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家乡,一个“多变”的地方;家乡,一个伴我长大的地方;家乡,一个孕育我初心的地方!
小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乡。记忆里的家乡,是不通路的,儿时最喜欢的事就是跟着奶奶去集市赶集。每次天不亮,睡眼惺忪的我被奶奶唤醒,然后带上家里的“土货”,翻过两个山坡,跨过一条河,总算来到了所谓的“街”上,这个时候就开始发挥我作用的时候,找一个行人必经之处,便开始吆喝起来,“自家种的红薯,又香又甜哟”“纯粮食喂的土鸡和鸡蛋,营养丰富,对老人孩子好哦”......随着渐渐长大,回家乡的时间变成只有寒暑假。这个时候的家乡,在党的政策扶持下,开始通上了大路,去赶集也不再需要“翻山越岭”,原本几个小时的路程缩短为半小时,“街”也由“一条直线”变成拥有几条分叉路,随便找的“空位”变成一个个“小格子”,吆喝声也变成了“大喇叭”......在上大学直至现在工作,回家乡的时间和次数都直线下滑,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党的良好政策下,柏油路已经直接通到了家门口,步行十分钟就能直接到达集市,现在的街道也拓宽为原来的两倍,菜市场、日用品等分为一个个专有片区,一个个小卖部变成应有尽有的大型超市,价格也比之前便宜了不少。这个伴我长大的地方,这二十年的变化真的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每次的变化都是党为人民做的好事、大事、实事。家乡,也越变越好。
待在家乡的我,除了赶集之外,另一个兴趣就是围着爷爷转。因为在爷爷这里,有好多好多故事。爷爷自幼父母双亡,唯一的妹妹也在战乱中去世,是中国共产党养育了他,他常常提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党的光辉始终照耀着他,好几次从前线战士的掩护下从敌人的“魔爪”下逃脱,他怀着感恩的心和一腔为民奉献的热血,刚成年就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我渐渐长大,爷爷开始给我讲一些“热血”故事。王二小、刘胡兰、雷锋、董存瑞......一个个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爷爷的口中是那么生动、那么鲜活,英雄们的勇敢坚强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在我幼小的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私奉献为人民、无所畏惧为国家的好政党,而我,也想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我的记忆中,爷爷一直是村里的支书,村民们只要有事,不论大事小事,他总是会第一时间冲在前面,亲力亲为。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临近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事情,突然村里唯一的取水点堵住了,村民无法用水。爷爷放下手里的事情,马上赶到取水点,当时可是寒冬腊月,冰冷的水混着泥巴、树叶,我想着都瑟瑟发抖,爷爷硬是徒手将堵住的管道疏通。回来之后我问爷爷,家里有存水用,而且这么冷,为什么要这么急。爷爷有点生气,但还是语重心长的和我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有事,我们必须要冲在前面。”简单的几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一股暖流经过心里那颗种子,让它破壳发芽,更加坚定了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现在的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坚守在基层,带着爷爷的心愿继续发光发热。
“多变”的家乡,感谢你陪我长大,我将不忘初心永远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