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糖尿病日常管理

2023-08-25 16:51 作者:温老李晟团队说健康  | 我要投稿
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导致的。是我国目前非常常见的疾病,很多朋友常常因为过度的惧怕和担心,为了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健康,一起来向李医生学习糖尿病的日常管理吧。

饮食管理

  • 遵照医生或营养师制定的饮食治疗计划规律进食,定时定量。

  • 多吃蔬菜,每日蔬菜摄入量500g左右,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 在两餐之间适量选择水果,以低升糖指数水果为宜,如苹果、樱桃、梨等。

  • 常吃鱼肉、鸡肉等,适量吃牛肉、羊肉等,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 注意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

  •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每日烹调油使用量控制在30g以内,每日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

  • 不推荐饮酒。

运动管理

运动方式

  • 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骑自行车、做广播操、练太极拳、打乒乓球等。

  • 最佳运动时间是餐后1小时(以进食开始计时)。

  • 如无禁忌证,每周最好进行2次抗阻运动。

  • 若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应按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

运动强度

  • 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患者的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心率=170-年龄)。

  • 活动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每次30~4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和运动结束整理运动时间,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延长。

  • 肥胖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 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者最好每天定时活动。

注意事项

  • 运动中需注意补充水分。

  • 运动要循序渐进,选择合适的运动,并长期坚持。

  • 如果在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时血糖>16.7mmol/L,则应谨慎,确保运动过程中补充充足的水分。

  • 患有严重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下不宜运动,病情控制稳定后方可逐步恢复运动。

  • 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物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处理。

  • 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 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

  • 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防止低血糖发生。

双足护理

  • 有糖尿病足需要关注双足情况。

  • 检查双足

  • 每天检查双足1次,了解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感。

  • 观察足部皮肤有无颜色、温度改变及足部动脉搏动情况。

  • 注意检查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是否发生红肿、青紫、水疱、溃疡、坏死等。

  • 定期做足部保护性感觉的测试,及时了解足部感觉功能。

  • 足部护理

  • 勤换鞋袜。

  • 每天清洗足部1次,不超过10分钟,水温在37~40℃,可用手肘或请家人代试水温,洗完后用柔软的浅色毛巾擦干,尤其是脚趾间。

  • 皮肤干燥者必要时可涂油膏类护肤品。

  • 预防外伤

  • 不要赤脚走路,外出时不可穿拖鞋。

  • 应选择轻巧柔软、透气性好、前端宽大、圆头、有带或鞋袢的鞋子,鞋底要平、厚。

  • 穿鞋前应检查鞋子,清除异物和保持里衬的平整。

  • 袜子选择以浅色、弹性好、吸汗、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大小适中,不粗糙、无破洞,不穿过紧、有毛边的袜子或高过膝盖的袜子。

  • 修剪趾甲,趾甲修剪与脚趾平齐,并锉圆边缘尖锐部分。

  • 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学制剂进行处理,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 冬天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或烤灯保暖,谨防烫伤,同时应注意预防冻伤。

  • 夏天注意避免蚊虫叮咬。

  •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 采用多种方法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如步行和腿部屈伸运动。

  • 应避免盘腿坐或跷二郎腿。

病情监测

血糖监测方案

  • 血糖控制差需要按医生指导每天监测血糖,直至血糖得到控制。

  • 采用饮食、运动干预,需要有目的地测血糖以调整饮食和运动。

  • 口服药应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

  • 使用胰岛素者,要根据运动、饮食情况进行相应血糖监测。

自我监测血糖时间点

  • 餐前监测:适用于注射基础、餐时胰岛素的人。

  • 餐后2小时监测:适用于空腹和餐前血糖控制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者,了解餐后有无高血糖。

  • 睡前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人。

  • 夜间监测: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

  • 及时监测: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

  • 运动前后监测:剧烈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

随诊复查

  • 遵医嘱定期前往医院复查。

  • 定期检测血压、血脂、眼底、视力等,以及了解心、肾、神经、眼底等情况。

预防

  • 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

  • 戒烟、不过量饮酒。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体检。

  • 控制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糖尿病日常管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