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是红色的
一发普通的9mm手枪弹不打中要害你也会在1分钟内死于失血过多,如果身边没有队友或者没有及时止血是必死的,就算捡条命也会有后遗症,如果弹片没有清理干净还可能死于铅中毒,防弹衣确实可以抵挡子弹但也有防弹等级,而且防弹也有防弹率,一旦被打穿防弹衣的纤维会被一起带到身体里,这是无法清理干净的,之后终身受折磨,这个也是美国很多老兵不喜欢穿防弹衣的原因,一枚被称作玩具没摔炮声音大的.22lr可以在100甚至150m距离轻松击穿你的头骨,哪怕他的弹头只有不到3g,装药只有不到0.5g,一颗没有破片只有爆炸冲击的进攻手雷在3m半径内可以轻松讲你震死,运气不好可能5m半径都会死于内出血,如果是靠破片的防御性手雷运气不好在10m甚至15m外被破片穿死都有可能,当一枚动能3000j的7.62NATO击中你后如果对面用的是开尖弹,哪怕打中的是手臂也会整个废掉,如果碰见.50口径的机枪哪怕你躲在你家墙后也会被无情的撕碎,桌子挡子弹?别开玩笑了,就算是5.56这些小口径枪弹近距离也能击穿8mm钢板,这些都只是轻武器,当你知道155榴弹炮饱和打击没发炮弹都有50m致死半径,当你知道一发云爆弹可以轻松杀伤半径100m范围内所有活物,当你知道躲在地下掩体也挡不住核辐射,当你知道地毯式轰炸会把你所在的市区彻底从地图抹去,当你知道当年志愿军所在的山头被火炮轰炸削掉足足半米,当你知道有弹震症,ptsd这些疾病后,你还真的渴望战争吗?你还真的觉得自己上了战场会是主角吗?都不会,你甚至可是会死于某人随手打出的子弹或者是击中某些墙面发生的跳弹,甚至你人都没看到可能就会死于从天而降的无人机发射的对地导弹或者某个角落射出的子弹,甚至可能只是飞机大量抛洒的轻型反步兵地雷,而你死了也只不过是给牺牲后面加上一个数字罢了(复制粘贴)
为什么我身边的人,居多的是因为游戏而有一种期待战争的感觉捏
只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渴望战争
如果一个人希望战争,那么他肯定没有上过战场
他们把孩子好好的保护起来,见不得一点血腥,殊不知这个世界本就残酷
反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战争最残忍、最真实的那一面展示给所有人。
游戏真的导致暴力吗?看看历史不行吗
战争会疼、会流血,可有的人总想骗孩子,骗他们受伤不会流血、不会疼、能复活、死的永远是别人
只有那些父母被枪指着头的时候他们才会知道战争的残酷
“游戏血腥暴力,危害孩子健康?那我问你,战争历史和电影,就不血腥和暴力吗”
战争教会了我和平
如果哪天有子弹从你的头颅中穿过,请不要忘记,“血腥暴力”的游戏曾经用无数种方式警示过你
暴风里的大树可能会折断,但是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可能面对风雨!
请时刻记住,血是红色的
孩子:妈妈,这个从我身体上流出来的是什么啊?妈妈:天啊!孩子这是血!!你怎么受伤了!孩子:可是妈妈,血怎么会是红色的
有些人,当战争来临,捡起把枪怕是连保险都不会开
战争的现实就是残酷和血腥的,小孩子应该明白这一点的
要么人类终结战争,要么战争终结人类
家长给小孩子看那些幼稚的影片能教会他们懂得战争的残酷吗?能让他们知道凡尔登绞肉机的恐怖吗?能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先辈在长津湖和陆战一师作战的艰苦吗?能让他们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活过一个月就可以当师长的那种残酷吗?能让他们知道诺曼底战役中海滩上布满残肢断臂和被鲜血染红的大海那种血腥吗?如果不能,那那帮孩子又怎么可能懂得和平来之不易呢
有些人认为游戏是血腥的,但是他们知道吗?真正的战场比游戏血腥1万倍
真的战场没有复活,只有重新部署
现实战争比游戏内的战争更可怕,现实里人被大威力弹击中或者受爆炸攻击可不是游戏内的模型那样倒下或者飞起来
让孩子们体会“战争”的痛苦,就是最好的反战教育
血腥暴力的游戏教会我们和平的宝贵,这是家长们给孩子看的幼稚片带不来的
战争游戏的血腥暴力让我更无比珍视我的祖国
血腥暴力的游戏教会我们和平的不易,某些只会冒绿血的游戏不会
也许历史上的残酷只有见过的人才知道,仅仅只有文字的历史书并不能让人们“看见”杀戮的那一刻,但是我见过,甚至成为了“它们”之中的一员,所以我知道,也懂得如果真的发生这一刻,将意味着什么,游戏里可以“复活”可以“重开”,但现实不会。
直视死亡是为了拥有无惧死亡的勇气和明白生命的珍贵,现实往往比故事更魔幻,愿画只是画,字只是字,不复来
我们只希望每一帧画面都只停留在游戏艺术作品中。可现实战争更加残酷与冷血。希望没有白磷弹,汽油弹,核武器正真运用到真实战争之中
记住!血是红色的,不是绿色。人死后是一具尸体,不是一个盒子
枪不是花花绿绿的,而是黑色或迷彩
当你人认为战争跟游戏一样简单时,你就错了。因为你可能连枪支的保险都不会开,就算你会开,但枪支的维护,保养和瞄准你会吗?就算你都会。如何判断敌人,如何需要使用使用通信设备或夜视仪,你会吗?就是你都会,那C4炸药,单兵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你会用吗?就算你都会。那你那能背着5公斤的自重跑了跑去吗?
如果你们说自己不去一线作战而去二线。
那车你会开车吗?如果你不开车,车载机枪你会用吗?自动机枪你会吗?
如果你去当坦克车组成员,你会开坦克吗?你会用坦克炮吗?就算你能任职,你可以保证你在第一场战斗能保命吗?一发RPG或一颗手雷都能要你命。就算你在坦克爆炸前逃出坦克。一发流弹或一些弹片也能要你命。如果你也没有死,还有第二场,第三场战斗等着你呢。你能保证自己能活着回到家吗?就算你回去了,还有PTSD等着你呢。就算你没伤残也没得PTSD,还有恐怖的噩梦等着你
“游戏导致暴力”
一战、二战士兵:你说的很对
再血腥暴力的游戏,也是美化了10000倍的战场
如果我们的后代害怕枪声和爆炸声,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而女孩子肤浅无知,就是最大的耻辱和悲哀。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绍伊古大将
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寒风中的梅花独放其华
在游戏里你是可以重伤不死、回避子弹的主角,但是现实中,你可能只是那个递枪的士兵
战争从来不是浪漫的游戏,而是血腥残酷的现实
没有见过黑暗的人,也就抵御不了黑暗。没有见过死亡的人,也就不会敬畏死亡。白纸式教育出来的灵魂究竟是天真或是麻木还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灵魂几乎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他们所处的时代也会在若干年后成为历史教训
我认为不是血腥暴力的游戏教会我们和平的宝贵,准确的说应该是那些承载着现实与正篇历史的游戏才是能教会我们和平珍贵的。血腥暴力正好是蕴含于战争中的,当然并不只蕴含于战争,这种元素只是这些正史里的一部分。血腥暴力元素其实可以没必要,但个人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脱离现实脱离历史的那种游戏恰好往往是做不到教会我们珍贵的和平的
守护你的是满脸灰土,满手老茧,可能缺肢断臂的战士,而不是满脸妆容,割破手都要去医院的娘炮
愿游戏不要成为现实
也许有那么一天,温室中的孩子们长的上了战场,在路上他们也许会有说有笑,他们在想敌人会送给他们什么礼物,他们会不会招手,枪里会不会发射彩纸
上战场之后他们还是很开心,直到刚刚还在开玩笑的朋友,被一颗子弹打碎了脑袋,他们开始惊慌失措也许还会问,血为什么是红色
孩子玩了和平精英,认为变成盒子就是离开游戏,可是谁来告诉他们,现实中的变成盒子是永远离开了,让游戏脱离战争的残酷现实无异于美化战争
喜欢战争的是疯子,忘记战争是傻子
战争游戏的目的从来不在于宣传暴力血腥,目的也不是讨厌或畏惧战争,而是记住和平的来之不易
如果一个人认为战争游戏血腥,那么他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战争,甚至经历过战争
家长们可能只是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伤心难过或者害怕……可是我们也永远不知道战争有多么残酷多么血腥,一些家长们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爱反而害了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并不是有意为之,只是我们不了解他们
要爱,不要战争
战胜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唯一方法,就是阻止它
艾森豪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