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自闭症儿童学校星家圆教育,怎么判断婴儿是不是自闭症


自闭症,或者说孤独症,这是一个近些年逐渐被大众熟悉,以及被社会关注的问题。从1942年被发现至今,自闭症的研究相当之多,也引起了许多人的重视。
但是,这些研究内容和结论大多相对晦涩,普通人对其的理解容易出现误差,而且由于媒体宣传的角度不同,很多人对自闭症的了解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比如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自闭症,这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而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就被科学家给出。
一般来说,专业的自闭症评估医院或者机构主要是通过3点来判断孩子是自闭症的。分别为眼神、模仿和反应。

儿童的眼神表现是否正常?
01
在自闭症儿童的接触中,眼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而这也是区分正常儿童与自闭症儿童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自闭症儿童眼神的特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视,可否和大人有眼神对视,如果始终迷离逃避眼神,就比较不妙。
2.追视,可否对感兴趣的物件有追视,如果也没有,就更不妙了。
自闭症普遍对视差,但这里要讲述两个特殊情况:
一是部分孩子有可能会在一岁半前眼神好,但是当逻辑思维觉醒后眼神丢失;二是有些家长错误的抱起孩子观察眼神,这个行为本身是错的,因为近距离对视成年人也会回避眼神,所以要观察眼神需保持1米以上。
模仿的能力是否符合预期?
02
所谓模仿便是人类学习的基础,而自闭症儿童则未必具备这一块能力,从医学角度上讲属于镜像神经元的缺失从而很难主动的通过模仿来学习,也就是说很难自我更新。
还是以电脑为比喻,如果自闭症儿童是一台电脑的话,普通儿童就是具备自我更新机制的人工智能。
通俗点说,可以通过一些动作让孩子来模仿观察,比如双手手指相交成辫子型,或者做一个打响指的动作等等。当然,这些动作正常儿童可以勉强模仿,但自闭症儿童却很难做到,甚至无法模仿。

另外,通过模仿行为的其他方面我们也能判断孩子是否为自闭症:
1.2岁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双脚跳;
2.3岁左右有没有自我意识,能否使用“你我他”之类的代词都是比较简单的判断模式。
孤独症在目前状况下定义为遗传性疾病,三代以内包括旁氏血亲有癫痫和精神病史都使得后代得自闭症的概率变高。
最新的研究也证实和自闭症儿童父亲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概率越高。(当然个体之间有差异,正负3个月以内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无需多虑。但是超过半岁的话,就需要注意了)

反应是否即时应答?
03
在孩子做一件事情时,呼唤孩子的名字并给予指令,观察孩子是不是会抬头响应。这里有两个重点:
一是不能在孩子看电子产品时测试,因为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过强,测试一定通不过,一般在孩子玩旧玩具时测试最为适宜;
二是一定要给指令,光喊名字孩子可能会忽略,这个错误很多家长都在重复,认为不应名就是不应名字。
小编在这举个例子,你有个同事每天看到就叫你名字,却不说什么事情,几天后你还会理他吗?一个道理。
所以给予孩子指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指令的指向性,比如我们要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让他去哪里,再或者询问孩子要做什么等等。
只有指令的问询足够明确,我们才能确定宝宝的听指令能力和反应是否足够正常。

最后要注意孩子的情绪
04
情绪问题是自闭症的另一大杀手,有些智力水平尚可的孩子,正是因为情绪问题无法融入社会。情绪问题具体表现就是情绪控制能力差。
测试情绪控制能力,可以突然从孩子手里抢走玩具,如果孩子哭了,就把玩具还给他,一般孩子几秒内就能停止哭泣控制情绪。
但有自闭特质的孩子缺乏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调整情绪,很难立刻止哭。
所以在平时照顾孩子的时候,家长们也要格外注意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哈尔滨星家圆教育
机构性质:民办康复机构 | 哈尔滨市智力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 | 哈尔滨市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 | 残联定点机构
20几年行业经验,是由一位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创办的,开设课程有:个别强化训练、一对一认知、语言开发、感觉统合训练、音乐模仿、精细、智力亲子游戏、多媒体教学、生活自理、交流互动游戏、学前班融合训练等,主要针对自闭症、多动症、语言发育迟缓、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
采用的“应用行为分析法”即“ABA训练方法”,结合蒙台梭利教育,左右脑及全脑训练,对儿童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开发潜能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个案分析和个体训练,以提升孩子本身的基本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进行示范教学训练。通过提升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使他们听的明白、看的仔细、动的规范、玩的自信、学的轻松。在这种学习能力充分被发掘培养的同时,孩子已经在由内而外的进步了,他们表现出了所谓“开窍”的现象,并且这种“开窍”在训练后还持续影响着孩子。如此;孩子才能直正的与人交流,我们以通过训练孩子指导家长为特色,从根本上解决了家长对孩子素手无策的难题。
服务承诺:凡是接受训练的儿童,将享受免费跟踪指导,训练期间每位患儿家长可参加每周一次的与指导沟通交流的学习,以便帮助孩子得到更好的帮助。 服务宗旨:用我们的爱心,让您的孩子从这里走出孤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