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忙碌的父母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师分享
家庭教育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其出发点完全相同,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聪明的父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善于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洗耳恭听;善于在恰当的时候鼓励自己的孩子;善于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所作所为。孩子虽为孩子,但仍需要父母将其看成小大人对待,因为孩子是有思想的人。平时忙碌的父母该如何做好家教呢?本文简要为大家分享一下。
目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众多父母迷失在高分的漩涡中。父母最开心的事是孩子能有一个好成绩,最烦心的是成绩下降,无心学习。在这样潜意识的影响下,孩子的神经压力只增不减。当家长发现孩子没有按着自己已经设定好的道路行走,就会引来父母的不满,等待他们的就是额外的做题训练和辅导班。同时,经常拿别人家小孩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不足,一味的指责、抱怨。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就会自卑、自弃,更有甚者就会产生扭曲的心理。
2,父母与孩子问缺少沟通
目前还是有部分家长处于供你吃穿,你就必须考好成绩的错误想法中。当得知孩子成绩不好时,直接言语攻击,甚至采用棍棒教育,美其名曰“不打不成才”,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想法,没能平心静气的跟孩子交流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孩子也会选择避而不谈或报喜不报忧。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只会留下对父母的惧怕,慢慢地转化为憎恨。
3,父母对孩子缺乏合理价值观的引导
网络上因父母没有教导孩子养成正确价值观而误入歧途的事例层出不穷,众人无不唏嘘。姚洪昌、郭文玲编写的《智慧教子八大方法》中告诉众多父母,孩子的学习与品德是不会对等的。并不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品德就好,并不是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孩子品德就差。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不能过多的重视孩子的成绩,觉得对孩子价值观的引导无足轻重,最后才发现这是得不偿失。
做聪明的父母,用心去教育孩子:
1,侧耳聆听,明确期望
父母需要用耳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无论是悲伤或是开心,当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时,父母需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听他娓娓道来。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看,孩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人,父母不应该忽略他们的意识与观念,谁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孩子也不例外。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应当建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分数并不是衡量孩子的重要指标,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才是父母的奋斗目标。
当孩子跟父母讲开心的事情时,代表着他愿意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父母听,父母就要用心去聆听,在快乐中建立引导孩子心存感恩,乐于奉献的目标;当孩子跟父母讲难过的事情时,父母可以先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他就会明白父母的心里有他,心中爱他,他自然不会过多的沉溺于悲痛之中,明白父母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暖的避风港,在温暖的怀抱中建立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心怀美好的目标;当孩子跟父母讲气愤的事情时,父母只需要用心倾听并在适当的地方表明自己的想法,同时,多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导孩子该如何对待此种情况,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发表见解的过程中明确孩子的价值目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开口表达,有效沟通
父母需要用语言去表达善、恶、美、丑。任何事情不能太过武断,正如《周易》中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易位而思,父母就可以发现孩子们的动机。俗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出去的话,无法收回,在批评孩子时,多思考这种做法是否恰当。当孩子需要表扬的时候,父母就不要吝啬语言,尽情的赞美孩子;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首先告诉他们,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们会怎么做?时刻谨记,父母的目的不是批评孩子,而是让他们明白道理。
3,用心感受,引领发展
父母需要用心去体会孩子们的感受。孩子是不断成长的人,他们会有自己的小世界,有自己的思想,父母需要用眼睛去捕捉孩子的行为,用心去呵护他们。孩子在不断的成长,父母也需要在孩子的成长中一起成长。一方面,任何行为都是伴有一定目的性的,父母要在充分观察之后,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判。
当孩子做错事时,错事已铸,无法回避的,父母能做的就是平心静气的告诉孩子他们做错的原因;当孩子处事不妥时,父母不能吹毛求疵,因为孩子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此时就是父母引导孩子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契机。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所系、血脉所在、精神所依,是连接个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家庭教育是父母爱的教诲,是人生的第一课。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轻松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与父母畅快的沟通;可以让孩子滋养美好品质。
如你对家庭教育指导学习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交流!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