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茶占有一席之地。以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黑茶、青茶六大茶类为主,还有备受争议应该独立出来的第七茶类“普洱茶”。至于到底要不要真正独立出来,就留给杠精们去争夺吧。

因本人钟爱普洱茶的茶韵及历史,所以在这将有关普洱茶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普洱茶产自于云南省,主要产区分别是西双版纳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及其他多个非主流产区。

普洱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周朝。云南濮人助周武王(姬发)讨伐纣王后,濮人献茶给周武王。而后多朝书籍留下普洱茶相关文字记录,如唐朝《蛮书》中描述的“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朝时云南是独立的,名“南诏”。当时已无量山、哀牢山两横段山脉的茶产区为主,乌蛮将茶交至银生城一并运输至皇府。
宋朝时南诏也已不在,但在宋朝李石的《续博物志》中同样有出现跟《蛮书》中相近意思的文字记录。在1500年前的战乱中南诏的农民早已逃跑分散至现临沧、西双版纳的多个山中生活。当时的乌蛮喜生活在1800海拨的地区,逃避战乱后隐居的地方也多为其他山的1800海拨地区。现在的普洱茶产区有些深山高海拔中的小村落,或许生存着就是他们的后裔,他们的生活条件依然是比较古老的,所以他们的🍵保留着最原始的味道。而到宋朝后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就转移至了西双版纳洲。

已比较接近近代的清朝,阮福的《普洱茶记》中“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及《云南通志》中“云南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从这两句文字记录中,两个重点!普洱茶最重要的是“酽”字,和清朝时主产区在古六大茶山,而最好的茶在倚邦、蛮砖!
味最酽:酽的本意是汁浓味厚。酽字拆开来看,酉是发酵,严是一种程度。是指普洱茶滋味饱满且和谐,浓淡适宜,而并非又苦又涩。用现代话语描述就是甜苦涩咸的和谐综合口感。

倚邦、蛮砖分别是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的两座山,倚邦是名片天下的皇帝贡茶,叶型有别于云南其他地区的茶树,云南多为大叶种,而倚邦则是变异的中小叶种。后因倚邦人不能按朝廷的要求担数生产,为逃避官兵暂退出了生活地区,并放火烧茶树不让其他外来人利用。后来正宗的贡茶生产原料曼松茶树少量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年烧了大部分的茶树,现存当时留来下的曼松茶树每年春茶只能生产8公斤干茶!蛮砖茶山虽然临近倚邦,生产出来的普洱茶却特大叶,瓦龙茶叶片比一般云南大叶种更大一点。蛮砖有一个感人的传说,传说中一个小女孩被大🐍所吞。小女孩在🐍的体内飘流到心脏时,割裂了🐍的心脏,最后同归于尽。小女孩的灵魂化作蛮砖山中的一颗茶树,守护山民不被🐍侵扰你。

而近代中,已国牵头的普洱茶历史则从1938年开始说起。下关茶厂、佛海茶厂正式开始建造,至1940年正式投产!下关茶厂、佛海茶厂当时生产紧茶、红茶、绿茶。普洱熟茶工艺,有标准规范化生产是在1973年之后。

1942年因战争爆发而停产,普洱茶终于在1952年脱离了战争的困扰重新出现在人前。普洱茶还经历了很多在文中没有提及的故事,深厚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他现在的味道,让普洱茶在现代社会茶行业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下一章将简述普洱茶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