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许阳》屎里淘精版—32-35章

2023-07-29 10:03 作者:hispass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本电子稿是网上找来的,看了一部分,感觉不错,买了纸质书,看完后感觉虎头蛇尾,其中很多插科打诨的情节内容,便想弄个精简版,有版权问题请私信我,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删除。


第三十二章 针灸



    许阳将毫针扎入马波室友的人中穴,然后用捻转泻法。


    许阳问:“鼻根这里有没有感觉到酸胀?”


    马波室友都慌死了:“有……有一点。”


    许阳收摄思绪,对马波室友道:“现在呢,更酸胀了吗?”


    马波室友道:“对,更酸胀了,难受……”


    他整张脸都皱起来了。


    许阳道:“忍一忍,过一会儿就麻木了。”


    许阳继续用泻法。


    过了稍顷,马波室友道:“麻了麻了,完了完了,我是不是鼻子都没有了。”


    许阳松了手:“别耍宝了,留针三十分钟,你现在原地站好,转动你的腰,疼了就停下来朝着反方向转,开始吧。”



    马鹿看了看自己的小册子,问道:“许医生,你之前那条尝附子汤的视频我们都看了,您这是对医药机构对附子检测结果的一种讽刺和抗拒吗?”


    许阳回道:“附子有毒,大家都知道,不仅你们知道,我们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了,所以很早就有了相应的用药方法。”


    “一般很少用生附子,都是炮制过再用的,正确的炮制方式会大大降低其毒性。用附子的时候也有严格的用量和配伍方法。”


    “比如我们会在附子里面加入甘草来监制其毒性,包括先煎一个小时之后,它的毒性就会大大降低。”


    “我喝附子汤的原因呢,一个是为了说明低剂量的附子并不会导致我们中毒。另外一个呢,也是说明中医就应该要有神农尝百草的精神。”


    “中医一定要品尝药材,只有足够了解,在给病人开方子的时候才会有心中有数,做到用药精准。”


    陈夏主动提问:“医药研究机构对中药也有过研究,对其中各种有效成分和药理分析都做了细致的研究,您看那个报告不就行了,为什么要亲自吃药呢?”


    许阳却是摆摆手:“这个问题,我也早就想说了。是的,我不认可。”



    许阳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就不该有这种所谓的西医医药研究机构来研究中医药,这件事儿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许阳道:“其实中药从来没有什么有效成分,它有的是温凉寒热四种性质,酸苦甘辛咸五味,升降浮沉四种特点,入人体十二经脉哪一经。”


    “这才是中药,而我们也是靠着中药的这些特性来治病的,以药性之偏,纠身体之偏。”


    “举个简单例子,中药里面有一味药,叫做浮小麦,什么叫浮小麦,抓一把带壳小麦扔到水里,浮起来的就是浮小麦。”


    “那你来告诉我浮小麦有什么有效成分?难道那些颗粒饱满的,光泽鲜亮的小麦,不比这些干瘪的玩意儿强?”


    许阳又道:“我们有位老中医叫张灿玾,是我们的国医大师。他年轻时候治病就觉得浮小麦这种东西太离谱了,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还浮小麦,吃个馒头都比它强。”


    “所以当时只要经典方里面有浮小麦这味药,他就会给它去掉。但是去掉之后呢,效果就很差,病人就治不好。但是加上了,见效就非常快。”


    “后来他就明白了,我们借助的就是浮小麦的升浮之力,你缺少了这个,它就是不行。你让医药研究所来研究,他能研究出升浮之力吗?他会告诉你,这不科学。”


    “还有!人参,这都知道吧。也是西药研究所研究的,人参皂苷就是人参的有效成分,但是研究发现,人参主根的皂苷成分是最低的,人参侧根是最高的。”


    “参须,甚至连人参叶子的皂苷含量都比主根高,那还吃什么人参啊,啃叶子去得了呗?”


    “中药很需要研究机构,但绝不是西医式的研究。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懂中医的,真正懂中药的研究机构。”


    “十八反和十九畏争议了几百年,我们也需要研究啊。每个真正的老中医,手上都有临床几十年攒下来的几个好方子。”


    “比如内蒙名医李凤林的五根汤,就是治小儿外感发烧的良药,效果甚至不比抗生素差多少,但却没有抗生素的弊端。这要是推广开来,得受益多少人啊!”



第三十三章 但愿世上无疾病


    其实今年的双黄连事件,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那事儿一出,铺天盖地所有人都在骂中医,我相信诸位的朋友圈肯定也有不少人在骂。


    可这特么关我们中医什么事儿?这药是那两个研究所得出来的结果,这两个研究所里面有一个正经中医吗?


    双黄连是什么药?中医管它叫劫剂,什么是劫剂,只管降热清毒,不问病邪来龙去脉,也不顾扶正祛邪,配伍非常不合理,完全没有中医思维。而且这个药里面全是苦寒药,非常容易伤人体的阳气。


    今年的疫情属于寒湿之疫,用全是苦寒药的方子对付寒湿之疫?你找个成绩很差的中医学生他也能告诉你,这药用不得。


    这就是没有中医思维指导下验药才会出现的问题。因为这药不顾人体,不辩证病情,只管清热降温,所以在实验室里效果特别好,所以才能通过药检,进入药典,做成中成药上市销售。


    这个中成药在13年和14年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报告上,分别位列第二名和第一名,所以这个药一直是给牲口用的多。而那些真正的好方子,却是通不过他们的药检。


    而这事儿一出,没人骂那两个研究所,所有人都在骂中医。直接导致了中医对这次疫情的贡献,成为了笑话!后续网上发布的中医抗疫贡献,一片群嘲!


    中医在此次疫情可以说是大展身手,甚至绝对可以像03年那样,成为中医复兴的一个契机,结果彻底泡汤了!连后来的莲花清瘟胶囊都没能救得了!




    陈夏又急忙问:“不接受检验,难道您不担心在应用于患者身上出问题吗?”


    许阳反问陈夏:“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西药用中医的评价体系来划分会怎么样。比如阿莫西林,属于温凉寒热哪一性,升降浮沉哪一特点,酸甘苦辛咸哪一味。你会听我们的评价和分类吗?”


    许阳道:“既然你们不听我们对西药的药理评价,为什么要我们中药来接受你们的药理检测?我这不是抬杠。”


    “而是从一开始,你们从心里早就已经认为中药不科学,不正确,需要用你们那一整套药理研究来对它进行评价。”


    “只有符合你们那套标准的中药,才是正确的,才可以用在病人身上。你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中医和西医放在同等的地位上。”


    马鹿喃喃道:“可是……可是……没有经过严格检验的药怎么可以直接给病人用?”


    许阳道:“我们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检验过了,跟你们不一样,你们是先做药理实验,然后在动物身上试,最后在人身上一次次试,出现问题再打回去,研制出来药物有一多半是要打回去的。”


    “没错,你们很严谨。但我们却是跳过了之前所有步骤,直接在人身上做的检验,一直检验了几千年,也总结了千年的药理经验,这是直接从人身上得出来的。”


    “结果今天突然你们来告诉我,我们在人身上试验几千年的药理经验是不对的,要先做体外研究,再给动物用,最后再在人身上试!”


    马鹿问:“那如果你们中药在人身上是正确的,那为什么通不过药性实验,也通不过动物实验?”


    许阳回答:“原因我也不清楚,既然你们的药通过了前面种种关卡,却在人身上翻车了。那我们的药自然也有可能在人身上管用,却在前面翻车。”


    “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也许是科技发展的还不够,还不能发现。也许是二者理论天然不同,也许是人身上的奥妙吧!”


    陈夏疑惑地问道:“那总不可能这世上存在着两个标准答案吧?”


    “不,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许阳回过头,对陈夏说道:“疗效就是唯一的答案。”


      “别动。”许阳压住了他,然后取了酒精棉在马波室友的膝后区消毒,然后道:“这里是委中穴!委中曲腘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痛筋莫展,风痹复无常,膝头难伸屈,针入既安康。”


    许阳用直刺法刺入1.5寸,他道:“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你们可以不信中医的经脉穴位理论,但在看到疗效的时候,请承认它。”


    “我们不接受中药的西式检测,但是我们接受患者用药后的康复检测。治好了,那就是治好了。”


    许阳拍了拍马波室友的屁股:“别乱动,留针30分钟。”


    许阳走回来道:“我不反对西医,其实我很崇尚西医,因为你们一直在快速发展,而我们中医这么多年一直在退步,能治病的真中医越来越少,骗子却是越来越多了。”


    “我很希望有一天,现代医学发展到一个很辉煌的地步,到那时候它能完美地解释我们所说的困惑。”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那就是现代医学彻底全面地超越中医的时候了,那时候,中医也可以进博物馆了,其实这也不是件坏事。”


    对面几个学生又是一愣。


    许阳微微一笑道:“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这是我们中医人的追求。如果真到那一天,那中医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肯定不是现在。”


    许阳看着几人道:“我能接受中医进博物馆,但绝对不是被打压消灭,委委屈屈的进去。我能接受的是它在轰轰烈烈、光芒万丈,真正发挥出自己价值的时候进入博物馆,因为那将是整个人类的幸事!”


    对面几人全都被许阳的话给震住了。


    陈夏也半晌都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眼前这医生的思想高度居然这么高。


    张可则是怔怔地看着许阳,这一刻,她突然懂了。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许阳当初甘愿冒天大的风险去做那件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事情,去做那件差点毁掉他一生的事情。


    因为他是一个医生!他是一个真正的医生!


 

第三十四章 学习针灸


    “滴,开放医术练习室,第一课,针灸……学习目的:掌握针灸的临床治疗技术,粗略掌握烧山火透天凉两种混合补泻手法。”


    各种影视作品里面的神医,各种乱七八糟的神针,各种乱七八糟的针灸。


    还有各类神医文,主角拿着银针,不管什么病,一针扎下去就好了,然后说自己针灸天下无敌。


    第一,现在用的都是不锈钢针;第二,那特么不是针灸,而是针刺!


    针灸根本就是两样东西,一是针刺,二是艾灸。


    那么说针灸在整个中医体系里面承担什么作用呢?最重要的是一个字,快!


    以前中医急救之时,最常用到的就是针灸。救急之法,最快不过针刺。


    这是最快见效的治疗方式。


    中医治病,讲究四个字,简便廉验,针灸之法是能把这四个字发挥到淋漓尽致的。


    所以古时许多中医游历四方的时候,药箱子里面除了放几种配置的药之外,一定会放一个针灸包。


    现在针灸在全世界都很火,欧美等地的针灸师工资非常高。针灸这门技术,要学会,半年就够了。


    想要会治病,没个五六年功夫根本下不来。想要学精了,一辈子的时间都不一定够。


    针刺这玩意儿,不是说扎下去就行的,只会针刺和艾灸的,叫做针灸匠,保健会所里都有这种服务。


    但真正治病的,是要学会四诊辩证的。所以许多中医学院针灸专业的学生,一学就是五年,毕业了还不怎么会治病!这玩意儿可不容易。


    治病跟保健完全是两回事儿,治病就要分清楚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病在哪一经哪一脉,就像许阳给马波室友诊治的那样,要先判断出人家是气滞血瘀才会知道要怎么下针。


    是实证就得用泻的手法,不是单纯找对穴位,插进去就管用的。


    所以有许多患者找中医治病,比如闪腰,人家上来给你来一套针灸推拿火罐,全上,当时舒服了缓解了,回家之后一睡觉,第二天疼的连床都起不来了。


    为什么?他不会治病啊!


    你这一套放在做保健的人身上没毛病,反正人家又没病,做一套之后舒舒服服的,晚上能睡个好觉。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只说找中医调理身体,不说找中医治病的,就是因为不会治病的中医太多了。


    针灸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一个是效果好,第二个是快。有些厉害的针灸名医,甚至可以做到针到病除,灸到疾消。


    针刺技术里面最为历代名家津津乐道的就是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手法了。


    证有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烧山火就是大补之法,而透天凉则是大泄。这两种复式手法见效非常快,效果非常好!


    当年日韩两国的针灸师到我国来交流,就曾一度看不起我国的针灸,认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直到我们中医拿出了烧山火和透天凉两套绝活,才让他们彻底哑口无言。



    “你好,我叫承淡安,你可以叫我承教员!”



第三十五章 网络大战


《中医许阳》屎里淘精版—32-35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