml/只,连续 28 天,实验结束前用代谢笼收集并测24 小时尿量和 24 小时尿液中草酸排出量。断颈处死大鼠,下腔静脉穿刺取血,3500r/min 离心 10 分钟后,取上层血清检测 BUN.Cr.P.Ca*+含量(Olympus Au1000 自动分析仪)。切取双肾,纵向剖开,取左侧肾脏用 10%中性甲醛固定,作常规 HE 石蜡切片和 Von-Kossa's 染色,偏光显微镜观察肾组织草酸钙结晶形态分布及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日立 180-80 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肾组织 Ca*t、Mg**含量,尿液中总 Ca+含量,总 Met含量测定。
2.乙二酰胺饲喂法选用 SD 大鼠,体重 220~240g;新西兰家兔,4 个月龄,体置2.0~2.3kg。大鼠饲喂 1.2%乙二酰胺~鼠标准饲料 3 天以上,100%的大鼠造成泌尿系结石;新西兰家兔饲喂 1%乙二酰胺-兔标准饲料 20 天,100%复制成肾结石。1.2%乙二酰胺-鼠标准饲料配法:取鼠饲料(30%豆粉,30%面粉,20%玉米粉,6%组粉,青油,0.5%维生素,1%酵母粉,9%麸皮,1.5%骨粉,1%食盐)998k.加入乙二酰胺12g」充分拌匀,压成颗粒料,经 60~80℃烤干后备用。
3.对苯二甲酸法选用幼年 SD 大鼠,体重 50~60g,雌雄兼用,单笼饲养。饮料中加5%的致石剂苯二甲酸(TPA)(德国 Merck 公司产品),用此饲料饲养动物共 14 天,大鼠自由饮水。膀胱结石检查方法是在戊***钠麻醉下取出膀胱,用 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片厚 8μ,每隔 10 片取 1 片作 Vonr-Kossa's 钙显示法染色,该法可见钙盐影黑色。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照相。
【模型特点】
1.乙二醇模型乙二醇+氯化铵给药 28 天可见尿钙、肾钙明显增加,肾组织可见大量草酸钙结晶沉积。肾盂内有小结石形成,晶体布满全肾,E要存在于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变性、坏死,管腔明显扩张。
2.乙二酰胺模型 68 只大鼠自食乙二酰胺-鼠标准饲料 3 天.6 天、9 天、13 天均产生肉眼可见的肾输尿管和膀胱米黄色结石,其结石率达 100%。一般肾和膀胱结石小如小米,大如绿豆,形似不规则球状;输尿管结石好发部位在入膀胱口处,但亦见中部和上部栓塞样结石。0.5%乙二酰胺-兔标准饲料喂 30 天,均能造成肾内结石,其中 73%的动物为肾沙石,27%为肾结石;1%乙二酰胺给药 20 天以上,100%的动物产生肾结石;2%乙二酰胺给药 15天,93%为肾结石,7%为沙石。
3.对苯二甲酸(TPA)模型 5%的 TPA 致石剂饲喂大鼠 14 天可成功地建立大鼠实验性膀胱结石模型。该模型特点是所有大鼠膀胱均含有钙结石小体。
【应用范围】泌尿系统结石实验动物模型不但可以深入了解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印证或否定某一涉及泌尿系统结石成因的代谢问题,而且可以筛选抗结石的中西药物,确认其临床药理。因此,设计和建立与人类泌尿系统结石相类似的动物模型,对探讨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机制,预防和延缓结石形成,寻找防治泌尿系统结石的药物等方面均占有重要的位置。
【注意事项】
1.灌胃给药与自由摄取相比,有用量准确且恒定的优点可避免自由摄取时不易控制给药量的不足,应用时应予注意。
2.毒性剂氯化铵与 1%乙二醇配用成石效果佳但氯化铵的浓度选择很重要,0.75%氯化铵+1%乙二醇,需要给药 8 周,1%和 2%氯化铵分别灌胃 1 周和 3 周均能明显促进1%乙二醇的诱石效果,鉴于氯化铵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使大鼠厌食、消瘦、委靡,因此 1%氯化铵+1%乙二醇饮用 1 周成为最佳诱石组合。
【模型评估】泌尿系统结石中草酸钙结石占 60%,常以乙二醇等为诱石剂,促使体内草酸明显增加,尿草酸浓度升高,形成泌尿系统结石,其造模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形成的结石大多分布在肾乳头、髓质及皮质等部位,且为慢性成石,适用于防结石药物的筛选,疗效观察及成石过程中的病理学研究。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