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ving Notes 13:女性主义的目的是打破枷锁、而不是创造新的枷锁
其实我觉得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害怕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确实有很多光谱,有温和的光谱,有激烈的光谱,这些光谱之间还经常有分歧。
我们从小到大就不断在一个个的评价体系里被打分被评判,在面对这样一个主义的时候,也难免会在心中问自己 “我究竟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吗?”,我觉得以女性主义者自居也好,不自居也罢,就按照你心目中的方式不断地去实践和不断地修正吧,就像近百年之前伍尔夫在《一件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中写到的一样 “在任何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上,谁也不要指望自己的观点能够抵达真理,而性别就是这样一个话题。我们能做的只有去表达,我们如何得出了自己的观点。面对听众,我们只能期望他们能发现演讲者自身的局限、偏见与偏好,让他们能在此基础之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女性主义有时候表面上是在对一个人进行批判,其实不是,女性主义只拥有批判这个人背后社会问题和社会结构的权利,女性主义没有权利对现实中具体的个人选择做什么批判。其实我们对生活中具体的人没有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对上的、对结构的、对社会的。
只是当你有充分的信心相信 “没有人可以有权利批判你的个人选择” 之后,你大概率会要面对自由的眩晕,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既然我怎么选择都是我的自由,那我是该完全地按照当时当刻的想法行事、就任由自己自由落体式地坠落?还是该选择一个信念去坚守呢?还是在这两者之间有属于我的答案?”我无法给出任何具体的答案。
但根据我的实践经历,我们大可以把自己的状态看作 “未完成”,接受自己那些 “找不到出口” 的割裂、迷茫、痛苦、焦虑,然后诚实地去感受 “我的这个选择到底有没有把我心目中更/最美好的自己带入我的经验空间?” 我们大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大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解构社会强加给我们的那条 “布满花环的铁链” ,大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自己多一些耐心,大可以不断地去发现去创造。如果有一天你找到了那个 “把你心目中更/最美好的自己带入你的经验空间” 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时,那么恭喜你走出了 “今天的循环” 选择了迈向明天,像《土拨鼠之日》里面的男主一样。
最近脑子里一面在不断地重复前段时间在《自我进化论》里面听到的两句话:Today is tomorrow. Tomorrow is today. 感觉很妙。
《土拨鼠之日》Today is tomorrow.只有活在今天,才能走出今天的循环,走向明天。
《降临》Tomorrow is today. 如果我们知道了未来的结局(其实人最后的结局都一样),那我们怎么面对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