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3.5是保不住了
隔壁SVB倒闭、瑞信被收购的余波还未散去,投资者们还在紧张地观望,生怕有个风吹草动,踩到下一颗雷上。
我天朝监管爸爸就前后脚地拉着各大保险公司搞调研了。
上周二是和八家保险公司研究普通险、分红险的预定利率、历史投资收益水平等
周三扩大到20多家保险公司,会谈也是在南京、武汉、三个城市同时进行。
这20几家保险公司中,既有国寿、太保、新华这样的大腕,也有国联、国富、横琴这样的中间力量。
基本代表了国内保险行业的大多数公司水平。

研究的主题是:降低保险公司负债成本,加强行业负债质量管理。
开了一周的会,周末达成了一项共识 - 下调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

这事儿小编一直有预感,也在前面的文章里面或明或暗地给大家吹风。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 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是什么东东?
- 为什么要下调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
- 这次调整会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01
什么是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
理解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我们先从什么是责任准备金,和什么是评估利率说起。
1、责任准备金
简单来说,保险公司为了应对将来的客户理赔,做的现金储备。
这部分资金得留在账上,不能随便支取,拿去给员工发工资或者投资什么的。

《保险法》第98条规定,保险公司要根据监管规定,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所以从我们交保费的那一刻起,保险公司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未来理赔的钱。

2、评估利率
既然是为未来准备,那怎么计算当下要提取的金额呢?
呃,公式极其复杂、烧脑,小编就不展开了。

其中一个重要的计算依据就是保险公司预估未来的利率水平,也就是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
评估利率越高,责任准备金就越低。
评估利率越低,责任准备金就越高。
举个例子
30岁的王先生,买了一份保单,约定30年到期后,保险公司要给王先生100万。
假设保险公司评估了一下未来30年的平均利率水平是4%,那现在预留的责任准备金就得在30年后达到100万。
X*(1+利率)^年数 = 100万

X = 100万/(1+4%)^30 = 31万。
如果评估利率是2%,保险公司需要提取的金额就变成:100万/(1+2%)^30=55万。
3、这个评估利率大小是不是保险公司说多少就是多少呢?
不是的哈。
假如保险公司对未来利率估计过高,那当下要提取出来的责任准备金就少。
一旦未来市场变化不如预期,那保险公司就可能会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所以在2019年9月,监管爸爸对普通人身保险(包括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万能险、分红险的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都做了上限规定。

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的评估利率上限都是年复利3.5%。
4、监管爸爸打算调低这个评估利率和我们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降评估利率后,保险公司给客户的回报会下调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计划给客户的回报。
2013年监管爸爸规定,如果保险公司开发产品的预定利率不高于评估利率,就可以直接备案。
如果产品预定利率超过评估利率,就需要监管爸爸审批通过才行。

基本上对这样的产品,监管爸爸是不给过的。

所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就是预定利率上限。
监管爸爸下调了评估利率,保险公司计划给客户的回报也得往下走了。
预定利率3.5%和预定3.0%的产品收益能差多少呢?

100万本金,别看利率只差0.5%。
10年后收益相差6万6
20年后收益相差18万
30年后收益相差38万
70年后收益相差320万

第二、评估利率越低,保费越贵
前面说了,评估利率越低,责任准备金就越高。
还是前面30岁王先生的例子,同样是在30年后给客户100万的收益。
4%的评估利率,责任准备金是31万。
2%的评估利率,责任准备金是50万。
羊毛出在羊身上,利率降低意味着,前期的本金投入就要加大,换句话说,就是得多交保费。

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给我们留言“3.5”,会有专业的规划师一对一解答。
02
为什么要降评估利率?
这两年增额终身寿大火,安全性高、长期收益可观。
各大保险公司都主推,银行也来帮着吆喝。
另一方面,监管爸爸采取了多项措施给市场降温。
最厉害的就数去年年底要求各大保险公司提交增额终身寿险专项风险排查报告、停售高风险产品。
详情可以查看前面的文章:字少事大,增额终身寿巨震在即!
这次调整,监管爸爸也说的很清楚,目的就是: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行业负债质量管理。
一、整体无风险产品利率下降
这两年经济增长不是很给力,银行存款和国债利率都是一降再降。
在监管爸爸的评估利率参考公式中,把10年期国债利率750天移动平均值设为基准市场利率,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目前10年期国债利率在2.86%左右。

这两年基本都在3%以下运行,和3.5%的评估利率已经出现倒挂。
二、保险公司长期投资压力山大
答应客户每年账户实现3.5%左右的增长,意味着保险公司想要不亏钱至少自己投资赚的钱得在5%,甚至5%以上。
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就可以,而是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得做到。
保险公司确实具备比我们普通老百姓、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更优质的资产配置渠道。
但要确定给付,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资金就得放在收益稳健的金融产品,比如国债、政府债券上。
在市场无风险利率都在下行的背景下,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不会独善其身。

2022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率数值,大多数都在2%以下。
甚至有10家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为负。
意味着大多数保险公司是贴钱给买了保单的客户。
一年、两年可以,但是寿险保单的保障期长达几十年,要每年保证这样的回报率,保险公司就会吃不消了。
三、倒逼保险公司增加资产规模
前面说了评估利率越低,责任准备金就越高。
责任准备金是为了保证将来保险公司可以兑付而提取出来的钱,属于保险公司负债。
不可以随便动用,不能拿去投资花掉。
提高责任准备金,保险公司负债增加,净资产就会下降,偿付能力可能就会下降。
一旦降到监管红线之下,股东就需要补充资本金,否则就面临着出局的危险。
所以下调评估利率也是监管进一步防范于未然,缓解保险公司投资端压力,防止行业发生系统性风险。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给我们留言“3.5”,会有专业的规划师一对一解答。
03
写在最后
对于评估利率的下调终值,目前还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有的保险公司建议,先降到3%,后面再动态调整。
也有分析说,新的评估利率范围或在2.71%~2.91%之间。

官方虽然定下了调子,后面还要研究方法和步骤,应该会有一个过渡期。
对已经上车的小伙伴们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
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意味着已有产品未来的兑付更加确定。
但下调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后,保险公司定价利率也会下调,同样的保费给到客户的利益也会变少。
而如果近期在考虑长期储蓄,看重增额终身寿的中长期收益,有相对灵活的加减保政策,恐怕不能再犯拖延症了!
除了增额终身寿,面临定价利率调整的同样也有年金险、甚至重疾险。
如果不知道如何挑选,抓紧时间给我们留言“3.5”,我们会帮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