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捷列夫联邦舰船的先祖---“开端”级跳跃引擎实验舰

2022-02-19 02:32 作者:狂暴流浪者  | 我要投稿

“开端”级跳跃引擎实验舰

该舰船为原创

舰船类型:实验舰

舰船编号(官方):X-2121;

舰船建造方:联邦舰船制造集团

建造地点:联邦骸骨03军港

该舰所属国家:捷列夫联邦

舰船建造时间:2121年

参数:

舰长:180m

舰宽:7.5m

舰高:3.4m

舰船质量:1百万吨

舰上人员:舰长2名;船员13名

状态:退役,已经进博物馆了,但还有一部分在联邦舰队做训练舰使用。

舰船电力来源:1座XS-002型引力子反应堆(单台功率为12亿瓦)(这是捷列夫联邦第一台可以持续使用的引力子反应堆。)

舰船建造材料:H型合金板

舰船护盾系统:“XT-003”护盾系统(这是捷列夫联邦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护盾系统。)

技术特点:

动力系统:

主推进器:5台“X-TEX”型轻型核聚变发动机(3台位于舰尾,2台位于舰尾,但是外挂在外面)

改造前航速:64%光速

使用燃料:氦-3,消耗量:32吨/s

副推进器:4台“谷神星”型等离子脉冲发动机

航速:45%光速

使用燃料:32吨等离子能量体/s

二等推进器:4台“RCS-12”型变轨/辅助推进发动机

航速:380m/s

跳跃引擎:1个“XTFG-004”型跳跃引擎(位于舰首,占据了舰首大部分位置)

使用燃料:230吨氦同位素/跳

跳跃速度:2.4AU/S

可跳跃距离:16光年

货舱:40mx5mx2m X1

电子设备:

雷达/锁定系统:

2部 “引力波-1”引力波探测雷达(观察范围有25光年)

火控系统:

2部 180mm炮控雷达

1部“铁卫”近防炮火控雷达

核心装置:

1台“云图-2甲”型轻型舰船核心

电子对抗:

2组“ZD-X”干扰弹发射器(1组5联装)

通信系统:

2部“S-9”型超光速通信器

武器设备:

火炮:

主炮:2门单联装180mm速射舰炮(1门靠近舰桥,另一门位于舰底)

近防系统:

4座“冷链-II”20mm近防系统

2座“星际拉姆”近防导弹系统(可收纳式)

舰船介绍:

“开端”级跳跃引擎实验舰是捷列夫联邦的联邦舰船制造集团建造的一型试验舰,该试验舰用于验证跳跃引擎的可行性,也验证了护盾的可行性,还验证;1引力子反应堆的可行性;也是捷列夫联邦除“开源”级工业舰之外唯一一级舰船了。

该舰使用了一台“XTFG-004”型跳跃引擎作为该舰的跨星系引擎,该引擎是由捷列夫联邦的先进引擎研究所制造的全捷列夫联邦第一台跳跃引擎。

这级舰在建国初期是作为验证船使用,后来新一代的舰船生产出来后,这些老旧的船就没有用了,有的被运进拆船厂,有的被运进博物馆,来讲述捷列夫联邦的历史,有的进入了捷列夫新兵营,作为讲解的工具和训练新兵的教学工具,有的被卖掉,作为收藏家的收藏品,还有的被海盗拿去进行改造,焕发新生。

在这些船之中,最著名的是这条曾用于拖拽星门组件的“铸门者”号拖拽舰,他为捷列夫联邦前期的新星域的探索做出了很多贡献,最后他进入了博物馆。他最重要的是他参与了捷列夫联邦的第一个星门“拉格朗日”的建造。

这座捷列夫联邦的第一个星门“拉格朗日”是连接米巴罗星系的唯一一个路径(2176年前是这样的。),这种星门其实是使用大量引力加速轨道把飞船加速到一定的速度让飞船的跳跃引擎激活,从而跳跃到另一个星系,后来因无法长时间开启,蓄能太慢的原因被第二代星门取代,这种第二代星门是使用人造虫洞把飞船送到另一个星系的,由于要使舰船航行于虫洞之间,两个虫洞的末端必须分别连接到对应的星门,这意味着舰船只能在可创建虫洞的常规空间中进行跳跃,但即便如此,航行中仍然存在一定风险。由于虫洞形成后通常可能伴随着经度方向上的扩张,这一现象将影响空间坐标的准确性,当舰船穿越虫洞时,如不慎偏离轨道,必然会危及到舰船的整体构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捷列夫科学家引入了超大玻色子球体这一概念。

当飞船穿过超大玻色子球体时,超大玻色子的单原子层会覆盖在舰船的表面,以防止舰船受共振场作用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拉伸倾斜,从而在舰船通过虫洞时起到保护舰船的整体构造作用,最大限度削减舰船倾斜而造成的负面作用。

但由于质量玻色子等离子体引起的共振场里经常发生无序的波动,如果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系统活跃着一个以上的球体,它们都会变得极其不稳定,不能够正常运行。 
          再次,飞船只能在两端都和星门连接的虫洞里航行。这意味着为了建立一个跳跃星门舰船必须在正常空间的星系内活动。问题的关键是是当空间组成处在一个循环曲线中的时候,触角往纵向长度延伸的最大扩张距离,也就是顺着虫洞膨胀时长度延伸的空间坐标。如果一艘飞船进入虫洞的时候遭遇了一个很大的倾斜度,那么它的整体结构就相当危险。在紧靠飞船的边缘直接抑制它的伸展就可以避免这种危险。这时候质量玻色子等离子体就在星门机械结构里再次发挥作用。当飞船穿过质量玻色子等离子体球体的时候,一个质量玻色子单原子层覆盖在了飞船的表面。这个表层可以抑制飞船沿着倾斜角伸展,在飞船通过虫洞的过程就能够很好得保护飞船的整体结构。当然,这并不表示倾斜度完全地不存在了,即使那些经验老道的飞行员仍然会对穿越虫洞时那种“每况愈下”的感觉刻骨铭心 。

星门技术的改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与此同时,一套成熟的星门理论体系初见雏形。现在人们广泛使用的星门,不仅能够保持虫洞敞开长达数十年,更能够一次与其他多个星门连接,从而大大提高星门的利用率。

第二代星门的代表是连接捷列夫星系和安特忠星系的“赫尔墨斯”型星门,这个星门一开放,就有很多人会过来参观和通行,有时参观的人太多,会把星门附近稳定的立场扰乱,或者是把什么不好的东西带进首都星系,污染行星,所以捷列夫联邦成立了星门海关部,专门稳定通过星门的次序和检查货仓,防止携带危险物品进入首都星系。

连接首都星系和捷列夫联邦的粮仓“安特忠星系”的星门,因为作为联邦现在唯一通往首都的星门,被称为联邦之门的安特忠之门。在这里承担非常重要的交通任务,联邦首都和银河系殖民地每天千万艘飞船都由这座星门进出而且这个数量甚至还在增加。而且联邦本土和银河系前面的通讯和网络讯号也通过这座星门的特殊超空间讯号波投送装置进行传送。

       但如果失去了安特忠之门,捷列夫联邦还可以启用一些第一代星门进行运输,但对于目前的捷列夫联邦来说将是灭顶之灾,本土的大量企业和工厂将会因为缺乏原料而陷入停摆。大量生产出来的物资将会因为没有出口对象而在仓库中挤压。而驻扎在佩卡琉特环域前线的大量联邦舰队将会因为缺乏物资供给而失去战斗力。 

全捷列夫联邦舰船的先祖---“开端”级跳跃引擎实验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