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边缘人改变世界!
点开这个专栏,你我就是同为保研边缘人的异父异母亲兄弟姐妹了。流程见下。
以下按照时间顺序:
确定专业(大方向)选择(大三上,本应大一大二)
可以选择推免和统考都招生的专业,加大边缘人上学几率(很多学校的专业都不找统考了,除非有很大把握一定能得到推免资格,否则不推荐直奔该校);
反对“扎堆儿”专业(人大金融,报录比20:1难度直奔法硕,图书馆可能每层考研生有68%报名(大数定律的保守估计),且该专业招生人数没有明显扩招趋势(仅本部)和其他学校大多专业一样统招100左右,逐年难度增大)
衡量学硕专硕(如,商业分析学硕看似很香,但每年只招一两人,报录比十几到几十不到)如没有执意科研需求,或有能力出国等,推荐专硕。
确定专业(小方向)选择(大三上,本应大一大二)
避免随大流。上文已提及。分析依据:金融、经济等行业要求431(金融专硕)的,432(应统专硕)、801+802+803(经济)、434(国际商务)等都可以做,如果没有强硬背景(科研、竞赛、研究)等的兴趣支撑,请选择最好上岸的。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我最开始431和432都感兴趣,但是后来发现432的内容更吸引人,而431无论是阅读量还是客观分析都无法和432匹敌,因而放弃。(关于兴趣我有后续)
跨考(二级学科)需谨慎。如果跨考某一专业,需要对该专业有充足的把握(一般学校如此,清北人复交的经管金融专业的夏令营更甚)。没过本院的国际商务有很大原因是我准备432同时不再准备经济学了。
不推荐跨考一级学科(法学、数学等),推免时需要提交跨考材料(学硕),没有基础很难准备(我竟然没自知之明投了上海数学中心但没有数学文章,可想而知必刷)。
准备保研夏令营(大三上)
许多学长学姐都有说夏令营的问题就不过多赘述,要求的就是多快好省。
如果没有参加夏令营,九推会非常困难(华师、南开、中科、南京等大学没有给回复基本原因是其夏令营已经招过人);但部分学校会春(清北)/秋(北师大)季开设“夏”令营
材料充足,最好一个不落,英语能有多高就有多高。边缘人最难的不是优营而是入营。
信息渠道应该尽可能多。因为没有考虑此条,我错过了各985夏令营、秋令营、九推的机会。
同时准备考研专业课(大三一整学年,权当准备秋令营和九推)
除政治外,所有考研项目都会在营内考察。因而准备考研实际上就是准备推免。我所参与的所有学校都考察了数学三、专业课、英语的内容,有一不合格就造成致命打击(尤其是数学)。
工作论文在各秋令营都没有考察(可能是因为时间非常紧+院校自身原因+我只做的实验设计没有实证),但依据往年经历是必须烂熟于心的,尤其是清北复交人等。
专业素养有可能会提高录取概率,包括看什么课外书(应当是专业相关的而不是闲书)、看什么期刊、了解专业的前沿方向、coding(经管统计相关)。许多学校会稍微提问以拓展话题(要的就是侃侃而谈谈到对方满意)。
若夏令营落选,巩固知识准备考研、秋令营和九推(大三一整学年、大四上)
总结夏令营经验。没有优营的主要原因不是对手太强而是自己太弱。做不到给老师们impressed的地方要改进。主动展示自己的所有方面而不是和老师打游击战,让老师感觉自己十全十美才有更大把握优营。
巩固和发展学习体系。自第一次面试以来,我不断调整改进对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解,从偏数理统计发展到自测度论视角概率到数理统计计量应用的体系,综合的体系才能应对老师对学生的了解。
数学好好学。感谢姜渭学长作为我的数学和统计方面的榜样(或者任何学术方面)(他本人不知道)。
面试相关(大四上)
着装和环境得体(客观要求可能不存在,但根据以往的工作和面试经验,应当是存在隐性要求的)
许多知识你不会其他人可能就会(而不是你不会其他人也不会)。但要保持沉着冷静,尽可能给出多角度解释。
面试肯定计时,答题要又快又准(实际上在考专业课素养是否了解到位,掌握好的能侃侃而谈谈到老师举手示意”OK,不用再答了“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