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指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用防控措施1——预防篇(全是干货,必看!)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爱德华。今天,爱德华怀着很沉重的心情和大家见面了。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现在窝在家中,不断地翻看手机,关注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新消息。那么,这一篇,爱德华就和大家讲一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实用防控措施,尽量给大家提供一些干货。
想要远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预防、诊断、治疗。首先来说说预防:在流行病学、传染病学中,预防传染病感染,要做到三条:1.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首先说说第一点,消灭传染源——这一点我们个人无法做到,必须依赖于国家政策,比如说现在的武汉封城,阻止感染者全国播散,这也算是消灭了传染源。所以,我们大家要做的就是帮助我们的政府人员,如果发现有武汉返乡人员、”鄂A“牌照车辆,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再说说第二点,切断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已明确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那么切断其传播途径的方式也很简单,六个字——”戴口罩、少出门“。出门少了,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与空气中的飞沫接触频率,从而降低感染几率,所以,请各位牺牲点人情,将所有的拜年、聚会、走亲访友等活动全部取消,真有亲友来了,恕不接待!

然后就是口罩,一定要选择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这些口罩能够有效抵御病毒的侵袭。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保暖口罩等无法预防病毒。因为普通口罩的织物纤维不够密集,病毒都从织物纤维缝隙里钻了进来,即便是多戴几层也不行。就好比十层布也兜不住水,而一层塑料袋就能把水兜地严严实实,一个道理。
只选对了口罩还不行,还要能够戴对。口罩的上方有一条硬硬的金属丝,戴上之后,一定要用力按压金属丝,使之与自己的鼻部严丝合缝的贴合起来,这样才不会漏气,不然四处漏风的口罩,戴了也没有什么效果。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口罩一定要紧紧地戴在自己脸上,即便把脸上的肉勒的无处安放,也好过松松垮垮,四处漏风。

此外,大家选择口罩时,一定要仔细辨认,不要买到假货。正宗的N95或者KN95口罩,会在包装上写明”N95等级“或者”KN95等级“等字样。而诸如”过滤比例高达95%“等,均不是N95级。另外,口罩包装上会写明本口罩能够防护的病原,一定要选择写有”可以有效抵御粉尘、细菌、病毒“字样的口罩,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口罩只能防护到细菌级别,而病毒远比细菌要小,所以一定要仔细辨认口罩的说明中是否写有可以预防病毒等字样。

需要注意的是,口罩的使用时间是有限的,一般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连续使用4小时以上,便需要更换。N95口罩可以连续使用8小时以上,超过时限也需要更换。换下的口罩不能随意丢弃,而应装入密封性良好的塑料袋中,用75%的酒精浸泡至少2小时以上,再丢入有害垃圾桶中。

说完了传播途径,再来看看第三点,如何保护易感人群——临床观察表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是中老年人,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学术论文也表明,感染者的中位年龄是49岁。所以,一定要劝阻家中的中老年人,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少出门,不要走亲访友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年轻群体不是易感人群,但这不代表年轻人就不会得病,相反,由于年轻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年假结束后很有可能面临开学及返工,很有可能成为下一波病毒大爆发的主要目标人群,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切莫大意。

下集预告:好了,以上便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措施,下一篇,爱德华将给大家带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症状,以及出现疑似症状后应该怎么处理等信息。祝大家都能身体健康,远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我是一名前甲状腺外科医生,本专栏以及微信公众号(健康知识工坊),将于每周三准时发布和甲状腺相关的各类科普知识、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式等文章。此外,近期还将持续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关注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