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美景,旅行的意义在哪里?

《难忘的出行》--罗翔
我其实不是一个特别爱旅行的人,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建长,在这个书海、人海和大海中,不知道大家怎么选,我肯定还是选折中,躺在海边看着闲书,和朋友一起畅聊。所以当问我有没有什么难忘的出行时,我觉得其实有很多,毕竟只要你没有忘记的旅行,几乎都储存在你的记忆深处,自然是难忘的。
在我来北京上大学之前,我基本上没出过省,去过的最大城市就是省城,所以来到北京才知道各地风俗迥异,原来吃饭不是只吃米饭,早上居然可以不吃米线,居然还有人不吃辣椒。所以当我逐渐走出自己的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的地域偏见,我就开始带着集邮式的心态去了不少地方,这种地域的偏见慢慢的就变成了见多识广的优越,我开始看不起很多亲戚和朋友,觉得他们没有见识。人哪,总是从一种偏见到另一种偏见。我从井底之蛙爬到了池塘,成为池中之娃,开始看不起之前的井蛙,殊不知自己也不过是池蛙而已。所以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我才意识到,无论是故步自封的自傲,还是见多识广的这个炫耀,其实都是无知的一种体现,不过只是硬币的两面罢了。
这个世界那么的大,我们去的地方实在太少,即便是走马观花的经过,也不过只是匆匆的一片。去的地方越多,你就觉得去的地方太少,看的风景越多,就觉得还有太多的风景没有看过。读书和行路,其实道理的大致相同。这就是为什么奥古斯汀会说,我们因为好奇所获得的一切,最终会因为骄傲而全然玷污。
所以在做这期视频的时候,我打开了某某软件,想看一看自己的飞行轨迹。这个软件告诉我,你击败了全国百分之多少的人。我转念一想,这也要用击败一次吗,难道不是说你的劳碌奔波,劳苦酬访更胜于人吗?我在脑海中仔细检索记忆中突然袭来的这个旅行的片段,想到了几点和各位同学和朋友分享。
第一点是,这个世上的美景大多都掺杂了杂志。
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地方,金无足赤,景无完景,所有的美景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我去过不少海滩,心里想的是惬意的躺在这个海边的躺椅上,喝着冰镇啤酒,看着小说。但是每次不是阳光太大,就是蚊虫盯着,读书大多成为摆设,坚持不了多久,最后只能躺在宾馆的床上,面朝大海,心不在焉地读书,看海。说是看海,其实不过是看玻璃窗外的大海,我觉得这和看视频的大海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
有的时候我会想,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蛇虫鼠蚁?可能就是提醒我们,尘世并不完美,走马观花的去过了很多城市,有时会看到他们最好的一面,有时却瞥见他们最糟糕的一面。但是真实的世界就如真实的人生,总是有喜有悲,有好有坏。因此,无论是立场鲜明的过分美化或者过度丑化,其实都是过于充满的偏见与度短。美景和人心一样,总有天使和魔鬼在争斗。
20 多年前,在上学期间,第一次因为交流走出国门,寄宿在一个老夫妻家,周末就会去各个城市采风。走过了很多哲学家走过的路(物理意义上他们曾经走过的路),我常常徘徊在一条小路,据说黑格谢林和赫尔德林都曾经走过。我也非常喜欢看赫尔德林曾经看过的溪水,但他说,人诗意的溪居在这片大地上,不知道是不是也受到这片美景的启发,赫尔登的诗写的真的是优美。他说,人呐,那常常探寻内心之深者,倾诉言说由之而出的生命,若非悲伤是灵魂憔悴,男人将欣然面对他的财富。倘若居所闪烁光芒,剑于高空,人将拥有更宽阔的田野。把道路伸向远处,一个人环顾四周,优雅别致的小木桥跨过小溪。

为什么这么优美的风景却无法让他走出忧郁,抑制他的癫狂?但是为了练好德语,我每天都抓住一切机会和技术家庭的主人聊天。他们对中国知之甚少,我会给他们讲中国历史,有的时候我也会讲俾斯麦,讲弗里德里希大帝,结果发现他们茫然无知,感到非常不能理解我一个中国人为什么比他们还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
那时年轻,游兴很足,去过不少城市,有的地方是很美,但是总有瑕疵相伴。在巴黎的地铁,亲眼看过人抢包,在柏林的地铁站见过站街女随意拉客。所以当你在一个地方呆了一段时间,就会认识到,人生都有各自的不易,每一个地方都有好有坏,清规戒律太多的地方连啤酒都是 0 度的。太多自由的地方又有很多罪恶与多。不干净的地方,吃东西容易拉肚子,环境太干净的地方,人又容易过敏。
这些旅途的经历让我知道,城市没有最好,只能避免最坏,不要用最好去拒绝较好。理念上的美是肉眼可见的,所以我们才能容忍城市中有瑕疵的美。花虽凋零,但它的美有在。
第二点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真正的美景,往往要付出辛劳才能体会。
刚才说了 20 多年前的事情,估计很多朋友觉得我的德语不错,其实我现在算是完全不懂德语,因为有 20 多年没有用过了。我现在的水平大概是,当对方说德语时,我知道他肯定在说德语,不是英语,也不是法语。很难想象,当年在回国的时候,我居然还在向同行的一个德国游客介绍北京有哪些地方值得一游。
对我而言,语言是很难学的,我见过很多在英语国家待了几十年的,依然不会说英语,也见过很多留学生只会说中文。我一直认为,人类所有的成就靠的都是艰辛的努力,学习语言更是如此。只有当你彻底的掌握了一门语言,你才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如果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学习语言,往往会让你感到不解,为什么还要去学习它?
旅行也是一样,懂风尘仆仆的去看美景,其实看到的只是风景,风中之景,它的美则是瞬间的如风一样。但是正是这瞬间的美景,足以慰藉我们的辛劳,没有辛苦,也就没有欣赏美景的能力。现在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感受到美景的美,可能就是因为来得太容易了。所以我记得十多年前去布达拉宫,高原反应非常的严重,基本上爬几步我就会吃一片西洋参,结果旁边有个 70 多岁的阿姨行动敏捷,我很羞愧,不知道是不是个高的高反会更严重。
当然,当你爬到布达拉宫的顶端,看夕阳西下,那种震撼的语言是难以形容的。还有一年冬天爬武当山,真正意义上的爬,因为下雪,只能手脚并爬四五个小时才上山顶,虽然辛苦,但一路美景不断。我很少拍照片,那次拍了很多。
其实还拜访过很多名山大川,但是印象都不怎么深刻。也许是因为到的太容易了,飞机直打,缆车上下,没有辛苦的铺垫,也就没有美景的震撼。来的太容易的东西,人都很难珍惜和欣赏。
想到的第三点想和各位分享的就是绝美的风景让你感到震撼与渺小。
我很少给亲友分享风景照,但也会有少数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给他们发照片,理由是风景太美了,不敢独享,必须分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时刻,绝美的风景让你感到震撼与敬畏,你瞬间觉得自己非常非常的渺小,霎那间扑面而来的美景让你震惊,震撼之余你会觉得自己何德何能有机会看到此情之际,感恩之余,你会忍不住向你最爱的人分享。
前几天放假的时候,经过一片草地,看到一片无名的小花,我突然又想起大学期间说过的蚂蚁的故事。那个时候上英语课,我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外教问我们想变成什么样的动物,有人说狮子老虎,有人说大象老鹰,但是到我随口而出, "ant蚂蚁"。老师感到困惑,问我为什么?我说我们像蚂蚁一样的渺小,这片草地它要用一生去探索。我们觉得非常非常平常的草地,但是对他而言却神秘莫责。我们也有自己要探索的领地,虽然也许对别人而言稀松平常。
20 多年后,当我又一次经过一片草地,看到草地上绽放的野花,我突然又想起这一步,生活在草地上的蚂蚁能欣赏到一片美景的野花吗?他肯定看不到,因为它无法超越它的视野。蚂蚁虽然看不到超越它的美,但这片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也像蚂蚁一样生活在有限的时间,但在我们的视野以外,也许还有更多更美神奇的存在。
谢谢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