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rello其一 - 看板是啥,以及,用看板做个追番表吧!

2021-09-08 23:59 作者:Akalino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Akalino。

今天我们来聊聊看板,以及这类效率类、管理类软件/平台吧。(准备用看板做个追番表~)


看板 Kanban 

放到现在,应该能算个大家比较熟知、能够合理利用协助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了,据说其起源自1940年代左右的丰田汽车公司的“精实生产/精益生产”的理念(简单来说:用最少工作,创造价值)。


为了达到足够的经济效益,除了精实生产/精益生产,降低浪费、提升客户价值等等,其实手段是非常多样的,但不论其方式方法,最重目标注定是不断地 优化流程 提高生产率 降低浪费 充分利用现有技术 重要性判断 等核心目标上。


各类工具

围绕这些核心目标,自然也会演化出诸多工具(以后有机会可以一点点探讨交流~),例如

  • Jira:重点针对缺陷管理、任务追踪、项目管理

  • Confluence:基于网络的企业Wiki类,信息文档管理及同步工具

等等等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举了)。而这个过程中,无论Jira写的多么完善、链接到了多少Confluence或Wiki或Word类文档,描述了多么多么清晰,其实对用户而言,ta始终需要在链接的前一片大陆(可能是一个任务/Issue),通过链接,跳转到链接的后一片大陆(描述/Wiki/产品原型图/...)。

示意、示意、示意...

很强!但很复杂!

功能强不强!?

——强!!!

扩展牛不牛?!

——牛!!!

追踪及Release爽不爽!?

——爽...额...还行吧...


选择太多,不一定是一种幸福

额,相对来讲,功能确实多,但是每次呈现给人们的确实 有点多 了。当选择足够多的时候,有时候不一定是一种幸福,反而可能过分沉浸于其中的操作、记录、更新,而忽略了背后真实要做的事情了、与上下游团队真诚的交流了。所以,专业的工具,有各自团队专业的人、相互明白意义的人去共同协同,这类工具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那么对于大多数,可能我们就是临时记录个想法、项目方案、Todo、简单记账等等,有没有相对更直观一些,甚至和我拿个玻璃板/白板,在上面写写画画有点类似,像是便签纸感觉的东东呢?

——Trello看板,或者说看板类工具。

应该就是可以实现这类需求的一种工具啦~当然,如果自己想做成小贴纸,贴在自己家里的墙上、A4或者其他大白纸上,也是完全没问题的。工具,只是辅助我们 电子化,以及省却一些重复工作上的时间,把这些解放出来的时间用来更多学习、思考、推进事务吧。



不用太纠结,先用起来

不用太复杂,因为如果你借助的是电子类工具,后面的查询、检索都很好做。

无论面对任何工具,第一件事首先是:去试着,用起来。


不用管“我这样用是否不太对?”

不用管“找什么现成的优秀模板最好呢?”

为什么?因为这些所谓“对”,所谓“优秀模板”,都是 这位使用者自己,钻研、并依照自己的使用习惯贯彻下来,提升ta自己的效率所形成的的方式方法。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么?不一定。

行动起来!

所以,开始用起来,大胆用起来,这才是面对所有工具的第一步。


看板的基础单位

就像算式中会有数字、符号、运算规则、步骤与结果记录等,看板也有各种属于ta的基础单位,这些还是可以了解下的。主要就三个,特别简单:

  • 工作空间 Workspaces(非协同时,不用过多关注空间)

  • 卡片 Card

  • List

  • 每个看板 Board


咋说呢?讲个故事吧:

就好比说,

Board 就是一间办公室,可能是专门处理技术开发的一群人的办公室;

List 有点像,这一列坐着的是开发人员,这一列是产品经理,这一列,坐的是大Boss(如果按业务种类分List的话,当然也可以按时间轴、动作先后等分List,以后有机会讲方法论的时候,再说吧~);

Card 呢?对了,开发员不得有ABC么、产品经理也得有DEF好几个人呢~ 大Boss,没事没事,就当举个栗子啦。对了,Card,就是这里面相对最“原子级”,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了。




还可以是什么故事?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把你的想法,描述在评论中哦~说不定会被我这个“灵魂画手”画出来呢0 0、


好了,也不早了,其一先更新到这里~

明天再继续动笔吧!


刚开始建设一个关于 Trello 使用的公开看板。等我再整理整理,再公开哦~

好了,回见大家伙,晚安咯~

Trello其一 - 看板是啥,以及,用看板做个追番表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