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58):“正四面体、正八面体的三维空间立体构型(7)”

2023-01-08 12:29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之前的文章讨论完了“e与π”有关内容并大致做了一个总结之后,从这篇文章开始让我们正式开始对于“光”的传播媒介、宇宙间的“基本空间节点”、正四面体——最小微观球的讨论,在开始对其进行说明之前首先请先看下图《58》-1如下:

《58》-1

在上图《58》-1中,图片绘制的模型是一个标准的正四面体(面向我们主视角的一面之棱(边?)我以实线表示,被隐藏之棱(边?)我以虚线表示)——具有四个顶点、任意棱(边?)长均相等的六条棱(边?)、任意一个面均为正三角形的四个面构成的三维空间形体。当且仅当该三维空间形体——正四面体满足其四个顶点均为“源质”或“能量”等基本物理单位、任意三个点紧密接触、结合并形成了前书所述之最小微观圆时,拥有四个空间位置不相同的最小微观圆、由这四个空间位置不相同的最小微观圆组成的三维立体构型被称为“最小微观球”。

在一个最小微观球中,其具有四个“源质”或是“能量”等基本物理单位,四个全部由“能量”组成的最小微观球极度不稳定,由于此类最小微观球中不存在源质也不会因为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起到的引力锚定作用而保持相对的形态上的稳定,因而只要经受一丁点的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影响和波及这种由四个单位的“能量”组成的最小微观球就会因此分散和崩解。

这部分的内容我就不过多解释了,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考我在前几篇“正四面体、正八面体的三维空间立体构型”文章中所说明的完全由能量组成的最小微观圆——构成此类最小微观圆的三个基本物理单位单位均为能量组成最小微观圆进行理解,这部分内容——白洞的有关部分等我以后讨论完了宇宙的形成与宇宙的构成之后再说,同样的四个单位均为源质的最小微观球——黑洞有关的内容我也准备以后再论,在这篇(以及接下来的几篇文章里)我会着重讨论下单源质的、双源质的最小微观球,嗯,三源质的讨不讨论我琢磨琢磨,老实说三源质的最小微观球的有关内容其实已经接近于黑洞形成的基点了,有关内容,嗯,我琢磨琢磨之后用几句话顺道概括吧,嗯············

那么,首先让我们先讨论一下单源质的微观最小球,单源质的最小微观球是一种极不稳定的、不稳定性仅次于全部由能量组成的最小微观球的微观最小球类型。此类最小微观球高度不稳定,但其在我们人类生活及能够接触的范围内却最为常见,近乎所有类型的玻色子与费米子、空间均由此类最小微观球构成或是在此类最小微观球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程度上的源质引力作用后扩张变化后亦或是结合之后所形成,在这里我绘制一个此类最小微观球如下图《58》-2如下:

《58》-2

在上图《58》-2中存在一个由一个单位的源质——用黑色圈标记——与三个单位的能量——用橙色圈标记——结合形成的最小微观球,在这其中由于位置关系一个单位的能量处于该模型展示之视角的最小微观球的后方并被其前方的一个源质与两个能量所遮挡,因此该用橙色圈标记的最小微观球被遮挡部分被加以虚线化处理,同时该最小微观球内由于该正三角形框架原本并不存在只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而如此绘制因此其一并被加以虚线化处理,由此产生的模型便是上述模型图《58》-2了。

由模型图《58》-2的模型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该模型所绘制的最小微观球内含有一个单位的源质。在前面几篇文章里面我曾做过介绍,在基本物理结构中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可以起到一种引力锚定作用,将其周围的源质亦或是能量约束于其周围,因此即使该最小微观球内只含有一个单位的源质,该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仍旧能够起到引力锚定作用并将该最小微观球所含的剩下三个非源质能量单位锚定于该源质的周围使其具有一种相对的稳定性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维持住一个最小微观球所具有的基本物理单位数——一源质、三能量,合计总计四个基本物理单位,但是这样的只含有一个源质最小微观球在宇宙中习以为常的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作用下还能不能保持住最小微观球的基本物理形状——正四面体的结构就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事情了。

事实上,一个处于一个相对松散甚至是非常松散的最小微观球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大能保持其稳定的正四面体最小微观球物理结构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解释过了引力锚定效果及其作用特性,通常来说只有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能够起到引力锚定作用并将其周围的基本物理单位锚定于其附近,在一个只含有一个源质的最小微观圆中,其所含的哪一个源质毫无疑问地能够起到引力锚定作用并将该最小微观圆所含的余下三个基本物理单位——能量单位锚定于其周围,但这些剩下的能量单位——余下的三个能量单位不能释放源质引力也不能将它们彼此锚定在一起,因此也不能维持物理结构形态上的稳定性,当它们受到宇宙间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源质引力合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变化——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影响之后,其形态也会受此影响发生多种多样的变化,例如下图《58》-3这样的:

《58》-3

《58》-4这样的:

《58》-4

亦或是《58》-5这样的:

《58》-5

视情况而定,单源质最小微观球通常都会在整个宇宙的源质能量引力场的作用下——量子层级的布朗运动的影响下发生多种多样的变化,当且仅当该最小微观球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物理结构时,最小微观球才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维持稳定不变,具体情况如下图《58》=6:

《58》-6

该图《58》-6模型中的源质完全被十二个单位分为上中下三层的能量包围,按理说我按照这篇文章之前的绘图习惯我应该给这幅图中的除了最上层的三个单位的能量以外的源质与能量部分或全部的作虚线处理,但是由于我在画图软件上这么干实在是太麻烦了,我懒得那么弄所以就不弄了,读者目前可以就这幅图适度的理解理解,至于如果实在理解不了其实也关系不大,因为图《58》-6的模型实际上是一种类型的“量子”的基本模型,在我之后对量子结构进行说明的文章里我确信我已经计划好了用三种颜色,以上、中、下,三层分层来描述此种量子——我们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类量子的模型,这里我先卖个关子,猜猜我在《58》-6中绘制的是哪类量子?亦或者说···嗯,让我们来缩小点范围吧?请问这是哪类费米子?

然后,咳嗯,说回正题,在上图《58》-6的模型中,十二个单位的能量密集包围了它处于中心的一个源质,在该模型中由于所有的基本物理单位“源质”与“能量”在中心源质的引力锚定的作用下被聚集于源质周围,并且因为它们将的距离过于紧密,所以这十二单位的能量加一个单位的源质几乎都已没有活动空间,因此该形成了一个稳定能量覆膜的源质、能量结合单位——源质能量团能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持物理形态结构上的稳定,而在这类量子的构造中其中明显存在以核心源质及其周围任意一个微观最小圆构成的微观最小球单位,故而在此类量子结构之内,单源质微观最小球得以维持稳定。

关于单源质最小微观球的内容我就说这么多吧,话说我发现了,我由于我这人起名字比较随便,诸如最小微观圆、最小微观球这类名字我都算得上是心血来潮随便取的,所以在后面写文章的时候也没太当回事,基本没事隔三差五就把“最小微观圆”给写成了“微观最小圆”、“最小微观球”给写成了“微观最小球”,所以读者看到这几种表述的时候就包容包容,除非之后我有明确特指,就把它们当成一类东西就行了,大概就这样了吧,文章写到这里,我的铺垫也算是做得差不多了,之后基本就可以论述一下空间结构、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量子基本物理结构了,如果有我的粉丝看到这篇文章的最后,可以的话我希望有人能在我写到这类量子之前猜出我所说的《58》-6的模型代表的是哪类量子,有的话我会很高兴的,那么就这样吧,下期见,以上,嗯··················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58):“正四面体、正八面体的三维空间立体构型(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