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怦然心动》:一个大约是两情相悦的故事

2019-12-15 13:19 作者:ACG电影社  | 我要投稿


早在几年前就看过《怦然心动》这部影片。影片女主思维开阔,崇尚自由,富有浪漫主义,冒险精神,勇敢。也许如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所言,真爱的第一个征兆,是男孩会变得胆怯,而女孩会变得勇敢。朱莉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勇于去追求。这一点与亚洲文化所推崇的女性应该矜持的思想有本质的区别。热情,大方,面对喜欢的人就本能地想对Ta好,朱莉是一个温暖似骄阳的人,然而最初男主并不喜欢她,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个影片没什么好柠檬的。

 


朱莉是一个内心善良,直率,很有主见和思想的女孩。能在别人只看到丑的树上发现绝美的风景;在科学实验课上孵化小鸡,还把成果——鸡蛋分享给男主;会维护只见过一面的智障叔叔,会为无人竞拍的小胖同学救场。似乎朱莉的脑袋瓜里永远会生出一些异于常人的想法,她的这种个性是不太招一些人喜欢的。男主的好哥们就说她是“无所不知的讨人厌。”

 

难怪男主刚开始不喜欢她。


 

影片是一个非常好的爱情启蒙。

什么是爱情?

有人说是费洛蒙,有人说是相似的三观、欣赏的性格。

简言之,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

前者决定了你会被这个人吸引,后者决定了你会欣赏TA,并愿意和TA长相厮守。

前者叫做一见钟情,后者叫做日久生情。外在和内在更看重哪一种是因人而异的,也不是说追求外表的就一定不靠谱,但笔者是倾向于后一种。

 

从这部影片来看,朱莉对男主就是一见钟情,但男主对朱莉其实是日久生情的。因为朱莉是个很有内涵和内在美的女孩子。当男主发现,和其他女孩的聊天话题只能停留在美食和好看的服装,只有朱莉会谈起永动机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个女孩是多么的与众不同。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看到最后,明明外观没发生什么变化,就是觉得这个女孩子真美啊。

 

朱莉固执地坚守那棵根本不属于她家的树,是为了留住心中一片独有的风景。那是她儿童时期内心深处的伊甸园,潜意识里她也一定有期望终有一天,自己喜欢的男孩子也会愿意爬上高大的枝丫,和她一起看风景。

 




1957年夏天,一个微风吹拂的日子,我沦陷在了那蓝色的眼眸中。

他握住了我的手,哇,他一定是喜欢我的。


醒醒!是你死死地揪住了人家的手吧?

对面分明是一副被恶魔扼住了命运咽喉的惊悚表情。

 

爱情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美颜和PS,强大到你可以去欺骗自己他也是喜欢你的。虽然笔者不太相信一见钟情,但是女主的脑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影片从两个人的视角分述,揭开了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思维方式。情窦初开时内心的微妙变化,和在爱情中两个人的心理成长。影片告诉我们,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喜欢一个人都不应该只以外表来评价。而一段好的感情,一定是两个人的心理、对待情感的方式最终都有所成长。

 

 


根源:原生家庭



影片对于两个原生家庭的对比也非常发人深省。男孩家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可以看出比女孩家经济条件好。男孩父亲的傲慢从影片一开始就凸显出来。小小的邻家女孩想要帮忙搬东西,男主父亲一开口便是:别乱动,东西都很贵的。随后的鸡蛋事件,对邻家有脑瘫弟弟的看法,态度,处处都表现出,他根本就看不起对面女孩这家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以刻板的方式管教,不经意间把自身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家庭成员。从后面聚餐时的沉默可以猜测,也许这位父亲年轻时也是为了家庭放弃了梦想,但并不意味着他理应藐视其他人的坚持。

 


而女孩家呢?父亲是个业余画家,甘愿把自家挣来的相当一部分钱拿去照顾生病的弟弟。理解支持儿子们想做音乐人的志愿,教女儿不给邻里添麻烦,也会为了女儿用画笔将失去的伊甸园找回来。正是有这样一位理想主义又善良的父亲,朱莉才会成长为一株自信灿烂的向日葵。

 

两个家庭仿佛各自的草坪,

一个看起来荒芜杂乱却开出生命力旺盛的花,

一个修剪精致却死气沉沉。

 

 

一棵树的梦想

 

影片的名字叫“怦然心动”,朱莉在一开始就心动了,布莱斯却直到影片末尾才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真心。

 

朱莉最珍视的那棵树还是被砍掉了。男孩错过了那一片绝美的风景。

可是没关系,他种下了一颗新的种子。

有几十年的时间可以陪朱莉一起等那棵树长大,

眺望那一片玫瑰色的风景。

 


难以想象这样一部令人怦然心动的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在拍摄时导演罗伯·莱纳已经63岁了。不愧是双鱼座的导演(捂脸)。从作品中能感受到他细腻的情感,对生活深刻独到的见解,和温暖的正能量。导演早些年的电影《当哈利遇到莎莉》也是一部主角从两相厌到相爱的爱情经典,聚焦于一对都市男女,那是真爱的另一种样子。 我喜欢罗伯·莱纳的爱情故事,他镜头下的男女主人公即使分分合合,总会在最终找到彼此,像简奥斯汀的小说,过程再虐,总有个圆满的结局。

 

 



《怦然心动》:一个大约是两情相悦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