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儿感冒发烧:打针输液的危害,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入秋后,气温忽冷忽热,不少孩子

2022-09-09 13:01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小儿感冒发烧:打针输液的危害,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入秋后,气温忽冷忽热,不少孩子感冒发烧,弄得家长心力交瘁。虽说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但是一般家长对儿童感冒的认识与治疗存在很大误区。那么,对于儿科专家又是怎样从中西医不同角度来解读儿童感冒呢?

什么是小儿感冒?小儿感冒时发烧到底是好还是坏?

西医认为,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90%是感染病毒,其次是感染细菌。而中医则认为,感冒是风邪侵犯人体引发的疾病,即所谓“伤风”,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治疗采用发汗解表的办法。

家长最怕孩子发烧,怕烧成肺炎、脑炎,所以一见孩子发烧就惊慌失措,就要马上退烧。

那么感冒时发烧到底是好事是坏事?感冒时发烧,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发起来抗击外来感染的正常生理反应,对杀灭侵入体内的病毒或细菌非常有利,如果急于降温,就会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发烧本身不会引发肺炎或脑炎,只有病毒或细菌侵入肺部或脑中才会引起肺炎、脑炎。如果急于降温,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力,反而更容易使病毒或细菌侵入下呼吸道,即气管和肺。

当然,温度太高,孩子会很难受,降温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要太惧怕发烧。还有的孩子温度太高时容易惊厥(即抽风),那就要及时降温。如果你的孩子从来没有发生过高热惊厥,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更不会发生。

如果单纯的想降温,西医有两种药可选:“感冒药”和激素。选用前者,副作用较小。但不管用那种,都只是治标不治病。所以降温几个小时以后温度又会升上去。中医治发烧,不着眼于单纯的退烧,而是着眼于治病,病好了烧自然就退了,一般不会反复。

什么是“感冒药”?

西医VS中医治感冒到底是哪个更好?王瑞忱主任介绍:感冒就要吃或输“消炎药”,是对患者的极大误导:首先名字本身就是误导,正确的名字应该叫“抗生素”,其次治疗上更是误导,因为感冒绝大部分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根本无效。

“错误的名字,错误的治法,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为什么有的孩子老爱生病,与滥用抗生素导致免疫力下降有直接关系。”王主任说,中医治感冒思路和西医完全不同,完全不管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感冒,只是根据患者表现出的症状来辨证施治!

著名儿科专家王主任指出:感冒是感触风邪而引发的,一般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在治疗上,不是着眼于病原体,而是着眼于患病的人,通过药物帮助提高病人的免疫系统来祛除病原体。比如风寒感冒用麻黄散和桂枝汤来治疗,这些药物并没有直接杀灭病毒或细菌的作用,但只要用对了,经常一副药就能热退病愈。

用正确的传统的中医方法治好一次感冒,孩子的免疫力就提高一步,以后就不容易感冒。绝不像西医——越治,孩子的免疫力越低,越容易感冒。

为什么说要用正确的传统的中医方法呢?因为,现在有非常多的所谓中医满脑子西医思维,用西医的思路来用中药,动辄“消炎”或清热解毒,要不就要配着西药或打针治发烧,这样是不可取的!

王瑞忱介绍:小孩常发烧,身体差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治疗不当。以这个小孩为例,每次发烧都用大量的抗生素输液,一则产生了抗药性,二则抑制了身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后来家长找中医看了一年多,但还是每月都发烧。这个中医治不好的原因在于,以西医的思维方法用中药,一看血象这么高就清热解毒(所谓消炎),或用一些所谓能降温的寒凉中药来降温,背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传统,过用寒凉药也损伤了孩子的正气。

给这个小孩用的药是:不发烧时用温补的办法,发烧时用温散的办法。刚开始看病时,家长问我:大夫,你药里有消炎的药吗?我孩子老有炎症。答没有。治发烧时,家长又说:大夫,你药里有退烧的药吗?答:没有,只有治病的药没有退烧的药,病好烧就退……


小儿感冒发烧:打针输液的危害,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入秋后,气温忽冷忽热,不少孩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