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循表夜涉

2021-07-24 04:20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循表夜涉

荆人涉澭


            《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今译】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在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县以东江苏省铜山县以西一带),先派人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在澭水里设立了行军的标记。


没想到后来澭水(古水名,黄河的一条支流)突然大涨。


楚国人却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标记的记号,在夜间乘着黑夜涉水过河。


结果一下子被淹死了一千多人,军队惊哗,士卒惊骇,队伍乱得如同都市里面的大房屋倒塌崩坏时那样。


在先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沿着记号过河的;


现在水势猛涨,河水变得多起来了,河水水位大大上涨已经越涨越高了,可是楚国人仍然还按照原来的标记渡水,这就是他们惨败的原因。


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赏析】

本篇选自《吕氏春秋》的《察今》,“察今”即着眼于当前,观察和了解当前的实际情况,肯定变革等观点,说明制定法令制度要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因时变法,反对拘泥古制,凡事先王之法必须奉为金科玉律,机械套用“先王之法”,墨守成规的僵化思想。


作者认为,时代是变化的,社会是发展的,法令制度必然不同,根本不存在一种适合于一切时代的固定不变的法令制度。提倡从实际出发,要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解决问题。


本则故事以楚袭宋,荆人事先所立标志作为先王之法的象征,以河水本来很浅,后来暴涨,比喻时代的急剧变化。荆人把河水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无视这种变化,不去适应已经变化的情况,结果遭到了失败。说明不知道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按老一套办法行事,总要碰壁。


后用“表水涉澭”、“循表夜涉”、“荆人涉澭”等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变通的行为。



“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循表夜涉”是警示作用很强的故事,寓意是一样的,都是讽刺固执己见、拘泥固执,把什么事情都看成是绝对的、静止的、孤立的、不变的,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引婴投江”,对象发生了变化,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要随之发生变化,

否则,就会失败。


“循表夜涉”,时间发生了变化,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要随之发生变化,

否则,就会失败。


“刻舟求剑”,地点发生了变化,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要随之发生变化,

否则,就会失败




《吕氏春秋》类似一部古代百科全书的著作。出自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的杂家(儒、法、道等)著作,又称《吕览》。吕不韦自己认为其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览》。


循表夜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