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乙金镜式经》的成书和地位

2023-08-08 15:49 作者:一无所知的小笨蛋  | 我要投稿

《太乙金镜式经》的成书和地位


《太乙金镜式经》成书于约公元8世纪的盛唐开元年间,作者是翰林院的一位编撰﹣﹣王希明。王希明的籍贯、生平已无法考证,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只知道此人因方技而成为内供奉,在翰林院中待诏。《太乙金镜式经》便是他在待诏期间,奉敕而编撰的一部作品。因此,此书多是以下对上、臣对君的语气来行文的。书中多次出现以"臣"自称的地方。

《太乙金镜式经》一书原载于《新唐书·艺文志》,后被收录入《四库全书》中,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太乙神数的典籍。在此书之前,太乙之法早已流传甚久,如屈原的《九歌》中便有《东皇太乙》篇,说明"太乙"之名古已有之。《史记·日者列传》中则有"术数七家,太乙家居其一"的记载。到了《汉志·五行家》中又有《泰壹阴阳》二十三卷,应该是关于太乙数的典籍,但现已散佚不传。因此,《太乙金镜式经》保存相对完整,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中,便成了太乙数的研究者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现存的《太乙金镜式经》并非王希明的原稿,而是经过后人加工、增补而成的作品。因此在推算太乙积年之时,在书中可以看到关于"宋代景裕元年"的推算。

哑「《太乙金镜式经》的影响

王希明参校先人所制的太乙之法,经编撰而成《太乙金镜式经》一书,在内容体系架构上自然更为完备。宋代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夏朝的皇帝李元昊精通汉文,曾以《太乙金镜式经》作推算,由此可见此书的影响之广。

《太乙金镜式经》的成书和地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