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义之间的区别与趋同
同志们,我们平时谈到主义时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

有些人他会想到这是前世纪的东西,会觉得“主义”这个东西包裹有一种特别的神秘感。会认为这是一种应该消失的东西,并且还理所当然的认为现代时期并不需要这种已经过了时的老东西。
还有人对于“主义”则是有过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大谈所谓的“自由”还有什么国际代表之类的话术,而一旦让他好好细细地讲解各种的“主义”是什么却又是大有畅谈各种各样的“自由”理论。
也有人会认为这些所以然的“主义”与他本身并无任何关系,所以保有的意见是如同墙头草一般的哪边对他有利就无所谓地听从。
那么我们部分人所时常谈论的“主义”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前面有各种坠饰,例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等如何的主义词语,而这些各种“主义”有什么趋同和分别是本次的意见发表。

各种不同的主义之间它们代表的不仅是一串词组或者一段文字,它们所指代是一个与另一个之间不同群体的理想以及行动指南,如同“法西斯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代国家,两种不同“主义”的国家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频繁地交手,这种“主义”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因为“主义”间的目标路程因为一些当时的某些局限导致了必然暴力方式的对峙,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某一方在当时相信只有唯一的方式能解决问题。
不同“主义”之间的理想往往是群体之间共同认同的某项原则与目标,而不同的原则又会从而导致群体采取各不相同的方式来向他们的“主义”目标前进,一边前进,一边又避免触犯原则的底线。但由于一种原则可触犯的标准有时又是另一种标准的底线,而在原则之间无法洽融的前提便是暴力的发生火线,这种表现是一种原则消灭另一种原则的侵犯或者阻碍。
所以至此而言,“主义”之间从产生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不同,但是从形成角度观察却又是相同异同或是完全不同相互并存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