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普】反恐尖刀: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阿尔法”反恐特种部队
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而今,该部队大约有700人,其中有一支250人的精锐部队,还有若干小分遣队。阿尔法特种部队多从国家安全部门、空降军、俄联邦内务部边防部队及军校毕业生中精心挑选,除了要求体格健壮、反应灵敏外,还要求通过智力测试。该部队已成为俄罗斯反恐中坚力量。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称得上最严重的社会威胁之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可谓无处不见恐怖主义肆虐的痕迹。有人把这股恐怖主义狂潮称为“20世纪的政治瘟疫”,更有人惊呼这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 最早的恐怖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但恐怖主义真正形成并超越国家范围还是二战以后。特别是70年代初以来,恐怖主义更是猖獗一时:绑架暗杀、扣押人质、劫持飞机、炸弹爆炸,全世界几乎日无安宁。当时,恐怖主义也开始威胁到苏联。1973年,一架雅克一40型客机在弗努科沃机场遭到4名武装歹徒劫持,机上旅客全部被绑架而沦为人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和内务部联手采取紧急行动才解救了人质,这一事件在苏联国内造成了震荡,人们精神紧张,从而也引起了苏联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当时,苏联正在全力筹办将于1980年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会。为预防在慕尼黑奥运会上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绑架后惨遭杀害的一幕再次发生,同时应付苏联国内已经出现的恐怖主义苗头,尽快建立一支受过良好职业训练、并可在国内外随时随地用于打击恐怖主义的特种部队问题,被迅速提上了苏联政府的议事日程。 1974年7月14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下达命令,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一支专门的特种作战分队,其主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这支反恐突击队最初被定名为A小组,它就是著名的“阿尔法”特种部队的前身。组建之初,阿尔法特种部队就已身负重任,因此,该部队对入选的成员可谓“万里挑一”。阿尔法特种部队的首批成员不超过30人,他们全部是身手不凡的青年克格勃军官,并且全都是通过了严格考试后才得以跻身于这支最精锐的特种突击队。 经过5年训练,阿尔法小组终于真正成为了苏联的一把反恐尖刀。在20余年的成长历程中,阿尔法小组参与了数十次战斗,屡屡大显身手,立下了显赫战功,成为世人瞩目的一支反恐怖利剑。 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装置,潜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要求美方外交人员护送他离境,否则就要引爆爆炸装置同归于尽。阿尔法小组奉命采取果断行动,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没有发生任何伤亡。阿尔法小组干脆利落的首次行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12月27日,前苏联对近邻山国阿富汗采取了突然袭击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当夜,奉命调赴战场的阿尔法小组参加了强攻阿明宫的激烈战斗。在兄弟特种部队的配合下,阿尔法小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占了戒备森严的阿富汗总理府,生擒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政府总理阿明。阿尔法小组第一次真正地经受了一场“战斗洗礼”,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战斗能力,但也首次付出了牺牲9名队员的惨重代价。其后,为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阿尔法小组提出了新的目标,这就是“在任何一个可能出现恐怖主义的环境中,阿尔法小组都要有‘自己的人…。随即,阿尔法小组开始扩大规模,成员数量大增。预防性措施并非白费工夫。 从1981年到1986年期间,前苏联境内发生了3起重大的恐怖主义事件。但由于阿尔法小组的果断行动,这些恐怖主义事件无一得逞。1981年,在萨拉普尔市,阿尔法小组制服了2名携带冲锋枪将25名中学生扣为人质的恐怖分子,在整个战斗中,孩子们没有一人受到伤害。 1983年,在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恐怖分子扣押了一架图一154型客机上的57名旅客,阿尔法小组适时采取行动,再次在毫无伤亡的情况下解救了全部人质。3年后,在乌法市,阿尔法小组又采取了一次类似的战斗行动。在那里,2名恐怖分子一人被击毙,另一人被打伤,所有人质毫发未损。 1988年,在矿水城,几名武装歹徒劫持了一辆大轿车,绑架了车上32名乘客,其中31个小学生和1位女教师。阿尔法小组迅速赶到出事地点。他们与匪徒们通过无线电台进行了一天一夜的艰苦谈判,最终使匪徒们自动放下武器,释放了全部人质。 在谈判中,阿尔法小组的许多成员都表现得非常勇敢和顽强。这是因为,在每一次行动中,阿尔法小组经常需要耐心细致地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以降低恐怖分子的进攻性,防止他们对人质施加暴力。阿尔法小组的成员具备一套独特的与恐怖分子谈判的战术,他们具有的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生活阅历,使之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犯罪分子的内心活动。 2002年10月23日,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阿尔法部队使用秘密气体对恐怖分子发动攻击,在随后的交火中击毙39名恐怖分子,还有数量不明的恐怖分子逃脱。共有129名人质因吸入阿尔法部队释放的秘密气体身亡。 2004年9月1日,别斯兰人质事件,阿尔法部队参与人质解救行动,尽管全力以赴,但是仍然发生了326名人质死亡的惨剧。 阿尔法小组的成员都配备有马卡洛夫式9mm半自动手枪、微型冲锋枪、多用途匕首等全套特战装备。为了有效地控制各种局面,阿尔法小组还配备了各种特殊的反恐怖兵器,如特制的手榴弹和特种杀伤武器等。另外,为了保证各种反恐怖战斗任务的完成,阿尔法小组的成员在专业上也进行了全面的分工:百发百中的狙击手、翻江倒海的战斗蛙人、胆大心细的爆破专家、迅速敏捷的无线电报务员等等。 为了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阿尔法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配有一部通讯设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从收到作战命令到装备齐全,直至登机出发,最多只需要1个半小时到2小时。而且,20年如一日,长年累月,阿尔法小组时刻都有一个作战分队处于整装待发的战斗值勤状态。 阿尔法小组在挑选成员时条件近乎苛刻,他们必须符合空降兵的身体条件,年龄大多限制在25到27岁之间,因为这时期他们已经思想成熟,而且身强力壮。最主要的是,阿尔法小组的成员7成以上都受过高等教育。这些特种突击队员们多数来自著名的梁赞近卫马尔格洛夫高等空降指挥学院。莫斯科高等诸兵种合成指挥学院和边防军所属的两所军事学院。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入选阿尔法小组的标准稍有放宽:任何身体健康、心理稳定、年龄在22~27岁之间、服过兵役的男性均可提出入队申请。如果申请人符合所有候选要求,他就有机会参加专门的考试。但是,能够最终入选阿尔法小组的只能是申请者中的佼佼者。 对于阿尔法小组成员的要求是,他们不应只是机器,而应成为知识型的人才,能够在严峻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分析情况,提出自己的预测,作出恰如其份的决策。因此,在挑选成员时,阿尔法小组要对申请者的个性。测试和面谈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 正确地评估申请者的智力水平。 性格怪异的申请者根本无法入选阿尔法小组,由于反恐怖特种作战行动所处的独特环境, 阿尔法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彼此之间都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的同事。这不仅关系着他自己的个人生命安危,而且关系到整个特种作战任务能否完成。 入选阿尔法小组只是第一步。随后,每一位人选者都必须接受极其严酷的训练。阿尔法 小组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训练方法,并且大量惜鉴了国外特种部队训练的成功经验。以 在制服恐怖分子时常用的近距格斗为例,阿尔法小组在进行近距搏斗训练时,就有意识 地采用一些最有效的方法,目的就是训练队员们善于在空间非常狭小的情况下仍能同武 装分子进行肉搏战。 对于阿尔法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而言,射击则是“小菜一碟”。这是他们赖以存身的基本 功和拿手戏,当然也是日常训练的重头项目,谁都清楚,“百步穿杨”的枪法绝非一朝 一夕之功。此外,他们还必须学会在行进的坦克间穿行和进行空降训练。 这一切的训练,目的除了帮助每一位成员具备基本的战斗素质外,还有另一项重要的宗旨,这就是培养小组成员为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训练中,阿尔法小组还刻意培 养每一位成员独立行动的能力,这就是阿尔法小组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每一个成员都能 够以必要的方式去独立完成所受领的艰巨任务。阿尔法小组每月都要对其成员进行一次检查,对他们的能力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如果未能达到训练要求,则难以逃脱被除名的 厄运。当然,对于每一位人选者来说,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他们全都明白自己肩负的重 担,以及每一滴汗水与未来流血牺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