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残奥微课堂

2021-09-29 15:45 作者:AI真有趣  | 我要投稿

  残奥田径:残奥田径是残奥会比赛的最大户,在赛期的前10天举行。残奥田径与奥运会田径的相同点在于同样分为田赛和径赛。残奥会田径设有肢体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3种人群,左边用特定字母表示,右边的数字越大表示运动员完成的能力越强。项目分为短、中、长距离轮椅竞速、跑,其中轮椅竞速接力使用运动员与运动员拍手接力、正常跑由智力残疾单独完成 ,听力残疾需要他人协助(拿套捆在一起)完成,他人不是残疾的,这两种接力都同于奥运会上田径的接力方式。另外要求不得抢跑,否则直接罚下,其中轮椅竞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前轮不能压起跑线。智力残疾可以参加跳远、链球、标枪,以正常人的方式运动,链球和标枪的重量与奥运会设定的相同,跳远所设的沙坑面积比奥运会还大  。轮椅铅球、轮椅铁饼投掷原理与奥运会上的相同,只是肢残运动员固定在轮椅上而已。上述项目裁判举白旗计分,举红旗不计分,6次尝试后,分数最高的一次作为本场成绩。

残奥射击:只有个人赛。但每队均有2名运动员,采用手枪。场上由8支队伍组成。每个队伍中每名运动员交替共设5发子弹,第奇数次子弹由肢体残疾运动员发射 ,第偶数次由智力残疾运动员发射。射中显示绿灯,脱靶显示红灯。同时由队伍编号由大到小射。每射完一次将绿灯的数量作为此时暂时的总成绩,总数量作为积分,最低者淘汰,后续重复执行此程序,直至决出金牌。

残奥羽毛球:残奥羽毛球与奥运会上的羽毛球场地形状、选手类型、球的材质、网拍形状、网的高度都一致。分为肢体残疾(假肢残疾也包含在内)和智力残疾三种运动员,这三种运动员可以是全智力残疾、全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与肢体残疾的组合。一局先到21分者胜,打到20平时需要加赛,到分差为2分时才能决出胜负,每场采用3局2胜制。

轮椅篮球:轮椅篮球是专为肢体残疾运动员设定的,运动员下肢被轮椅绑住。轮椅篮球和奥运会上的篮球的篮筐高度相同,场地长宽也相同。比赛中运动员至多操纵2下轮椅后就必需传球或拍球或投篮,否则会判为走步。在运动员罚篮时,轮椅的前轮可以压线,但后轮不能压下线。24秒违例的队伍会把球权交给对方,轮椅倒了裁判会叫停比赛。每场比赛共4节,每节10分钟,若4局结束后双方打平需要打5分钟的加时赛,直到有一方领先为止。

硬地滚球:被称为“轮椅保龄球”。运动员为脑瘫、肢体参加的人群,场地为12.5×6m,轮椅为电动轮椅,合成材料的皮球制成。对象分B1、B2、B3、B4共4个等级。运动员下肢不允许离开轮椅,球也不得出界,否则判犯规,分单打和双打,个人赛每场4节,团体赛每场6节,比分相同进入加时赛。所有求投完后,双方更接近内圆的球得1分。

残奥皮划艇:2009年,国际皮划艇协会提议将皮划艇列入残奥会项目中,为该项目提供高水平的竞技平台。2016年,残奥皮划艇才正式成为残奥会比赛项目。是指允许智力残疾的运动员参加的残奥会比赛之一,其余规则与奥运会相同。

残奥自行车:按场地分为场地残奥自行车和公路残奥自行车。场地残奥自行车在一个室内的环形跑道进行个人或团体竞速赛,公路自行车在一个道路上进行个人赛。同样是计时,但是场地残奥自行车是多人同时比用时,公路残奥自行车按一名一名运动员从起点到终点分别排列计时。参赛对象为视力残疾和智力残疾,字母T代表视力残疾运动员,字母S代表智力残疾运动员,其中的数字代表运动员的完成能力,这些运动员的能力在哪个范围内,就取去哪个区间的数字。视力残疾运动员比赛时需要戴上专业眼罩,使得能看清道路。

残奥马术:残奥马术到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上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选手分1——4四个等级。比赛在一块40×20米的竞技场上举行,也有60×20米的。场地由沙子铺成,设有计分器和围栏。竞技场四周规定的位置上放置了字母标记,比赛动作由字母顺序决定,马必须在表演中步走。字母D,X,G指出了竞技场中心线上的位置。比赛器材的装备和服装都有要求,男性装备和服装都为黑色,女性可以做打扮。马鞍可以帮助骑手维持平衡,由钢、玻璃纤维或木质、皮革制成。分项与奥运会马术分项相同。

轮椅击剑:轮椅击剑是由肢体残疾运动员参加的。运动员的剑和比赛场地与奥运会类似。轮椅固定在击剑台上,选手的屁股不能离开轮椅。每个剑种相对应的有效击中部位和奥运会相同,得分规则也和奥运会相同。通常情况下,没有出现过翻椅甚至摔倒的事故,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用上肢击打对方就成为了一种技战术。参赛运动员下肢必须为假肢,上身正常。

五人制盲人足球:和足球类似。每队各上5名进攻队员和1名守门员,球必须有弹簧,运动员也应该戴上眼罩,如果比赛中眼罩有掉落,比赛立即吹叫暂停,该队员应让裁判帮助来执行。每名运动员都是健全运动员,只是戴上眼罩假扮成盲人看不清而已,也是球设弹簧的必要条件。另外,守门员不能处守门区域,进攻队员要在进攻区域内。每局开始裁判都会给队员开球;吹哨时才能进攻。一场40分钟,分为上下20分钟2节,有队员犯规对方需要罚点球,打平双方进加时赛。

盲人门球:盲人门球到2000年悉尼残奥会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一个场地2.4×3米的区域来比赛,双方各上3人,每名运动员都是健全人,用戴眼罩的头盔来进行比赛,在不看到球的情况下双方互相攻防,若双方场地规格分开计算,应该长各占1.2米,宽同3米。场地用红色方块、标志线、门把场上分成5个区域:双方的门、2个蓝方框构成的中区。每场常规时间分上下半场12分钟,加时赛2局各3分钟(常规时间结束后打平需要)、如果加时后双方仍打平开点球决出胜负。点球采用突然胜利法,即任何一方进一球比赛定胜负。盲人门球时间采用10胜制,即选手必须在10秒内把球投出,并要求运动员接触中线和红方框,也不允许出界,否则判犯规,除非经过特殊批准,球在向对方进行过程中至少弹动2次,如果球中途出界应由裁判捡回场上把球权交给对方。

残奥柔道:残奥柔道的对象只有盲人,赛前需要给运动员称重,如果一个比赛者的柔道符不符合规定,主裁判必须令其在最短时间内换上符合规定的柔道服。柔道服必须洁净,否则禁止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手指甲、脚趾甲必须短;长发束扎起来。每个级别至少应有2名运动员参赛,否则取消比赛资格;如一个级别仅有2名运动员,则进行一场比赛争夺金银牌。如果一个级别有3名运动员参赛,采用循环赛制。每场比赛男女各5分钟。

力量举重:力量举重的比赛人群仅局限于肢体残疾的运动员。运动员正卧在床上,将杠铃举起,举到一定高度停留一段时间后,周围的工作人员会协助运动员把杠铃落至原位。判定成绩和出场顺序与奥运会举重相同。

残奥赛艇:残奥赛艇上运动员用的赛艇与奥运会上的相同,不同于要根据残疾人的自身特点,在健全人的赛艇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以适用于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单、双、四人艇均采用1000米赛道,设6——8条赛道,均宽12.5——13.5米。每个小项中比赛对象相同,包括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分级有L标志是否有固定座位,T标志是四人还是双人,若只有A,必然是单人艇固定座位。

轮椅射箭:与奥运会上的射箭规则一致,只要求运动员身体不允许离开轮椅。

坐式排球:场地规格、计分规则与奥运会上的排球相同。每局比赛有一方到16分时,都有一次技术暂停。比赛时发球应有传手在进攻区外传,只有到攻防时才能进入进攻去接球、配合。网的高度远远低于排球比赛中网设置的高度,但要求运动员屁股不能离开地面,否则判犯规。

残奥游泳:残奥游泳的游泳池与奥运会的游泳池共用。代码中前面的字母代表泳姿,若后面有字母则为混合泳,数字部分的范围在1——14,1——10为肢体残疾,1——13为听力残疾,14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运动员比赛预备时应由工作人员提前把运动员放下水并握住运动员的手或胳膊,只有命令开始时才允许松手让运动员游,其中没油手的运动员允许到对面用头顶回转或结束比赛。对于听力残疾运动员,每次回转或结束比赛时都应用棒敲运动员的脑袋。总长度只设置在50——400米内。

残奥乒乓球:与奥运会的乒乓球台相同。对象分为截肢残疾、假肢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其中,截肢残疾需要做轮椅,假肢残疾需要带拐杖,视力残疾需要戴眼罩。个人赛每局采用整场3局2胜制,团体赛在此基础上增加3小场2胜制。每局采用11分制,到10平时则加时,直至分差到2分结束本局。

残奥跆拳道:残疾人跆拳道是世界跆拳道联合会特别开发的项目,其规则与奥运会跆拳道基本相同,有一些为了运动员的安全做了一些改动。残疾人跆拳道使用直径为8米的垫子,相同回合、时间、计分、处罚设置,但有一些细微的调整。

残奥铁人三项:智力残疾的运动员参加该项目的组合与健全人铁人三项相同,视力残疾的运动员在健全人铁人三项的基础上加了戴眼罩,听力残疾运动员需要在智力残疾的运动员指导下完成,肢体残疾的运动员参加该项目时跑步改为轮椅竞速。

轮椅橄榄球:轮椅橄榄球是目前残奥会20个竞赛项目中没有对应奥运竞赛的三个特殊项目之一。轮椅橄榄球运动是专门为残疾者而设计的一个集体球类项目。

轮椅网球:比赛场地、网的高度、运动员的球拍、球和奥运会上的网球一致。只允许肢体残疾运动员参加。运动员坐在轮椅上边打球,如需位移可摇动轮椅。计分规则与奥运会上的网球相同。


残奥微课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