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分钟带你了解,为何meta分析屡屡在精神病学领域发表高分文章!!

2023-07-24 19:00 作者:尔云间meta分析  | 我要投稿


多篇关于精神病学研究的meta分析文章发表于JAMA psychiatry(IF: 25.911)杂志上,那么什么类型的meta分析会获得此类期刊的青睐?

为何meta分析在精神病学领域可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

希望下面这篇文章可以给你启发。

下面一起来看看这是一篇什么样的meta分析。


方法

设计

Association of Cannabis Use in Adolescence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uicidality in Young Adulthoo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青少年时期使用大麻与成年后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的关系: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发表在JAMA psychiatry(IF: 25.911)杂志上。

纳入标准

两位评审员独立评估所有的标题和摘要以及潜在相关文章的全文。如果研究符合以下标准,则纳入研究:

(1)在同行评议期刊发表的论著研究;

(2)纳入纵向和前瞻性收集的基于人群的数据;

(3)暴露变量为大麻;

(4)结果指标为抑郁、自杀行为、焦虑(通常与抑郁共病)或混合焦虑-抑郁症状;

(5)在基线时对结果变量(抑郁、焦虑、自杀倾向)进行控制,

(6)评估18岁以下青少年的大麻使用(至少1个评估点),然后再次评估他们成年期(18至32岁)的抑郁;

(7)数据以比值比(OR)表示;

(8)对以下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和调整:基线时的年龄、性别、抑郁和焦虑。在几乎所有纳入的研究中,父母的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饮酒和吸烟也都得到了控制。当发现多个研究在不同的时间点报告了同一人群队列时,只选择报告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

信息来源

对MEDLINE、Embase、CINAHL、PsycInfo和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这些数据库进行了搜索,时间从数据库成立到2017年1月。


偏倚风险

采用三角研究所项目库(the 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 item bank)评估纳入文章的偏倚风险和观察性研究精度。与质量评估不同的是,三角研究所的项目库并没有创建一个量化偏差程度的分数,而是使用一系列标准来确定研究中偏差可能位于的位置。这29个项目与准确性(样本量和分层/匹配的效率,以平衡关键混杂因素的暴露组),偏倚(选择、实施、失访、检测、报告和信息),以及总体可信度有关。

数据提取

发表年份,随访时的样本量,基线和随访时参与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分布,定义大麻使用的方法(根据使用频率和使用年龄,如果提供),定义抑郁、焦虑和自杀行为的方法,调整的控制变量以及年轻成年期抑郁结果。

结果

统计分析

只有报告了关于大麻使用(基线)和抑郁(随访)的结果数据,并在基线时对抑郁和/或焦虑和/或自杀倾向进行了调整的纵向前瞻性队列研究,才被纳入meta分析。本研究记录青少年时期使用大麻与4种不同结果(抑郁、焦虑、自杀意念和成年早期的自杀企图)之间关系的OR估计值,所有研究都报告了既往抑郁史,并且对其他混杂变量(如性别、吸烟、饮酒)进行了调整。本研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了每个结果的OR值,因为预计会有相当大的异质性,所以使用Cochran Q65检验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并通过I2进行量化(由于研究间异质性导致的总方差的百分比)

结果解读

搜索出5071项研究,筛选3142篇文章后,选取269篇文章进行全文评审,选取35篇进行进一步评审,排除不合格的研究后,共纳入包括23317人的11项研究:抑郁症7篇、焦虑3篇、自杀意念3篇、自杀企图3篇。通过这些研究估计青少年时期吸食大麻与成年初期患抑郁症,出现焦虑、自杀意念等症状几率增加的相关程度。

研究结果

在纳入包括23317人的11项研究后得出结论,与非吸食大麻者相比,年轻时使用大麻的人患抑郁症的OR为1.37(95% CI:1.16-1.62;I2 = 0%),这些人出现焦虑症的合并OR无统计学意义:1.18(95% CI:0.84-1.67;I2 = 42%),有自杀意念的合并OR为1.50(95% CI:1.11-2.03;I2 = 0%),有自杀企图的合并OR为3.46(95% CI:1.53-7.84,I2 = 61.3%)。

敏感性分析

因为担心Degenhardt(维多利亚青少年健康队列研究)和Silins(包括部分维多利亚队列+澳大利亚气质项目,克赖斯特彻奇健康与发展研究)之间存在潜在的重叠队列,此研究通过删除Degenhardt的研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新的OR值为1.40 (95% CI:1.17-1.67),即结果仍然显著。

在此研究中不太可能出现发表偏倚的问题,因为我们纳入了将大麻确定为主要相关预测因素之一的研究。这项研究更有可能遗漏了将使用大麻作为次要关注点的研究


主要结论

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吸食大麻与成年后患严重抑郁症和自杀倾向的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自杀意念。尽管个人层面的风险仍然不高,并且这项研究的结果在未来应该有充分有力的前瞻性研究去证实,但青少年吸食大麻的高流行率导致了大量的年轻人可能发展由大麻导致的抑郁和自杀倾向。未来需要实施更好的针对青少年使用大麻的药物采取预防项目和干预措施,教育青少年学会抵抗同伴药物消费压力的技能。


研究优势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探索了严重抑郁、焦虑和自杀行为多种结局和青少年时期使用大麻的关系,对于精神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比较全面,且纳入的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因果关联性相对于横断面分析而言更强。


研究局限性

此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第一,即使只纳入了针对病前抑郁症进行调整的纵向研究,由于大多数研究中的个体患者数据没有使用因果推断方法进行重新分析,因此大麻与后来的抑郁、自杀或焦虑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有很强的因果关系。第二,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调整了其他滥用药物和吸烟,或可能与抑郁症和早期吸食大麻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如遗弃学校、同龄人吸毒)。第三,此论文中的纵向研究使用异质方法检测重度抑郁症:一些研究的抑郁症分析使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或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的统计分类,包括结构化访谈检测重度抑郁症发作,一个研究使用基于症状的检查清单,另一项研究使用了来自不同诊断访谈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的二分法测量方法。第四,在个别研究中,很难评估青少年吸食大麻的确切数量,因为他们使用的是使用频率而不是确切数量。


结果

作为一篇纳入前瞻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对于研究青少年时期接触危险因素对成年后的精神健康影响很有意义,这种研究思路可以应用在meta研究的很多方面。通过使用Grey Matters来搜索灰色文献,从而减少meta分析发表偏倚也是很值得借鉴的。然而,这篇文献也有让人疑惑的地方:

1) 没有给出偏倚评价的结果;

2) 对发表偏倚的解释不够明确。

以上就是对于这篇高分meta分析的全部分享啦~你读完这篇分享后有没有获得什么启发?如果你想发表精神病学相关的高分文章,不妨尝试一下meta分析!


1分钟带你了解,为何meta分析屡屡在精神病学领域发表高分文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