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眼下,马上进入三伏天,天气也越来越热,虽然热,
古人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眼下,马上进入三伏天,天气也越来越热,虽然热,却也是艾灸的黄金时间。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这么热的天,艾灸岂不是火上浇油? 事实恰恰相反,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需要艾灸,也越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种说法叫冬病夏治,冬春两季,寒气袭人,此时出现的各种病症大多以受寒为主,起初可能只是鼻塞啊、咳嗽啊、流鼻涕啊,慢慢地,寒气越走越深,最终酿成大患。像支气管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胃虚寒、过敏性疾病等等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都属于冬病的范畴。 所谓冬病夏治,字面意思,就是冬天的病夏天来治,或者说一些虚寒性的疾病,夏天来治。 大家不妨想一下,寒气最怕的是什么?当然是阳气。夏天能最大程度的扬长避短,因为夏天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气温高,这也是天地间阳气旺盛的表现,旺盛的阳气,加上艾火的力量,可以快速达到温阳散寒的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补充阳气,驱散体内寒气,以预防冬季旧疾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甚至断根。 艾灸的原材料是艾草,艾草常生长于光照强烈、山峦朝南的阳坡面,禀纯阳之气。如果说天上的太阳是天之阳,艾草就是地之阳,艾之火就是纯阳之火。 《本草纲目》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本草从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 天之阳加上地之阳,等于是把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可以最大程度治愈疾病,特别是冬病。所以在这里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夏天是可以艾灸的,真正灸进去的时候,非但不觉得热,反而感到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