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感受贝聿铭先生的作品:2016年5月苏州博物馆参观记

2022-10-29 00:27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中国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以收藏的珍贵文物闻名于世,但是苏州博物馆却不同。每当人们提起这座博物馆时,都会想到它的建筑出自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之手,而这里的展厅中,到底有哪些文物?也许没几个人真正知道。




    贝聿铭先生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著名的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就是来自他的巧妙设计。除此之外,香港的中银大厦、澳门科技馆和北京的香山饭店等建筑,也是贝聿铭先生的代表作品。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的平江区,2006年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虽然过去馆小力薄,但经大师设计之后,竟然一举成名。可惜的是,很多游客不是为了欣赏藏品,而是冲着贝聿铭和他的建筑,我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5月17日上午,我在杭州乘坐高铁,中午就到达苏州,在火车站对面安顿下来后,就直奔苏州博物馆。抵达博物馆门前的步行街后,准备拍摄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再进入参观。大门右侧的墙壁上写着“苏州博物馆”几个大字,配上简洁的馆徽,乃留影的最佳地点。但是,为了拍好这张照片,可把我折腾死了!

    由于我是独自来的,所以需要请旁边的游客帮我拍照。按照常理,经过我的指导后,他们只要拍摄一次,就可以达到我的预期效果。但是,这次在苏州博物馆前,找了好多位游客,给我拍了十多张照片,最后才有一张满意的。

         前两张:请一位路过的大叔,帮我拍照。第一张背景人太多,而且阳光照的我眼睛睁不开;于是,立马叫回大叔,又帮我重新拍了一张。接下来的这张照片中,周围的行人倒是没有了,但是我手部以下竟然没有拍到,总感觉画面怪怪的,并且胸部略微露点,所以我还是不满意。但是,不好意思再劳烦大叔,我假装说到:“这张很满意!”于是,就让他走了!





 

        第三、四张:看着大叔走远,正巧有一家三口人在这里拍照,我主动提出帮助他们拍摄合影,但条件是之后也要帮我拍照,他们果断答应了。我给他们拍得非常好,但是他们给我拍的照片,我怎么还是不满意?第一张照片中人站的太远了,当我站近一些,重新拍摄第二张时,竟又把身后墙上的字挡住了。类似这样,我找了好几个人帮我拍照,但是都令人不满意!





 

        于是,我还是决定自己给自己拍吧!这样都比别人给我拍得角度好,但就是感觉有点儿“自恋”!




    正当我自己给自己拍得全神贯注时,一位正在倒车的大叔猛然下车,怒气冲冲地问我:“为什么拍我的车牌号码?”我莫名其妙地告诉他:“我在自拍呀?”他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要不然我帮你拍吧?”结果,一张令我相当满意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在博物馆门口,墨迹了大半天,终于进入大门。经过安检之后,寻着一段小瀑布的声音向,来到左侧的展厅,它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在眼前,但是每个展厅都很小,展品也不多。首先,是以“吴地遗珍”为主题的通史陈列,包括晨光熹微、争伯春秋、锦绣江南、都会流韵等四个主题展室。

 

彩绘陶罐  良渚文化




蟠螭纹提梁铜盉    春秋   虎丘千墩坟出土




五连罐    三国.吴    孙坚孙策墓出土




石屋(钱仓)   南宋




银质鎏金鹤、鹿、寿    明   王锡爵墓出土




银镜架   元   曹氏墓




    随后,还有一些专题展厅,包括瓷器、玉器、木雕、杂项等,但是主题都很文艺,例如:书斋长物、陶冶之珍、攻玉巧技、雕镂神功、文房雅事、闲情偶寄、锦绣浮生等。


白地青花鸡心底碗   明永乐




白玉人物槎   清




黄杨木雕观音  民国




成扇   倪墨耕画、朱以曾书




青花蟋蟀罐   明宣德




紫檀镶金丝鸟笼   近代




   最具代表性的“吴塔国宝”厅,展示着苏州瑞光寺塔和虎丘云岩寺塔出土的珍贵佛教文物。其中,一件五代时期的秘色瓷莲花碗,赫然矗立在展厅正中的独立柜内,堪称“镇馆之宝”。1956年维修虎丘云岩寺塔时,发现了这件瓷碗,当时不过认为它是越窑青瓷精品;1995年上海召开了“国际秘色瓷研讨会”,全国各地“秘色瓷”精品云集上海。这只莲花碗被专家一致认为是五代越窑青瓷精品中的代表作,称得上是秘色瓷中的稀有作品。



 

离开这些展厅,进入下一个展厅之前,必须经过中心的园林区,这里是欣赏博物馆建筑的最佳地点。苏州博物馆建筑的特色,体现在造型与所处环境的自然融合,玻璃和钢铁结构替代了传统建筑的木构,屋面形态的设计也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形式,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量自然光。 









 

走过曲折的小桥,东侧很大的空间内,是博物馆的临时展厅,如今这里正在举行《寒玉入怀—台北历史博物馆藏溥心畬艺术展》。溥心畬是何许人也?本人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看完展览之后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了!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乃清恭亲王奕訢之孙,作为20世纪中国画坛与张大千齐名的传统派代表人物,他的书、画、诗、学,堪称传统中国“文人”传统之“正宗”。今年正值溥心畲120岁的诞辰,为了表示纪念,特意将台北历史博物馆馆藏的45件溥心畲书画精品,集中在此展示。 










    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纪念品商店等,有一条通道与忠王府连接,那里乃博物馆的出口。隔壁的苏州园林博物馆,虽然不大,但却是参观游览拙政园的前奏,可以提前在这里学习一些园林知识。










        百闻不如一见的苏州博物馆,我就这样匆匆参观了。也许是中国近年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更多优秀的博物馆不断出现,所以我觉得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藏品和服务,其实并不比其他博物馆强多少。唯独值得永远骄傲的,恐怕还是“贝聿铭”先生的大作!


感受贝聿铭先生的作品:2016年5月苏州博物馆参观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