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聊高考之(四)我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观点
目前高考考生报考大学,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内资大学,以及出国留学之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类似于中外合资企业,是由中国和外国的大学联合在国内成立的大学或专业。如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
中外合作办学往往在提前批招生,为什么在提前批招生呢?因为他要尽可能的吸引考生报考。清华北大等好大学为什么不在提前批招生呢,因为此类好大学不怕没有好学生报考。
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内大学最典型的差别就是,除了办学性质不同,还有就是学费高昂。因此只适合家里有矿的富裕家庭,并想以培养孩子将来出国为目的的,那些家庭情况一般,且没有能力或无意愿让孩子将来出国的尽量不要报考此类大学或专业。
很多家长抱有幻想,此类大学或专业虽然学费高,但是挂着个好大学名声,录取分数线比同一大学其他专业都低十几分,甚至几十分。那我狠狠心花钱买分不可以吗?
此类花钱买分心理,与花费高额课外培训班费用心理一样,都有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心理。总是希望通过拔苗助长或者额外花钱的代价,来让自己的孩子获得额外的竞争力。孰不知额外花费的高额课外培训费,最多只是让孩子分数稍微高一点而已,对孩子将来帮助不大。孩子自身智商高,自律能力强,自主学习能力强,不上培训班也能考个好大学,将来也可能有一个好发展。孩子靠课外培训班的拔苗助长,生命力病怏怏的,将来怎么去参与和别的高水平人的竞争?
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毕业证会标明中外合作字样,国内招聘单位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和那些国外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招聘单位招聘人员基本都认为此类毕业生都是花钱买的分上的学,水平与能力应该是很一般的,不会高看你一眼,甚至因为你所学的专业和国内就业不对口,反而更青睐别的国内大学的学生。
有家长会说,我听说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毕业证不注明中外合作字样,这样你就能够蒙混过关了?国内好单位的招聘人员对这些猫腻儿都门清,一看你所在城市分校区,或所学专业就知道你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也许有些差单位招聘人员不懂这些,但是考生花了这么多钱上学,愿意到这些差单位就业吗?如果愿意的话,为什么要花这多钱上中外合作办学呢,还不如上个国内普通大学也能这样就业。
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合作方大学也不可能让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不清楚,如果一点都分不清楚,那也是砸自己的牌子。比如你让北大清华,在北京同一个校区设立完全相同的两个班,一个是国内普通招生,一个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名字完全一致,发的毕业证也完全一致,以后谁还相信北大清华的含金量?你知道通过走后门上著名大学花钱门槛有多高吗?美国哈佛大学有个中介,通过体育特长生身份造假,让学生上哈佛大学,家长需要花费几百万美元以上。潘石屹也捐了一千万美元给美国耶鲁大学,捐了1500万美元给美国哈佛大学。他的两个儿子都上了耶鲁大学与哈佛大学。
因此,就国内中外合作办学这点学费,你就能让你的孩子享受和国内好大学统招生一样的就业竞争力,可能吗?
总结一下,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选择此类中外合作办学一定要慎重,我觉着还不如根据高考分数选一个国内的大学好些的专业,更靠谱,更接地气,将来更好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