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战锤】同室操戈——塔拉贝克之战(Battle of the Talabec)
“雨水泛滥的河水水流湍急,一直试图把我拉到水下去,而他们一直向我们射来冰雹般的箭雨,我的周围尸骸遍野。我抬起头,看到一排长矛正指着我,战场上的硝烟在令人窒息的烟雾中飘荡。我不知道我们是怎么渡过河的,但当我们渡过河的时候我们终于能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了。”
——皮特·雷斯特,塔拉贝克领剑士

塔拉贝克之战是帝国三皇时代的开端,而战争的起因则是斯提尔领和塔拉贝克领选帝侯都宣称自己是帝国的合法皇帝并为了正统之位大打出手。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是一场悲剧,因为它是接下来长达近乎一千多年的帝国分裂时代的开端,直到虔诚者马格努斯时诸领才愿意屹立在一面旗帜之下。但从军事的角度来讲,它具有更为正面的意义,因为它展示了缺乏人数优势的军队是如何用恰当的策略弥补军事实力的不足的。
战役背景:
帝国历1359年,时任斯提尔领选帝侯被推举为了帝国皇帝,但当时的塔拉贝克领选帝侯奥提莉亚女爵并不服气,指控斯提尔领选帝侯是靠贿赂取得的皇位,而她则在尤里克教派和其他东部和南部领的支持下自封为帝国女皇,这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帝国历1360年春,斯提尔领选帝侯在盟友和支持者的施压下率军剑指塔拉贝海姆,而奥提莉亚也早已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一场内战已经箭在弦上。

最终两支军队在距离塔拉贝海姆33英里的塔拉斯塔姆河(River Talastamm)两岸隔河相望。奥提莉亚算到了斯提尔领选帝侯会先她一步出兵好让战争在舆论上对自己有利,而对方也算到了塔拉贝克领选帝侯会放弃塔拉贝海姆的天险主动出击——合格的统治者是不会放任敌人在自己的领土上来去自如的。

交战双方兵力对比:
斯提尔领:

指挥官:
斯提尔领选帝侯
阿尔布雷希特元帅(Marshall Albrecht),马军统帅
步兵:主要由来自斯提尔领、奥斯特马克领艾维领的民兵组成。
8,000名长矛兵
4,000名剑士
2,000名弓弩手,其中弩手约百人左右
骑兵:由于当时的步兵还没有今天的行省常备军编制和训练水平,决定战局的依然是骑兵冲锋。
100名西格玛之血骑士团骑士

1000名来自其他骑士团的骑士
炮兵:尽管官方记录中并没有提及黑火药火炮是否已经应用到当时的战争当中,但斯提尔领部队的确装备了一些投石机。
总参战兵力大约15,000人左右
塔拉贝克领:

指挥官:
塔拉贝克领选帝侯奥提莉亚
大元帅海姆特·维瑟尔(Marshall Lord Helmut Weisser)
勃艮哈芬军犬团(Bögenhafen Dogsoldiers)队长迪特尔·利博尔(Captain Dieter Lieber)
步兵:塔拉贝克军队的主干由佣兵和鞭笞者组成,由于他们的制服参差不齐,所有人都在左臂绑上了一根红黄相间的带子用于辨识身份。
4000名长矛兵,多数是边境亲王领的雇佣兵
1500名剑士
1000名弓箭手
骑兵:总兵力约3000人
佣兵骑士团勃艮哈芬军犬团
白狼骑士团
尤里克大祭司亲卫部队
塔尔的圣殿骑士
约100名黑玫瑰骑士
总兵力约10,000人。
渡过浅滩
“我们知道我们必须扳回劣势。斯提尔人比我们多得多,我们得过河才能攻击他们的营地。这似乎走向了死局。然后伯爵夫人,尤里克保佑她,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大元帅海姆特·维瑟尔
奥提莉亚知道她的军队在数量上处于不利的境地,于是想出了一个计策来帮她占据战斗的上风。这一策略在后来的将军和军事历史学家中非常有名,布吕歇尔·冯·温克(Blucher von Vincke)称其为“史上最狡猾的转移注意力的手段之一”。

帝国历1360年纳赫海姆月8日凌晨4点,奥提莉亚一半的兵力离开营地,向塔拉斯塔姆河渡口进军,他们奉命尽量制造动静。当斯提尔领选帝侯听到敌方军队向渡口进发的消息时,他立即选择把他所有的预备队和前线步兵的三分之一派到渡口防备,因为他认为奥提莉亚正在尝试进攻他们的侧翼。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大部分塔拉贝克领军队并没有前往渡口,而是返回了他们的营地。据说当她得知斯提尔人上当的时候,奥提莉亚给了维瑟尔一个拥抱,在她的帐篷里高兴地跳来跳去。
其余的牵制部队由勃艮哈芬军犬队队长迪特尔·利博尔率领。他们在早上七点钟左右渡过了塔拉斯塔姆河,吓了渡口卫兵一跳,当时许多人还在吃早饭。这些人不知道有增援部队被派来支援他们,因此几乎不做抵抗就逃跑了。利博尔的人以最小的损失占领了渡口,并准备迎接斯提尔人的援军,当时他们还在几英里之外。
正面战线:

而在浅滩发生小规模冲突的同时,奥提莉亚军队的主力准备过河攻击斯提尔人驻扎的泽维哈芬村(Zweihäfen)。四队剑士和长枪兵在左翼有骑兵保护,后面有弓箭手的掩护下开始渡河。虽然她成功地调离了一半的斯提尔军队,但塔拉贝克军依然要和一支占据有利地形的强大敌军战斗。
当塔拉贝克军开始渡河时,斯提尔领选帝侯命令他的部队留在城镇建筑物提供的掩护下。而位于房屋上层的远程部队开始向前进的敌人开火。尽管这是一场痛苦的考验,但塔拉贝克领的部队还是设法踏上了浅滩。当第一批人到达岸边时,斯提尔领的长矛兵冲出城镇,组成了一堵长矛墙。而塔拉贝克军则怒吼着冲上河岸,向刺猬阵发起猛攻。

当塔拉贝克军正在过河攻击泽维哈芬时,一名侦察兵告诉奥提莉亚他们需要一支部队过河到城镇以东去。奥提莉亚立即命令她的骑兵列队渡河前往那里。
与此同时,塔拉贝克领的步兵正逐渐把斯提尔人逼回村庄。最后,当他们到达定居点的街道和小巷时,密集的队伍被迫解散。双方的大多数士兵都不熟悉巷战,各部队不能聚集在一起战斗,被迫四散开来各自为战。弩手和弓箭手占据俯瞰街道的高处,向敌人射击。而在其他地方,士兵们进入房屋,从一个房间打到另一个房间。

然而,维瑟尔伯爵本人率领更多的塔拉贝克军渡过了渡口。渐渐地,他们把斯提尔人赶出了村庄。然而,在开阔的田野里,斯提尔领选帝侯可以使用他的骑兵对抗塔拉贝克人。当他们离开小镇时,选帝侯手下的重装骑兵向他们发起了冲锋。迫使他们逃回村庄,巷战再次开始。
最后冲锋:
“领主大人急切地看着即将到来的威胁。他没有任何准备来应对这些新的敌人;他们在几英里外的泥里倒了下去。从我主人的脸上,我看到了我们的失败。”
——阿尔布雷希特元帅

大约中午时分,当塔拉贝克和斯提尔人在泽维哈芬的街道上交战时,救援部队仍在设法穿过沼泽地向西边的浅滩前进,奥提莉亚的重装骑兵穿过东边的浅滩,向敌人冲去。他们设法对斯提尔人的后方发动了毁灭性的攻击。也就是那一刹那,斯提尔领选帝侯的军队开始逃跑。只有西格玛之血骑士团的骑士进行了反击,但即使是他们也无法抵挡塔拉贝克的骑士。奥提莉亚身先士卒,用狼牙棒粉碎了许多敌人的脑袋。事已至此,斯提尔人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大多数斯特兰的军队逃到了泽维哈芬南边的一个有围墙的农场。为了结束这场流血冲突,奥提莉亚亲自骑马来到农场,向残余的斯提尔军队保证,所有放下武器的人可以安然无恙地返回他们的家园。因此,她赢得了许多昔日敌人的感激和尊敬,进一步巩固了她的帝位。
战争的遗产:
尽管奥提莉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和许多盟友,但这不代表她的帝位得到了整个帝国的承认;斯提尔领选帝侯也是一样,他的失败使得许多盟友和支持者离他而去,毕竟他们有什么理由去支持一个在军事上毫无建树的废物呢?
尽管提供了宝贵的军事策略上的经验,但这场战争的遗产毫无疑问是完全负面的:它是之后困扰了帝国长达千年的内战和混乱的开端。无数野心勃勃的贵族和选帝侯为了所谓的帝位大动干戈,士兵和骑士聚集在旗帜下,他们吹响军号,击响战鼓,扬起旗帜,却不是为了对付兽人和北方混沌荒原的黑暗之神奴仆,而是将刀剑指向了自己的同胞。这是帝国历史上最为混乱、虚弱和黑暗的时代,若非虔诚者马格努斯的出现,这个旧世界最大的人类国度可能已经失去了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