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申威隆:纪念本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周年(2014—2017)

2022-10-05 05:44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2014年6月27日下午,在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本人通过手机,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状态。从此以后,微信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取代了13年以来,本人写日记的习惯。




 

转眼之间,本人已经毕业三年。从一名普通的毕业生,到文博行业的“网红”,再到著名的90后“陕西文博一哥”。在短短的三年里,我如何做到的呢?值此毕业三周年之际,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回顾自己的经历,总结经验和教训。

 

1、考古

在师范类学校,选择考古专业,可能是我最大的失误。学校安排的课程,组织的实习,根本不能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考古工作人员!如果想在这个行业混下去,我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提高自己的能力。 

因此,毕业之后,我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四处寻找工作。通过几位师兄和老师的帮助,我先后前往陕北清涧辛庄遗址、上海广富林遗址、福建太姥山国兴寺遗址、安徽淮北渠沟遗址参加考古实习,累计工作时间近一年。

虽然没有赚到多少钱,也没有提高自己的职称或工龄,但通过这一年的田野考古经历,弥补了自己在校学习的不足,使本人在“考古”和“文博”两大行业均有涉猎!




 

2、跳槽

中国很大,世界更大,所以毕业之后,我没有把自己的事业固在某个地方,先后前往沈阳市考古所、东莞逸颐艺舍博物馆和西咸新区规划局工作。

2015年春节之后,结束一段时间的考古实习,本人先后前往北京、广东和辽宁参加就业考试,最终被沈阳市考古所录取。由于没有编制,在这样的事业单位里,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所以不到两个月我就离开了。

2015年8月至10月之间,东莞逸颐艺舍博物馆主动联系我,希望本人可以去那里担任副馆长,负责这座私人博物馆的研究工作。但是,工作一个月之后,我发现广东人和北方人存在巨大的差异,私人博物馆与正规文博机构完全不同,所以我很快也辞去了这份工作。

2016年8月至2017年初,本人通过严格的考试和体检,进入西咸新区规划局工作。单位离我家很近,相关待遇也不错,所以本人在这里工作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被渭南市博物馆录取之后,才不得不遗憾地辞去这份工作。

通过这三份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的工作,让我对考古、文博和规划等领域有了深入的认识,成就本人不同于考古和文博普通工作者的广阔视野和积极心态!





3、考试

经过两年的打拼,我逐渐发现:作为一名研究生,在文博和考古行业混,如果没有编制的话,个人的发展将大大受阻。

因此,从2016年春节之后,本人开始疯狂地参加全国各地的事业单位考试,先后报考青岛市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宝鸡周原博物馆、韩城市博物馆,并最终花落渭南市博物馆。

通过这些考试,我摸清楚了事业单位进人的基本规则,也看明白了人社局工作的基本原则,树立起本人面对各类考试强大的自信心和应变力!




 

4、旅游

在考古和就业之际,除了西藏、新疆、海南、台湾、天津之外,本人的足迹遍及其他所有的省份。其中,很多地方都与我结下不解之缘——

在上海实习期间,本人利用休息时间,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漫步,参观上百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美术馆等;在沈阳工作期间,我先后前往大连、丹东、长春和哈尔滨,足迹遍及东北三省;在广东工作期间,我不仅参观了开平碉楼和岭南庭院,还前往澳门和香港游览;在福建实习期间,我和几位考古队友,踏遍了太姥山每一个角落。

如今,开始正式的工作之后,这样疯狂的旅行,不得不告一段落。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经历提高了我的价值追求和生活品位!




 

5、网红

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工作,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我又有一点儿小高调,很自然就成为“网红”了!

“网红”是本人众多经历的结果,但它又成为我接下来很多事情的原因。看完《芈月传》,我随便写篇文章,就红遍大江南北;参加事业单位考试,我遇到丝毫问题,都会引起业内热议;更不用提,我仗着自己的影响力,和某些单位撕逼的那些事儿了!

如果不是“网红”的话,我这三年的经历,估计都会被遗忘。我也会和众人一样,一门心思写文章,争先恐后评职称,到头来以“专家”自居。可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我就是“网红”,陕西文博和考古界独一无二的风景!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让很多人都知道了我,而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陕西文博界立足。未来的三十年里,我有信心在21世纪的陕西文博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我是90后“陕西文博一哥”!










申威隆:纪念本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周年(2014—201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