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真正的收官之作
这一作里面,揉进了很多东西,比如家国情怀,文化冲突,文化自信,隔代交流等等等等,但却并不是一顿拼凑,而是把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做为总结篇,当之无愧。
整部电影的叙事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平铺开来,顺着讲,简单的结构使得此片的观影受众会更广些,对于问题的探讨虽然没特别深入,但是也能引起共鸣,作为当代商业电影可以说是很成功的。
而作为本片揉进去的很多点,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有所感触。
一,功夫再高也怕挨刀,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两句话是我看《叶问》这个系列时总会莫名想到的,总结起来就是:大人,时代变了,以及,现实的残酷。在整个系列里面无不体现着功夫在时代洪流中日渐示微以及一代宗师在现实中的困局。是的,他武功高强,一个打十个,是的,他名满天下,他以武载德,但是面对叛逆的孩子,他无奈,面对一个入学的推荐信,他奔波劳累,多么现实,甚至有些扎眼耳根疼。
二,活到老学到老。对于自己的孩子,他那一个巴掌,其实也像极了当今的很多父母,他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换来一阵叛逆甚至嘲讽,他完全是手足无措的,他自己无法语言传达出的委屈和孩子叛逆的碰撞,几乎无法在当时以很完美的方式调和,所以,巴掌清脆。然而美国之行,以第三者的视角观察了万会长父女,则让他悟到了隔代交流困局的突破口:“理解”,当他理解了孩子,而孩子也理解了父亲的时候,没有了巴掌,变成了两相对话,纵使武功高强,清官何断家务事,也是人生一课。
三,文化自信。很贴合当下环境的一个点,自信≠傲慢,包容与开放才是真正的出路和发展,闭门造车最终只能是自嗨,最终落后于人,互相包容,互相开放,才能互相理解,互相发展,幸哉,当下的中国的基调正是开放与包容,所以从现实层面来说,我对于中国往后的路我是乐观的,就像叶问和李小龙不拘泥于国术之于国人才能把路走宽一样。
最后,国外的月亮也没那么源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