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刚2005设定翻译】骷髅岛上的那些节肢魔怪们2

2019-10-03 14:36 作者:喜欢小怪物的贝贝龙  | 我要投稿

(二)甲壳动物章

穴居分尸蟹

穴居分尸蟹(Deplector),喜欢藏于谷壁洞中伏击猎物的骷髅岛渊谷区大型地域性蟹类。生态学解构穴居分尸蟹是一种体形巨大的地蟹科生物,为骷髅岛所独有的它们,大量分布于骷髅岛绵延宽长的深渊、峡谷峭壁上外现裂口的洞穴之中。每天只要不睡觉,穴居分尸蟹们便会以自己分泌出来的黏胶状排泄物--所编织成的“安全索”,将它们的粗大尾部粘接、扣死在洞穴地面,然后将一只或一双大钳子从洞穴裂口伸到外面去,像”玩俄罗斯转盘“一样地凭运气捕捉各种鸟类、蝙蝠以及其它的飞行生物(例如鹫龙甚至是翼手龙),而同样从裂缝探出外面--有时可长达10-12英尺(约合3.048米-3.66米)的巨大触须,就是它们探测猎物方位的前线”活体移动感知器“--但对于那些没有处世经验的猎物而言,很不幸的是,这些触须,外观看上去就是“十分无害的藤蔓“而已。

正在狩猎的穴居分尸蟹

性别不同,在穴居分尸蟹个体体形之间构成了显著的差异。分尸蟹的雌性个体,体长约在4-8英尺(约合1.219-2.438米);而雄性个体却还不一定能达到雌性的一半,一般体形仅比刚孵化的雌蟹大那么一点。另外,穴居分尸蟹是个”女主外男主内“的社会:雄蟹会成群地集中在雌蟹所”坐镇“的穴室隔壁,负责照顾”夫人“所下的蛋、育婴(例如调整蛋卵埋藏深度、调整巢穴温度、为孵化添加养料等)工作,为打拼在”外“的雌蟹解除后顾之忧,而以雌蟹甩过来的残羹剩饭为食。穴居分尸蟹是典型的伏击猎手,平时只会懒洋洋地趴在所藏身的洞穴之中,由外露的触须负责遥感。一旦有猎物不慎碰到任何一条触须(或仅仅只是近距离拂过),原本慵懒的雌蟹便会快速扑到洞口,猛然间把又长又大的螯钳从裂口伸出,攫获那些倒霉的“触须者”。与此同时,就依靠那团通过粘接于尾巴和地面上的黏胶“绳索”和“宝座”,构成一个安全的防摔缓冲。【猎物左手触碰到了“藤蔓”】【通过”藤蔓“,雌蟹感应到了猎物近在咫尺】【猛然伸钳】【捉进洞去!

捕猎过程

外观:硕大无比的蟹状生物,体长最大8英尺左右,头部两侧生有一对6英尺(约合1.83米)长的巨大螯钳。雌蟹体色呈深灰,雄蟹(如下图右下角)则相对白一些。

雄雌对比
剧照
渊居嗜杀蟹

渊居嗜杀蟹(Abyscidis Occisor),长得有点像广翅鲎(Eurypterid)的地域性掠食蟹。体形和普通狗类大小差不多的渊居嗜杀蟹长期生活在那些比它们大得多的掠食者的阴影之下,是以渊居嗜杀蟹主要还是一种食腐动物,当然,它们也是毫不挑食的食腐动物,不管大与小,断气多时了的还是“仍在鬼门关跟前徘徊”的--只要是有机物,渊居嗜杀蟹都照单全收。小巧但敦实的渊居嗜杀蟹常以松散的一大群成年体为单元,聚居在渊谷区的小土坑或深穴中;而刚孵化出来的渊居嗜杀蟹幼体,也喜欢聚集成一大群,利用谷低的水道,周期性地在骷髅岛渊谷这个--它们终生都离不开的黑暗小圈子里,四处迁徙,以期寻找到没有别的动物要的洞穴或水岸定居,建立起它们的“新的殖民地”。PS:让不少人意外的是,研究表明,体长仅在在1-2英尺(约合0.304-0.609米)之间的渊居嗜杀蟹,实际上是那种高居于渊谷峭壁上的强悍掠食地蟹科--穴居分尸蟹的小个子近亲。

巢居猎蟹

巢居猎蟹(Cunaepraedator),骷髅岛大型水-陆两栖性地蟹科掠食-腐食生物。身体矮小而敦实,住宿条件从不挑,从水道、海岸线礁崖到骷髅岛丛林边缘地带,皆可见其忙碌身影。。。这就是骷髅岛地蟹科(杂种)亲本生物,巢居猎蟹。作为骷髅岛诸多原生蟹类之一,巢居猎蟹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它们那额外生出的第二对巨大螯钳,还因为它们那惊人的体形(配套游戏中,这种蟹小者如行李箱般大,大者竟有一般毁灭君王龙个头的一半),以及与地蟹科本质似乎相矛盾的水-陆两栖生活方式。尽管属性是地蟹科,且活动区域也遍布特定陆地,但巢居猎蟹主要还是住在水下--但同样不限水体,海岸区、流动水道、被水浸没了的洞穴或者干脆就是峡谷湖。巢居猎蟹是一种性情凶猛但又相当难对付的掠食者,它们常以螃蟹特有的姿势侧斜着跑,但又能一转身就把追上来的对手(经常是人类)打翻在地。海岸区的巢居猎蟹个头更为巨大,且敢于攻击、撕咬任何敢挡道的东西。除此之外,巢居猎蟹的抗打击力也让人印象深刻,一般的个体得8发重机枪子弹才能杀死,而对于它们中体形最大的那些个体--你不打出40发以上的重机枪子弹,根本不足以将之击毙。不过,和死灵蜈科(Neopedes)生物一样,相对薄弱的中间线背甲咬合点,却又使得巢居猎蟹非常容易死于骷髅岛民(Skull Islander)锻造的标枪、钢矛。。。

进食的巢居猎蟹
游戏中的巢居猎蟹
骨屋蟹


骨屋蟹(Bonehouse,Osteodomus),骷髅岛寄居蟹(Hermit Crab)物种之一。遍布骷髅岛海滩,在岩石和涨潮之间周旋迂回的生物多种多样,从各种甲壳类(Crustaceans)、桡足类(Copepods)、潮虫科(Wood Lice)到淡/咸水虾、螃蟹和龙虾,以及数不清的别的东西,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世界上其它地方相当常见的物种,但它们中也依然有着不少骷髅岛的特产--之一,便是古怪的寄居骨屋蟹。由于体形比大部分寄居蟹种都要大,所以适合其它蟹种的一般海螺壳、贝壳--对于体长在4-8英寸(约合10.16-20.32厘米)之间的骨屋蟹来说却是“怎么穿怎么不合身”。为了能尽快求存,骨屋蟹创新性地想出了鬼点子--什么能用就用什么,别人穿贝我穿“骨”!没错,这就是骨屋蟹其名的来源:以大个子动物骨骼作寄居壳;而无论是人类的头盖骨,还是野兽的前躯骨--只要能合身就穿上。所以,如果你有幸发现了骨屋蟹的踪迹,不要惊恐,也不要不屑--耐住性子观赏一下吧,毕竟,“一副两侧伸出一堆小桡爪,在骷髅岛沙滩上快嗖嗖地往前‘跑’的海豹/人类/鸟类/鱼类/小型恐龙/蜥蜴(等等)骨架子”--很可能是你一生中都难得目睹的奇景。


盾牌蟹

盾牌蟹(Scutucaris),外形扁平、与螃蟹相似的骷髅岛甲壳动物,体长6-10英寸(约合15.24-25.4厘米)的盾牌蟹是蝉虾科(Scyllaridae Family)家族里的“身材超扁平成员”之一。不过,即便是在它们的那些外观同样扁化的近亲中间,盾牌蟹的扁平程度也仍然是最厉害的。近乎二维的肌体结构,自演化之初就是被设计来--最大限度地允许盾牌蟹将身体滑进、挤进骷髅岛海岸线上的那些岩石缝隙的。一方面,盾牌蟹可以借此躲避掠食鱼类和章鱼(Octopi)的进犯,另一方面是因为盾牌蟹也会在这些裂缝中猎食--那些以其它种类的螃蟹、龙虾的体形所难以捕捉到的小型生物。盾牌蟹的食性非常的杂,只要力所能及,它们会攻击任何它们所遇到的生物。盾牌蟹对付在其它动物看来“觉得比较难办”的猎物上也很有一套,秘密武器就是它们那双边缘如切肉刀一般锋利的螯钳。例如,在猎食蚌类(Bivalves)时,盾牌蟹会以螯钳扯开蚌们禁闭的双壳,然后一只钳子卡住蚌壳,而用另外一只钳子快速地剪断让蚌壳得以顺利开关、闭合的连结肌肉,迫使蚌再也无法闭壳。接下来,盾牌蟹就可以大饱口福了。


海鳌虾

海螯虾(Lividuscutus),骷髅岛虾形态生物。正如其名,体长9-12英寸(约合22.86-30.48厘米)的海螯虾是一种披着体色呈海一般深邃的硬甲的植食-杂食虾,有着一对精致的钳子,但配有长而粗壮的腿足--这看似矛盾的搭配,却赋予了海螯虾极佳的攀爬能力,让它们能够发挥出与它们体形似乎格格不入的灵巧,极大地方便了海螯虾无惧拍岸“疯狗浪”的冲击,挑战自我;一方面,又能自由自在地从礁石上收获丰美的海藻(Algae)或其它猎者的口中食,大快朵颐。

反胃蟹

反胃蟹(Impurucaris),骷髅岛地域性食腐动物之一。嘛,没什么其它好说的。。。正如它们的名字所示,反胃蟹是一种让人”看了就能把三餐都吐出来“的小个子食腐蟹类。不过它们也并非全无特点:反胃蟹的尾部两侧有着形似船桨那样的桡足,赋予了它们有限的游泳能力。

进食的反胃蟹
皮包蟹

皮包蟹(Cutiscidis),骷髅岛寄生蟹种之一。皮包蟹是一种宽在1-4英寸(约合2.54-10.16厘米)之间的典型寄生蟹(Parasite Crab),会咬穿并附着在宿主的皮肤上,从伤口中吸食血肉。随着寄生,一旦体形长大,皮包蟹就会在身上分泌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膜皮,遮掩住自己的躯体以防止被发现--外观看上去,就像是宿主的这处伤口上结了一层黑色的痂一样(实则不是)。只有到了繁殖季节,寄生此处的皮包蟹才会脱离宿主肌体,掉到河床上,去寻找自己的同类雌性个体求偶、交配。然后,去换个新宿主“再续前缘”

原贴地址:http://tieba.baidu.com/p/4418594210?share=9105&fr=share&see_lz=1&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0.3.8.12&st=1570026336&unique=FBCE9F74F559044293E24F3C2C59EA71

【金刚2005设定翻译】骷髅岛上的那些节肢魔怪们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