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得了干眼症,我该如何从事正常工作(用电脑)?

2022-12-16 21:56 作者:安汰蓝护眼  | 我要投稿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52672/answer/2794872061)

长期对着电子屏幕(电脑、手机、平板等)进行工作、学习是现代最普遍的干眼诱因,没有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越来越发达,多数工作都是要每天长时间面对电脑进行的,那么,是不是得了干眼症就不能做这些工作了呢?

本回答将详细解析【电子屏幕光】诱发干眼症的路径,以及相应解决方案。

路径1:专注凝视时,眨眼次数会明显减少(尤其打游戏时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小人),睑板腺分泌的油脂由于没有及时眨眼而堆积在睑缘,接触空气后冷却,容易造成睑板腺堵塞

「专注凝视-眨眼频率降低」导致「蒸发式-干眼」

这条路径影响的是泪膜中的脂质层

脂质层——眼表泪膜的最外层

睑板腺在正常情况下,持续分泌液态的油脂,在眨眼后“糊”在眼表泪膜的最外层,形成脂质层,起“锁水”的作用。

睑板腺位于眼皮「睑板」内,与「睑缘」成垂直排列,并开口于睑缘

病理:【脂质层异常如何诱发干眼症?】

  1. 睑板腺的出口非常细小,油脂稍微凝固就很容易造成堵塞,睑板腺迂曲、扩张,后期泪膜的脂质层就会变薄;久而久之会导致该睑板腺萎缩,则无法再分泌油脂(如上图,睑板腺不止一个,有许多个,没死干净就还有救);

  2. 【油脂成分未改变的堵塞】——眨眼次数减少,而睑板腺的油脂分泌量并未减少,分泌出的油脂由于「没有及时被涂布于眼表」而堆积在睑缘,随温度降低而凝固,增加了睑板腺堵塞的风险;

  3. 【油脂成分改变的堵塞】——睑板腺分泌的油脂由于饮食等因素而发生了一定比例的质变,如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常温下为固态,现代人生活条件变好,不像过去难得开荤,即使不吃肉,喝汤时也时常会摄入饱和脂肪,所以,可以考虑适量戒荤)的部分增加,导致其熔点和粘度显著提高(更容易凝固),睑板腺堵塞的风险增加;

  4. 【“人工”堵塞】——社会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停得到满足,“化妆”逐渐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存在一部分「眼妆」直接画在睑板腺上的错误行为,会直接导致睑板腺堵塞;此外,晕妆、卸妆等过程,也很可能会导致睑板腺堵塞;

  5. 负责“锁水”的脂质层变薄,破裂加快,水层提前接触空气而蒸发,形成「蒸发型-干眼症」。

解决:【纠正油脂成分+及时涂布眼表】

如果睑板腺油脂成分未变质,那只要「强行多眨眼」就可以解决(化妆的仙女们注意手法和清洁);但更多的情况可能是睑板腺油脂已经变质了(易堵塞),「按摩」和「热敷」是无法改变油脂成分的,只能暂缓,不可持续

【纠正油脂成分(治本)】

这时,就应当大量补充熔点很低的ω-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其中DHA熔点为-44℃,绝对不可能在眼表凝固),彻底替换变质的饱和油脂,即可「根治性」疏通睑板腺。

p.s.虽然ω-6植物油在常温下也是液态,但是,我大中华的饮食结构天生就缺乏ω-3,而ω-6过量又会导致炎症的问题,从另外的路径加重干眼。

ω-3中,DHA更擅长改善慢性炎症EPA更擅长降低甘油三酯。这两者对于干眼症的显著疗效,临床上的证据数不胜数:

注意:一定要大量补充大量补充大量补充,可参考上述研究中的剂量,不用看国家建议的剂量(300mg只能将就用于日常保健),那个对干眼症来说就是精卫填海,根本起不到防治的效果。研究表明,普通受试者每天服用6g ω-3连续2年以上,并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1],所以无需担心吃得太多!

路径2:电子屏幕光的近距离直射会加重眼表氧化应激,长时间持续会导致伤害过量累积(996社畜、疫情宅家网课的学生党,每天被迫盯着屏幕6h以上),从而导致干眼症

电子屏幕光,多为LED光,但无论何种显示屏,光谱都有这样一个共性:具有明显的「蓝光尖峰」。

防蓝光理念的兴起,就是由于屏幕蓝光尖峰会「加重『眼底』氧化应激」和「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死亡」。然而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屏幕蓝光对于『眼表』也有着类似的影响,如「诱导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和「提高眼表氧化应激参数」,使得干眼症相关指标发生显著变化:

  • 单色蓝光」会加重小鼠眼表的「氧化应激」,并可能因此而引发或加重小鼠「干眼症」[2];

  • LED蓝光(尖峰约在460nm)」会加重了大鼠眼表的「氧化应激」,并可能因此而引发或加重小鼠「干眼症」[3];

  • 410~480nm蓝光」(包括所谓的“有益蓝光”)会加重人眼表的「氧化应激」,从而诱导「人-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加速泪膜水分流失,引发干眼[4];

  • 看手机、电脑屏幕」(真·电子屏幕光)会加重人眼表的「氧化应激」,从而引发或加重人「干眼症」[5];

  • 电子屏幕蓝光导致的干眼症为「蒸发型-干眼症」[2];

  • 保留所谓“有益蓝光”的防蓝光产品对于眼表的防护根本不够[4]。

蓝光→氧化应激加重→干眼症加重

由上述结论汇总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该病的发生往往伴有明显的「眼表氧化应激指标」的升高,屏幕蓝光是通过「加重眼表氧化应激」而诱发了干眼症。

病理:【眼表氧化应激-干眼循环】

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2017年在《Acta Ophthalmologica》上发布的一则研究,眼表氧化应激会形成一个复杂的恶性循环,从不同路径加重干眼症[6]:

  1. 高能量的短波长光、空气污染物、杀菌剂(眼药水、装修房子后的残余气味)等因素加重氧化应激,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OS;

  2. 对于自由基,人体本身可通过「自体抗氧化系统」来对抗,也可通过「主动补充非酶抗氧化剂」来开外挂★。而当ROS过量势不可挡时(即“氧化应激”),就会四处攻击,导致各种异常(衰老即为ROS累积的结果);

  3. 【ROS在细胞外】攻击「泪液-脂质层」导致泪液变质+攻击「眼表-神经元髓鞘」可能导致眼表感觉神经病变,泪液分泌异常;

  4. 【ROS在细胞内】激活炎症因子,泪腺动/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发炎or病变,泪水分泌异常+攻击眼表角/结膜上皮细胞,导致杯状细胞出现功能障碍,粘蛋白分泌异常;

  5. 结局:泪液分泌量减少,眼睛感到干涩+泪液成分改变,增加了不好的溶质,渗透压升高,需水量提高+负责“锁水”的脂质层受损,水分流失增加。

解决:【防御】防蓝光+【断后】抗氧化

氧化应激因屏幕蓝光而起,所以首先应当做好防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再补充抗氧化剂来断后!

关于防蓝光:

有效的防蓝光眼镜(或屏幕膜)对于「干眼症」才有用。并不是所有名叫“防蓝光眼镜”的眼镜都可以“有效防蓝光”!

割韭菜产品-1——蓝光格杀勿论(过滤范围λ=380~500nm);割韭菜产品-2——跑偏了(过滤范围λ=380~450nm),防的是一部分“蓝色的光”,LED蓝光(λ=430~480nm)没太受影响

【无效-防蓝光】反面教材汇总:

  • 镜片透明,什么都不防;

  • 镜片透明,防的是紫外线;

  • 镜片橙色,所有蓝光都100%砍掉(对应上图中的割韭菜-1);

  • 声称只防“有害蓝光”,宣传“有益蓝光”对昼夜节律有好处的,所以要保留(对应上图中的割韭菜-2);

……

割韭菜-2:为什么不能只防“有害蓝光”,保留“有益蓝光”?

“有益”的部分(450~500nm,也有其他说法是445~505、>455等等,一丘之貉)经实验证明,对眼表和眼底都仍然存在伤害,甚至伤眼风险比“有害”部分还高。(详情戳这篇和这篇)

所以,防护波段一定要瞄准LED蓝光峰值:430~480nm。

割韭菜-1:为什么“过犹不及”(过量防护也是不好的)?

你可能会认为,总之是蓝光的锅,理论上来讲,多防一些终归更保险,只要没有遗漏的波段没防住,就能确保万无一失了——这个思路的确没错,但是,没有顺应“人眼的本性”

不难想象,人类沐浴在自然光(漫反射后的、强度适中的太阳光)中进化了万亿年,眼睛对太阳光的适应性是最好的,所以阳光下的色彩对人眼来说是最容易辨认的。如果电子屏幕光经过某防蓝光产品过滤后,光谱出现了严重的缺失(如割韭菜-1),眼睛看到的画面和自然界是存在巨大的、足以引起不适的色差的。而长期看向这样的画面,则会导致视锥细胞的敏感度降低,大脑辨色会更加费力,容易造成眼疲劳;对儿童而言,也会影响其感色能力。

色差严重时,主观感受上也会有明显不适

所以,过量防护其实是个「顾此失彼」的措施,防护后的画面会从另外一条途径对眼睛造成伤害。

为免除「色差伤眼」的问题,『有效-防蓝光』的宗旨应当是尽量向太阳光靠近——将430~480nm过滤掉60%左右,可使得光谱形状最大限度地接近太阳光,从而将“色差伤眼”的问题降到最低。(重度干眼症可选择“柔光”款)

关于抗氧化:

抗氧化一般而言分为两类路径,即「路径1:降低氧化应激的压力,促进自体的抗氧化系统的产生」&「路径2:补充非酶抗氧化剂」。

眼睛营养物的三剑客“叶黄素、花青素、DHA”中,前两者即为抗氧化剂,成功补充到眼部,即可通过「路径2」缓解干眼症;而前文针对脂质层异常型干眼症所强调的DHA,它虽不是抗氧化剂,却可以『花式抗氧化,通过「路径1」缓解干眼症:提高谷胱甘肽水平,降低ROs产量,代谢形成神经保护素D1等,效果不输抗氧化剂。所以,DHA在临床上对于干眼症显著疗效必然与其强大的抗氧化功能息息相关。

路径3:「看手机屏幕」比「看电脑屏幕」更容易引发干眼!

用手机相对平板、电脑对眼睛伤害更大,不论是在干眼症还是其他方面:

  1. 手机屏幕小得多,而且窄,不如横屏那么容易展示信息,导致观看更费力

  2. 使用距离近,人眼接收的屏幕光因而更强

  3. 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分析,使用位置(比其他屏幕)更低(导致人们使用手机时往往非平视),更容易出现频繁的「不完全眨眼」,从而影响泪膜稳定性

  4. 移动幅度大,距离改变导致眼睛不停调节

……

【解决】根据第3点,平视可以有效避免不完全眨眼的出现,无论是专注看书、看手机还是看电脑,借助支架调整视角,可有效增加眨眼次数,缓解干眼的症状,还可以避免垂直散光的加重。

【总结】

  1. 专注凝视容易减少眨眼次数,导致睑板腺堵塞,尤其对于平日饮食吃肉比较多的群体,应当大量补充ω-3(DHA)以替换睑板腺中的饱和油脂,使其变得不易凝固;

  2. 电子屏幕的蓝光会加重眼表氧化应激,引发“干眼循环”,应当做好有效的防蓝光,并注重抗氧化剂的补充,此外,DHA也能够很好地辅助抗氧化;

  3. 看手机(小的移动屏幕)比看电脑更费眼,可以选择用支架支撑至平视,能够有效增加眨眼次数,从而防止干眼。

时代的潮流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今后人们生活中定然是会越来越多地用到电子屏幕,如果不是到了非常极端的情况(如:睑板腺全部萎缩退化,眼睛已完全不能自己分泌油脂),最好还是能够精准地做好干眼症防护和保养,同时也不必“因噎废食”,勇敢面对并解决问题,允许自己在擅长的领域继续发光。干眼症是个慢性病,恢复过程需要十分耐心,请一定坚持,祝你早日康复!

参考

  1. ^Sacks F M , Stone P H , Gibson C M , et al. Controlled trial of fish oil for regression of huma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HARP Research Group.[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1995, 25(7):1492-1498.

  2. ^Seok L H , Lian C , Li Y , et al. Influence of Light Emitting Diode-Derived Blue Light Overexposure on Mouse Ocular Surface[J]. Plos One, 2016, 11(11):e0167671-.

  3. ^Chen W Y , Xiao K H , Lin R , et al. Effect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different color rendering indexes on the ocular tissues of rat[J]. 国际眼科杂志:英文版, 2022, 15(7):9.

  4. ^Lee J B , Kim S H , Lee S C , et al. Blue light-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protective effects of ethanol extracts of various medicinal plant mixtures.[J].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14, 55(7):4119-27.

  5. ^Jung, Han, Choi, et al. The influences of smartphone use on the status of the tear film and ocular surface.[J]. Plos One, 2018.

  6. ^Seen S , Tong L . Dry eye disease and oxidative stress[J]. Acta Ophthalmologica, 2017.


得了干眼症,我该如何从事正常工作(用电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