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金句 | 市委书记表白中国科大、谈科技创新、成为量子中心.....
近日,央视《对话》栏目特别节目《万亿城市新征程·合肥》上线,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作为主嘉宾接受采访。当央视主持人问及合肥“最持久的投资”、“最长情的陪伴”时,虞书记干脆利落地回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代表,陆朝阳教授(青年物理学家、“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成员)受邀参加节目,讲述了合肥和中国科大“倾城之恋”,合肥支持、引导量子科技发展的故事:
主持人
“最持久的投资”也许不是最精准的描述。可能是“最长情的陪伴”,是我们看到的这几十年当中的一以贯之的风景,所以书记您一定猜到了我们说到的这个提问指的是什么?
虞爱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主持人
恭喜您,答对了!其实我们就想探究一座城市和一所大学可以相爱相伴长达50年,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虞爱华
合肥跟科大的这种关系,相亲相爱相伴相随,而且是历久弥新。没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没有不会像今天这样出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所以有今天,也有合肥出的力。
陆朝阳
我们科大在50年前南迁下来,当时经过了好几个省份城市,他们没有收留。最后是合肥以非常包容、以非常尊重知识分子的这么一种情怀收留了科大。
主持人
我觉得这几十年合肥一直都在扮演这样的角色。
陆朝阳
我本人是从事量子科学的研究,所以在这一块也非常有感触。在量子的学术界,合肥就是量子的一个权威和前沿的一个代名词。我觉得之所以有转变的话,是因为合肥从量子科学最开始的星星之火开始培育,很持续的做这样的支持,然后希望一直把它做大做强,为国所用。
虞爱华
老百姓的话讲,我们沾了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合肥将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量子领域的中心和旗帜。
陆朝阳
其实在25年前左右的时候,刚刚开始做这个研究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冷门、非常不被看好的(领域),甚至有人认为是个伪科学,但是我觉得合肥一直非常宽容,然后非常持续的这么一个支持。
主持人
从0开始。
陆朝阳
对。我比较有感触的是,比如说我们可能有些项目在国家层面需要有些程序要走,但是我们做科研的人员又特别着急,因为在我们这个领域发展非常快,国际竞争很激烈,真的是日新月异,可能过了几个星期,国外就有很好的成果出来,所以我们都非常着急。在这个时候,安徽合肥(政府工作人员)就说,“你们研究不能中断”,他们有引导性的项目,比如说给我们量子项目大概15个亿,就是说“赶紧先把这个研究做起来,不能够落下”。
到2007年的时候,我记得国外《新科学家》有一个报道说,合肥本来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城市,说以芝麻饼跟做豆腐出名,但是已经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到2012年的时候,《自然》杂志就报道说,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也从之前不起眼的国家成为世界劲旅。
又过了5年,在2016、2017年,随着我们墨子号量子科学卫星的发射以及千公里量子通信的成功,应该说,我们中国的这样一些成就倒逼了欧洲和美国启动美国的国家量子专项和欧洲的旗舰计划。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做科学是看着国外的,国外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现在是反过来了,我们已经开始引领国外这方面的发展。
主持人
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合肥一定希望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发展的更快。我想知道在更快速的发展当中,科学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会发挥什么样的势能?
虞爱华
是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其实高质量发展最好,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你就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管是不是一线城市,我们合肥一定要有一流的科技。
总书记强调创新决定未来,所以说高质量发展必须第一位的任务,应该就是抓科技创新。抓科技创新就要支持像科大,像合肥工大,像安徽大学,像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像中电科、38所这样的大院大所要全力支持。
很多人只看到合肥政府的投资,投新兴产业,其实合肥还有一块投资,大家并没有注意,投科技,而且投科技创新这一块你不能太势利,太功利,你只想赚钱,有时候又图省钱,所以就怕花钱。实际上合肥的投资这一块只要值钱,合肥就敢花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