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2亿播放量背后:一个理工女逆袭的20年

2022-12-08 19:51 作者:We我们工作室  | 我要投稿


大学毕业后,曾是小镇应届高考状元的汤明明,因为理工女的身份,在求职路上屡次碰壁。“不走被定义的路”成了她此后多年的人生信条。这位“小镇做题家”一路摸爬滚打,非影视科班出身却在短剧领域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由汤明明一手打造的【艾青的女人剧场】,仅用两年时间,便在快手平台陆续推出《女人的复仇》、《女人的重生》、《再婚》等16部热门短剧,总播放量达到了62.4亿。


碎片化时代,当有人选择2、3倍速看长剧,也有人被快节奏、爽点密集、满足感强的短剧征服。


两年前,当更多人挤入甜宠剧的流量池时,汤明明却选择了相对冷门的女性共情赛道,并以一个个与女人有关的故事告诉30+的女人们,“自己永远是世界上最重要那部分,如果你难过了,就先把自己照顾好”。


艾青的女人剧场      


“这结局太爽了,终于松口气”。


一口气看完23集《女人的复仇》,快手粉丝晴天在拥挤的地铁上,点了个赞,又写下评论。


看见成百上千条此类评论后,汤明明也松了一口气。这是她在快手推出的第一部短剧,每一条评论,或赞扬或批评,都弥足珍贵。


《女人的复仇》讲述了一个女人为救老公车祸毁容成为家庭主妇,却遭出轨背叛,但她没有被厄运击垮,反而缜密地制定计划,最终手撕渣男和小三。


前五集刚播出时,并没有太大的水花,播到第六集,汤明明收到了快手短剧运营人员的电话,通话中就听对方说,“快看数据,爆了、爆了”。那会儿,她甚至不懂“爆了”是什么意思,只见几分钟就涨了3000多粉丝。


这个结果让汤明明大感意外,当时的短剧生态,甜宠、霸总剧流量当道,而她选的是冷门的女性共情赛道,“大家都劝我别冒险,但我还是决定试试,大不了失败了从头再来”。2.1亿次的总播放量,粉丝也从0直接涨到了120万,不俗的成绩也给了她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女人的复仇》剧本筹备了一个多月,拍摄两周多。大多场景在制片人家里,演员服装也是制片人私服。主要支出就是请导演、摄像、演员。剧中曾总的扮演者,是酒店的老板娘友情出演,而剪辑和编剧都是自家员工。


剧场的掌舵人汤明明,几乎什么活都干,改剧本、做道具、熨衣服、客串小角色。“我完全不知道这部剧能带来什么,就是觉得快手给我机会,我就拼命把它做好”。


一开始,她想做长剧,剧本创作了8个月,期间与长视频平台方不断沟通新想法,可过了很久,制片人也不置可否。


2020年,快手伸出了橄榄枝,成就了汤明明在短剧上的“掘金”之路。


不到两年的时间,艾青的女人剧场陆续推出了《再婚》、《进击的主妇》、《妈妈是超人》等16部短剧,总播放量62.4亿。


在短剧赛道取得不俗的成绩已是后话,初始入局的汤明明也经历了很多挣扎的时刻。


在拍《女人的复仇》第一集时,她还与导演有过分歧。女主的设定曾是一名职场精英,这也是她后来能翻盘的关键。导演的理解是,她辞职成为家庭主妇也应该是不卑不亢的。可拍完一集,汤明明感觉不对,站在用户的角度,一定希望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故事。经过多次的讨论和权衡后,才改成了最终呈现的样子,女主受尽委屈后的脱胎换骨和绝地反击


《女人的复仇》小获成功后,汤明明更加坚定了讲30+女性故事的决心,并决定用女主角的名字“艾青”来命名快手账号,一个为女性发声的小阵地悄然崛起。


理工女的突围       


“这不是剧,这就是我的人生”。


当许多粉丝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汤明明不知道是该为作品获得认可而高兴,还是替粉丝不幸的遭遇而难过。


她坦言,目前推出的16部短剧几乎都有现实原型,而且改编的过程还降低了尺度,不然,真实生活更狗血、更残酷。


《女人的复仇》女主原型是她认识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与老公白手起家,事业有成却遭遇背叛。当老公决定让小三生下孩子,女生没哭没闹,而是通过合法手段,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可看似潇洒转身的女人,要走出背叛的阴影并非易事。何况她还要面对独自抚养的孩子,修复再婚的信心,重建对未来爱人的信任。“在一段失败的婚姻里,并没有赢家”。


汤明明决定把创作视角对准需要被关注的30+女性群体。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女性,在感性之外,她也多了几分理性。作出决定之前,她用统计数据盘了一下快手平台30+女性用户,发现人数并不少,但关于她们的内容却不多。直到《女人复仇》的成功,更让她确认了女性话题的价值和意义。


似乎从小到大,汤明明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上高中时,她的梦想就是离开贫穷、落后的小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1981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出生的她,曾以小镇应届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交大,进入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当年,高中历史老师还不无遗憾地说,汤明明如果选学文科,应该上北大的。她不觉得遗憾,“能去北京就行,世界在那一瞬间就打开了”。


离开小镇之前,她连电梯都没见过。那个遥不可及的北京,让她有着本能的恐惧,又有着美好的向往。彼时,年少懵懂的她,并不知道一个理工科女生,未来就业将面临着什么。


但她是一个内心坚定且目标明确的人,总能在成长过程中无畏前行。进入大学的她,很快便锁定了新目标,“无论如何,一定要留在北京”。


毕业前一年,全班好像只有她一个人开始满世界找工作。班上26名同学,算上她只有仨女生,一个读研,一个退学。当年,机械专业的男生很吃香,因为要下车间和生产线,用人单位在选择上更倾向男性,瘦瘦小小的汤明明,毫无竞争优势。


担心找不到工作,大四那年,她甚至还考了导游证、公务员证。当时,延庆一个事业单位招聘,有公务员证可以直接面试,看到消息,她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


“坐了好久的车,面试的人特别多”。她到现在还清楚记得,填表时旁边一个女生很小声地说,“真不明白,一个重点大学的也来跟我们抢这么偏远的工作”。


没人在意一个工科女生的就业尴尬,更不会懂一个小镇女孩要留在北京的决心。她不关注外界的声音,每天买报纸看招聘信息,跑大大小小的招聘会,甚至还跑到北师大、北理工蹭招聘会。


面试了很多次,大多无疾而终。“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工作地点不在北京,或者用人单位更想选择男性”。


临毕业前,她才找到一份和专业并不对口的工作,进入一家网站做彩信编辑。公司是民企,规模不大,但她很满意,因为可以留在北京。而这个误打误撞的选择,也改变了后来的人生轨迹。


彩信编辑没什么难度,也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只是感觉新鲜,工作久了,便觉得毫无挑战。


几年后,她跳槽到另一家网络公司,负责运营和版权买卖,一路做到子公司负责人,这也为后来的创业埋下伏笔。


2015年,正赶上IP热,凭借手里的一些人脉资源,汤明明自立门户,创办了一家以买卖版权为主营业务的小公司。初次创业的她,很快就尝到了苦头,“公司业务好坏全凭环境决定,与个人努力关系不大。”卖版权只是对方有需求,是个信息差的工作。


担心这份事业不会长久,她决定寻找新的出路。2018年,汤明明成立了冬漫社,进入漫画领域。为了增加收入,她还带着团队做起了动态漫,可用漫画做分镜,生产周期长且成本高。


但这次碰壁却给了她新的灵感,如果故事行得通,做真人视频是不是更快?彼时的短剧已成了行业的新风口。当大多数人没时间或耐心观看长剧集,短剧便成为颇受欢迎的内容形态。


时长短,节奏快,内容密集的短剧,大多采用竖屏的拍摄形式,更符合手机用户的观看习惯。而且短剧的制作周期短且成本低,这给了更多年轻人和新公司机会。更重要的是,快手的邀请也给了她很大信心,工科女汤明明开始了一段新的挑战。

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将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网络影视剧,定义微短剧,纳入正式监管,这让微短剧有了官方认可。


目前快手短剧的日活用户已达到2.6亿,超50%的短剧日活用户养成追剧习惯,日均观看短剧超过10集。


影视寒冬之下,长剧影视公司也陆续入局短剧,市场火热了,一些制作公司便抬高了制作费用。对于行业内卷,汤明明已经掌握了自己的节奏, “希望同行都去卷故事,别卷制作,不懂观众,就算花1,000万拍出来的东西也没人看”。


写给女性的故事      


20出头的汤明明,凭着一腔孤勇闯荡社会,果敢、顽强、天不怕地不怕。30岁以后的她,多了几分从容和冷静,目标更明确,也更清楚如何稳步抵达。


她喜欢孩子,但对待养育孩子这件事,却很谨慎。身边太多30+女性的经历,让她觉得,“社会对女人要求太高,尤其职场上的母亲”。


汤明明的短剧团队都是女性编剧。一次,团队有个编剧给孩子戒奶赶上剧组出差。小孩不睡觉,一直哭着找妈妈。她老公抱着孩子哄到凌晨4点,实在哭到不行,就给妈妈打电话。孩子在那边哭,编剧就在电话这边嚎啕大哭。


看到这一幕的汤明明很心酸,也很无奈。她知道编剧要照顾孩子,但又希望她们跟拍摄现场,这样才知道剧本拍出来什么样,也能快速成长。可左手是事业,右手是年幼的孩子,让一个女人怎么选?


还有一个编剧出差前,在微信群里跟她申请,“老公在外地,孩子是妈妈帮着带,能不能带孩子和我妈一起跟组”。


那一瞬间,团队小群寂静无声,大家突然都好难过。如果一个当了妈妈的女性,还想追求一点点事业上的进步,真的要付出男人无法想象的艰辛。


团队编剧几乎都是在家写剧本,起初汤明明是拒绝的,可又不想错过优秀的人才,便勉强同意。后来,她才愈发感受到一个职场母亲的艰辛,有时,还会去编剧家里改剧本。


身为创作者,这些30+女性愿意将笔锋对准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她们在用自己的人生,来寻求一些理解和共鸣。


《单亲妈妈奋斗记》的编剧曾是个留守儿童,从小跟姥姥一起长大,剧里小演员哭着追车,跳着脚大喊,“我要找妈妈”的剧情,就是她的亲身经历。


《再婚》女主是重组家庭,起初被嫌弃、被冷落,过生日也只有三岁女儿陪伴。女儿说,“妈妈你不是保姆,也不是乞丐,你是我的妈妈,你是公主”。读剧本时,汤明明因为这句话大哭不止。


汤明明生长在离异家庭。父亲性格暴躁,母亲脾气倔,从她记事起,家里便是争吵不断。她和姐姐常常惊恐地缩在角落,忧惧地看着破碎一地的碗盘。


《女人的重生》婆婆常侮辱儿媳在外面快活,不管孩子。女孩哭着问妈妈,“你在外面快活吗?”,按照正常逻辑,大家都以为孩子会接着说,“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可女孩却哭着说,“妈妈,如果你快活的话,就不要回家了,我会照顾好自己”。


这句话看哭了很多人,也让汤明明大哭一场。“就算离婚了也没关系,因为我爱你,我只希望你能快乐”。这也是她很多年前的想法,如果可以让妈妈快乐一点,她宁愿成为单亲小孩。


12岁那年,父母离异,她和姐姐都选择了跟母亲一起生活。此后,她一年才能看见一次父亲,还是上门讨要抚养费。每次去再婚的父亲家要钱,她都很难过。重男轻女的父亲,一直希望汤明明是个男孩。她便努力让自己变优秀,以期获得一点点肯定。


母亲每个月仅有200元工资,硬是咬牙苦撑把姐妹俩拉扯大。姐姐考大学那年,为了凑学费,母亲卖掉了家里的房子。似乎遗传了母亲的顽强,也像是一种保护色,长大以后的汤明明也给自己裹上了强大的外壳。


《单亲妈妈奋斗记》不是播放量最高的一部剧,却是她最喜欢的。一看到剧本,她就开始哭,总觉得那个看似柔弱却很刚强的女主既像她,又像她的妈妈。


一个女人在婚姻中担任的角色太多,分担家庭经济压力的承载者、提供情绪价值的港湾、子女教育和未来的规划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背后,不仅承载着普通家庭的辛酸,更写满了一个母亲的各种焦灼。正在快手热播的《成凤》是艾青的女人剧场最新力作,汤明明把创作视角投向了更广阔的维度,但依然关注着女性的艰辛。

她和编剧团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30+女人,又彼此获取着共振和能量,因为她们和她们都有着一地鸡毛的生活,也都向往着头顶的月亮。


影响女性的力量      


“上帝没让你消失,那是因为你后边必有大用”。


做心理医生的姐姐,常会用这句话劝慰看似强大的妹妹。偶尔,汤明明会觉得自己毫无用处,尤其遇到无能为力的事,存在感便会很弱。


可无论多难,她都有自己的坚持,“别人撒撒娇就能解决的问题,我偏要跟人battle,今天你说服我,稍微歇口气,我明天会再来”。


不轻易妥协,不买任何人的面子,保证了作品的品质,也让她很困扰。她常给姐姐打电话,“怎么才能成为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姐姐告诉她,“你努努力,应该能成为一个不算讨厌的人”。


过往的经历告诉她,不逃避的人生,才能突破自我。当时过不去的坎,换个环境也一样过不去,不如直接面对,解决它,可这个认知,却让她差点翻了车。


《女人的重生》结局那一集女主说:“是的,我没离,不是不敢,只是想明白了,离婚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捷径,但不是唯一途径,现在的我有足够的自信,经济独立,人格自由,不再依赖任何人,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会焕然一新”。


这是汤明明认为的高度,一个真正强大的女性是可以改变环境的。但这个结局却不被观众接受,认为女主曾遭遇老公的嫌弃和背叛就应该离婚,在确定没离婚的那一瞬间,播放量直线下降。


评论区几乎都是:“不离婚,不做出改变,所有问题就会回到原点”;“有些人知道悔悟,有些人永远不会,为啥不离”;“不要轻易原谅,否则会输得很惨,不能心软,必须离婚”。


现在提起,汤明明还很遗憾,如果最后的结尾不那么处理,而是让女主离婚,也许又是另一番景象。“别再试图用自己认为的价值观去说教别人”。


在短剧蓝海中突出重围并非易事,她就像一株杂草顽强生长,一路跌跌撞撞,从不妥协。粉丝带来的感动,更成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女人的复仇》最后一集,当点赞还只有400时,评论就已经600多条。有个粉丝留言,“艾青姐,我觉得女人要独立,我已经在楼下超市找了一个工作,虽然一个月只有1500块钱,但我终于能自己挣钱了,我很快乐”。


《单亲妈妈奋斗记》也有很多粉丝留言,“我也是单亲妈妈,所有苦我都经历过,我也会跟她一样,努力生活,给孩子幸福”。


《女人的重生》有一条点赞量达7000多的评论竟然来自一个男粉丝,“我是男人,我哭了,愿天下所有男人都对老婆好点吧,女人这辈子真的很不容易”。


汤明明很忌讳给别人讲道理,做这种小爽剧,就是希望大家在黯淡的生活里乐呵乐呵,可居然有人因为一部短剧,发生了变化,获得了力量,对她而言就是意外之喜。


“赚钱很重要,毕竟要养个小公司,得让团队的人好好活着,但当你被这些粉丝感动,你就想再努力一点点”。


为此,她曾尝试过直播,发现自己既不适合也不快乐。一次有个网红跟她直播连线,反复心理斗争之后,她决定试试,可网红自己播的时候有800人在线,她一上线变成了400人。


尽管后来很少出现在直播镜头前,但之前的尴尬经历,她从未后悔,无论结果如何,起码勇敢尝试了,也看清楚了自己的短板。


“唱歌不好听,咱就别去跟别人比唱歌,不喜欢的事就拒绝”。她常常告诉身边的女性朋友,如果难过,就先把自己照顾好,如果没能力让别人快乐,那就先让自己快乐,自己永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那部分。想救人,也得先保证自己在岸上。


如同镜像,她用一个个与女人有关的故事,让30+女性仿佛看到了自己,激发出强烈的共振,赋予了故事更长久也更鲜活的生命力。汤明明正在用短剧告诉更多女性,“希望每个女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他人指定的人生”。


一个叫We的工作室出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小未

编辑:裴大哥 | 丑橘

图片:艾青的女人剧场(快手ID:Tajuchang)


62亿播放量背后:一个理工女逆袭的20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