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航SU1492迫降事件的背后——牢记这些小细节,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

2019-05-06 21:17 作者:通行线  | 我要投稿

      俄罗斯当地时间5月5日傍晚,由莫斯科飞往摩尔曼斯克的俄罗斯航空SU1492航班,在爬升阶段遭遇雷击,电源系统失效,飞行员报告飞机操纵困难,机组决定返航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在迫降过程中,飞机多次弹跳,起落架折断,飞机直接接触地面引起大火。截至北京时间中午12点,机上73名旅客和5名机组人员共78人中,仅有37人通过撤离幸存,其余41人罹难。

      通过网络上乘客传出的视频来看,飞机降落时燃着熊熊大火在跑道上滑行,停下的时候大火已吞噬后半段机身,接着前部舱门打开并放出应急滑梯。视频中机外火势凶猛,客舱内尖叫声不断。当火势被控制后,飞机后半段机身已经烧成骨架,中段机身顶部被烧穿,左前舱门上方也被烟雾熏黑。

      不过遗憾的是,在视频中,即便是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明显见到部分旅客携带了随身行李离开飞机。在飞机给我们带来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乘飞机的安全规则都是由血淋淋的教训总结而来的,规则是一场场用生命换来的灾难总结。今天,小编带大家温习一下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安全知识。


有关安全带

      很多旅客在飞机平飞时,长时间解开安全带休息,是错误的!高空乱流、风切变突发性强,且难以用机载气象雷达探测,一旦遭遇乱流,乘客很有可能会被抛起,造成伤害,国内外航班均有先例。所以,只要在座位上,务必保持安全带扣好、系紧。

飞机落地后立即解开安全带,也是错误的!飞机在滑行过程中,仍有可能急刹或者颠簸。更不要在滑行过程中起身打开行李架!无论是人员摔倒,还是行李掉落伤人,都得不偿失,真的不差这几分钟。


有关安全须知

      数分钟的短片或空服人员的演示常常被旅客忽略。殊不知安全须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存在的意义。关闭或者将电子设备调至飞行模式;全程扣好、系紧安全带;起降时打开遮光板、调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除此之外,我们建议在登机时留意最近紧急出口的位置,制定简单的“逃生路线”。了解救生衣和氧气面罩的位置,在播放安全须知时认真学习使用方法,有备无患。在起降期间,有线耳机也是需要取下的,避免在紧急撤离时绊住自己或他人。播放(演示)安全须知的时候,请放下手中的其他事,认真观看,留意细节,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飞行前花上几分钟阅读机上的“安全卡”,不要将其带离飞机,这不是收藏品。

飞机上的“安全卡”


有关紧急撤离

马航738的安全门

       遇到紧急情况时,往往有数个紧急出口不可用,撤离负担加大,加上情况混乱,逃生路线的通畅度会决定是否能逃离飞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在过道(尤其是应急出口)摆放行李或障碍物。坐在应急出口座位的乘客,听从空服人员的指引,学习应急出口打开方式。关键时刻这就是第一道“生命线”。飞机起降阶段调直座椅靠背,如遇紧急情况,能保证每位旅客都有逃生空间,切忌把自己的舒适建立在影响后排乘客逃生空间的基础上。

      遇到飞机迫降等紧急情况时,采取必要的防冲击姿势,提前取下身上的尖锐和易燃物品,例如高跟鞋、领带、眼镜等,以免导致受伤或损坏飞机滑梯。严格听从机组人员指挥,轻装快跑。切记不要带行李!不要带行李!不要带行李!撤离时的每一秒钟都十分宝贵,谁也不知道情况是否会继续恶化。试想一下,在俄航迫降事件中,假如你是一位后舱乘客,眼睁睁看着火焰即将吞噬自己,前方乘客却起身翻找行李,堵住过道,是何等的绝望。

      2015年英航777在拉斯维加斯紧急撤离时,我们从当时的视频可以看到,带下来的随身行李也很多。2016年发生的阿航EK521事件,撤离过程中,同样有旅客打开行李架拿取随身行李,所幸该起事件全员安全撤离。可见,带不带行李与国籍、人种无关,只不过俄航事件中的41名遇难旅客就没有这样的幸运。想想遇难的人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是前排旅客纷纷打开行李架,又怎能不让人痛心。加上有太多安全细节容易被我们忽略,正是需要持续不断的科普和提醒,希望这次俄航事件能让所有人都长记性。除此之外,我们应当无条件相信机组,他们受过专业且严苛的训练。保障旅客的安全、在危险时刻引导旅客离开飞机,才是空勤人员的最高职责。

SSJ100在莫斯科航展

警钟长鸣!


相关链接



文章作者

Kirovski_310


Kirovski_310 | 配图

阿卡 | 配图

周滔航 | 制图

苏浩 、怪兽爱吃人| 编辑


俄航SU1492迫降事件的背后——牢记这些小细节,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